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如何看待低級愉快可能正在拖垮我們? [打印本頁]

作者: 數碼桃桃    時間: 2021-9-20 15:52
標題: 如何看待低級愉快可能正在拖垮我們?
我們知道減肥成功的滿足感,知道讀完一本好書之后的滿足感。但是和讀書、健身相比,我們可能最后還是會選擇躺在床上刷短視頻。
低級的垃圾娛樂,是否占用了我們太多的心智帶寬?

-----------------------------
作者: 人一定要靠自己    時間: 2021-9-20 17:23
求求放過年輕人吧
年輕人追求啥高級娛樂?
你以為我喜歡刷抖音?
你讓我去盧浮宮參觀和刷抖音選一個
你讓我去北歐旅游和刷抖音選一個
你讓我去海釣和刷抖音選一個
你讓我打館里羽毛球和刷抖音選一個
不說你免費,你要是能給我打一折,然后想辦法給我搞出個假期,誰tm愿意刷抖音?
咋才叫高級娛樂?
高級娛樂項目有沒有花費時間金錢都少的?
少拿什么空閑時間練練字跑跑步來刷流氓
這話說出來自己信嗎?
這邊嚷嚷著996,那邊又說低級娛樂
你應該去重點高中問問那些天天學習的孩子
課余時間為什么不玩會手機???
手機在哪,課余時間在哪?
設想一下
你九點下班
回到了租的房子
然后馬不停蹄的掃個車子
去大劇院看了場話劇
兩天白干了
你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你感覺一切都升華了
這感覺真爽
半夜一點半到家了
睡前習慣性的掏出手機,想看抖音
緊接著你關上了
你拿出了一本追憶似水年華
細細品味著
看著看著睡著了
睡了三個小時你起床了
到了班上,大家都扯昨晚xxx直播又翻車了
xx戰(zhàn)隊3比0xx戰(zhàn)隊
你感覺找不到話題
老板來了,你和他閑談娛樂
老板說他前些天買了游艇
過些天去玩玩
你夸贊著老板,并表示自己也有在讀書
幾年后,你天天刷抖音的同事陸續(xù)交了首付
你在售樓處把嘴皮子磨爛了,人家給你的折扣還沒你一個月高級娛樂的花費多呢
作者: 默念V、    時間: 2021-9-20 18:45
不是低級快樂正在拖垮年輕人
是年輕人只能選擇低級快樂

專家說吃方便面不健康,可是都只能吃方便面了,哪還有健康可言呢?
以前吧,總能聽到身邊一些女孩子擇偶標準里,附帶一條
“男生不能玩游戲”
現(xiàn)在好了,兩個人一起玩,男的還能帶她上分。
你們難道沒發(fā)現(xiàn),女玩家越來越多了嗎??
因為資本割韭菜,它不管你性別的
你不想躺平,社會幫你躺平。
以前的女孩子,她逛街吧,你東西買的少,但是她好歹還是買的。
現(xiàn)在你看看,街上的姑娘,手里端一奶茶,沒幾個提購物袋了。

游戲,差不多是最廉價的娛樂方式了。
當然,如果是電子競技的話,還得看你緣分了。
你要是碰到個非人隊友,那著實花錢找氣受。

那么,我再反問一下題主,什么叫高級娛樂?
你提到的健身,看書
Ok,我讀書的時候就喜歡健身,我從181 170+
瘦到了181  141
那時候,我瘋狂的喜歡健身,瘋狂的感受汗流浹背的感覺
還認識了一群同樣喜歡健身的小伙伴。

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能堅持到今天的,10不存1。
要么工作太忙,要么升職加薪,忙著應酬,要么做人妻子,生孩子,要么當爹忙著養(yǎng)家。
要么像我一樣,創(chuàng)業(yè)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當然我也要應酬,該喝還得喝。

再回到看書
實際上,大多數社會上的年輕人,看起來擁有時間
實際上,很多都是碎片化時間
以題主說的短視頻為例
我現(xiàn)在也在做,我發(fā)現(xiàn)抖音的底層邏輯里,有一條非常奇怪
“完播率”

完播率大于點贊評論
這是平臺對于搶奪用戶碎片化時間有意為之。

(, 下載次數: 25)

比如我的一個實驗,一條文案+風景+時長15秒。
新號第一條播放量差不多有個7萬,直接干到了大幾百粉

有時候,不是年輕人想刷抖音,快手等等這些短視頻
而是平臺根據興趣標簽推送內容
簡單點,抖音像個老鴇,觀眾像個嫖客
老鴇的作用,就是給觀眾找到他喜歡的咯咯噠,然后觀眾交出自己的碎片化時間。
每個人的抖音,都是不同的。


就前幾天,以前健身的小伙伴找到我,他想要我?guī)退鲆粋€健身ip,然后賣健身設備,蛋白粉這些東西。
我說他這個產品定價有點高啊。
他回了我一句
“有錢人,才有時間健身”

要是放幾年前,有人跟我說這句話,我一定認為是屁話
但是現(xiàn)在自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你非要我抽個時間出來健身,我真的沒有。

