為什么?
雖說這本質(zhì)上是一種錯覺,但總有出現(xiàn)的理由吧?
第一,小米6確實是一部優(yōu)秀的機型
這是毫無疑問的……極高的性價比,極其均衡的配置,沒有什么短板,使用體驗不錯,顏值不錯,SoC也是一代神U 835,確實可以比較舒服的用上兩年。
第二,小米“小屏”旗艦機型的絕唱
雖然我一直堅持認為iPhone SE那種才是真的小屏機……
不用多說了吧,從此以后小屏機越來越少了,小米之后的三代旗艦一個比一個大,小屏愛好者們根本就沒得選擇,要么上小P,要么上小S,要么只能當釘子戶了。
第三,它就是小米品牌的第二次高峰,之后兩年……
小米6是什么?和小米Mix共同組成了小米手機的第二次高峰,是小米2016-2017年奇跡般的起死回生的標志,且都獨具特色、產(chǎn)品力優(yōu)秀,也不是那種“要啥自行車”的機型。
而小米8和小米9呢?算得上是小米數(shù)字系列的黑歷史了吧?
當現(xiàn)實不盡如人意時,人們總是傾向于美化過往,將過去的輝煌渲染的無比美好——哪怕當時你可能是在開噴的。實際上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某些奇怪生物也是這個原理,不過這里不做討論。某種意義上說,小米6是被兩代黑歷史硬生生襯托成完美無瑕的一代神機的。小米6很強嗎?很強;有這么強嗎?可能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第四,全面屏時代到來與飛速發(fā)展導致的嚴重的時間錯覺
這一點其實影響很大,但很少有人注意到。
喊著米6釘子戶的你真的知道它僅僅發(fā)布了兩年半而不是五年半嗎?你還記得iPhone 8和iPhone X竟然是同時發(fā)布的嗎?
由于全面屏機型與非全面屏機型之間在正面觀感上質(zhì)的差別,在將其擺在一起時我們潛意識里是非常容易覺得其時間間隔極大、發(fā)布時間差了個五年十年的,甚至劉海屏與水滴屏、挖孔屏放在一起時我們都會覺得差了好多年、哪怕它其實可能間隔還不到半年。
畢竟,這看上去真的不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品。
加上2018年至今的全面軍備競賽,差距就更大了。
這樣一種時間錯覺,造成的影響遠比我們所認為的大。
哪有什么釘子戶,無非是后面的產(chǎn)品不給力小米6后面便是小米8,一款像素級模仿的手機,而且模仿的不到位,產(chǎn)品力并不出色
年貨節(jié)來了,需要紅包的可戳鏈接,最高領(lǐng)2021元,淘寶可以領(lǐng)1次,京東領(lǐng)3次:
對于小米,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調(diào)侃——米6用戶什么時候換機?實際上,小米真正的一代神機并不是小米6,小米6口碑雖然不錯,但絕不是小米手機口碑的巔峰。
從理性角度出發(fā),這個問題不存在,整個2017年,小米1999價位以上的手機銷量也不過700萬臺,這其中還包括了小米note3等其他產(chǎn)品,小米6整體的銷量也沒多少,到了2020年,其存量也必然不會有多少。
米6永不為奴,我覺得真正的涵義在于,米6是小米最后一臺綜合表現(xiàn)上不輸給同時代的旗艦手機,至少是國產(chǎn)旗艦手機的產(chǎn)品,即便不考慮價格,那個時候,華為的當家產(chǎn)品是P10系列,OPPO是R9s,vivo是X9
2017年的時候,真正的旗艦手機還是蘋果三星的天下,手機全面屏時代還沒有到來,之后的血戰(zhàn)還沒有開始。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也就是華為Mate10 Pro→P20 Pro→mate20 Pro→P30 Pro依次發(fā)布,華為快速崛起,從國產(chǎn)四大品牌中一躍而上,成為全球三大品牌之一的時間段。
這段時間里,小米也在進步,但進步速度不夠,小米從曾經(jīng)的“極致的發(fā)燒友”定位退步到了“純粹的性價比”定位,選擇小米6的用戶里,有相當數(shù)量的不差錢的客戶群體,他們選擇這機子,只是因為喜歡,但到了小米8/小米9,對這兩臺手機的選擇,基本上就只是預算不足了。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7gfy2te7.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