因為我焦慮啊,我每到了夜晚,我就恐慌。
房,車,存款,時刻擔心被時代淘汰
有時候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又胖皮膚又差
再想想幾年前,還有人管我叫“小白臉”,我還氣急敗壞的掀衣服,證明我肌肉大。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作者: 國潤    時間: 2021-9-20 21:20
沉迷短視頻、游戲,跟沉迷毒品差別并不大,更可怕的是這種沉迷還是合法的。
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可能是新時代最酷最隱形的一種死法,讓你快快樂樂、不知不覺地變成廢人,慢慢地,沒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一干枯燥的事就疲勞、暴躁。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如果讓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看會兒嚴肅的書,就跟家里有鬼似的,不管他用什么姿勢在看書,看著看著就躺沙發(fā)上玩手機去了。一個人在電影院待三個小時,會感覺過得非常快,但是如果讓他堅持三個小時看《貨幣金融學》或《華為崛起》,估計絕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很快就開始陷入自我懷疑,情不自禁拿起手機,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微博,實在沒事干就看看淘寶購物車里的東西降價了與否。
明知道什么對我們有利,什么對我們自己沒用,但是依舊沒法克制,總想去做那些歡樂卻沒用的事。玩起來一個頂倆,想做點什么有用的事,卻難得很,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總懷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沒什么意義,但是刷抖音的時候完全沒這個苦惱。
剛畢業(yè)的時候,我在航天院認識一個厲害的人,他本身在航天發(fā)動機領域就是專家,更關鍵的是他對經濟、歷史、金融等其他領域也理解得非常深刻。另外,他對炒股和炒黃金非常有研究,平時他會寫股評。他基本是手不釋卷。我們一起去海外出差的時候,我在飛機上追完了整個一季的《嗜血法醫(yī)》;他看了一路書,還寫了兩篇文章。他一下飛機就投了稿,等到了酒店的時候,采用稿件的一方已經把錢打過來了。
我當時就問他,是不是看書和寫作對于他來說像呼吸一樣輕松。他說,比吃蟑螂都惡心,不過他爹從小就教育他要經常去做那些吃蟑螂的事,慢慢就習慣了,時間長了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社會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又是逐步累加和擴大的。套路可以擴散,技能可以學習,唯獨這種長時間大跨度的積累沒法快速掌握。
我當時就問他,為什么我感覺自己比較忙,沒時間呢?
他教了我一個辦法,找張紙,不管干什么都寫下來,記下起始時間,看看一天都忙了些什么。后來我按照他說的方法去做,做完之后我就再也沒有臉面說自己忙了。大家有興趣也可以試試,看看時間都去哪了。
我后來也看到一篇文章說,90% 說自己忙的人,都是裝忙,剩下 10% 是瞎忙,真忙的沒幾個,你又不是企業(yè)家,你忙啥?
這事我想了很多年,以前我做事總感覺很痛苦,覺得自己沒什么天分,放棄算了,很多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那件事之后我重新認識了「天賦」,開始認識到絕大部分事情并不需要天賦,投入時間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愿意投入更多時間。
我也不太認可「興趣」這個說法,因為每個人的興趣都差不多,吃喝玩樂唄。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這句話本身問題很大,如果大家跟我一樣,感興趣的事都是些低俗和無聊的事,除了低俗的和無聊的,都不太想干,那怎么辦?什么都不干了?
我觀察到厲害的人之所以厲害,基本都是主動在找虐,就跟每一個「社會人」一樣,去做那些有用但是讓人不太爽的事。如果把這個觀念反過來,就是墮落之路,什么時候都隨心所欲,去做那些內心深處喜歡的事,而這類事都沒什么用,時間就這樣溜走了,什么也沒留下。
我倒也不敢說大家喜歡的事都沒什么用,不過敢說絕大部分人喜歡的事,都不太有用。
一個人玩游戲的時候一整晚就那樣很快就過去了,但是讓他看本嚴肅的書,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了。說白了,我們的大腦有種墮落的天賦,大腦不喜歡信息,接受額外的信息讓它非常疲勞。我們經常說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似乎是人類獨有的特點,其實是小部分人的特點,大部分人并不是這樣。因為我們人類是長著一顆古人的腦袋在過現(xiàn)代生活。
人類經歷了漫長的上百萬年緩慢的發(fā)展,現(xiàn)代文明滿打滿算才兩百年,也就是我們的腦袋一直停留在古代,但是身體進入了現(xiàn)代。
現(xiàn)代有什么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人類那些基本需求在一個可靠的國家都能完全滿足。
比如人類天生喜歡甜。不過跟大家想的不一樣,整個人類古代一直非常缺乏甜味劑,在古代,無論東西方,糖都是貴族的玩意兒。后來西班牙人在美洲發(fā)現(xiàn)了甘蔗,然后趕著幾百萬黑奴去種甘蔗,歐洲才開始不缺糖,從那以后就瘋狂吃甜食。大家可以去嘗嘗歐洲那些比較有特色的糖果,味道其實都差不多,都非常甜,因為以前貴族們互相攀比,誰家有錢誰家的糖果就更甜一些。
進入 21 世紀之后,這個問題在東西方都解決了,食糖價格一降再降,到現(xiàn)在已經基本上做到了無限制供應。
你喜歡糖是吧,那么你盡管吃好了,生產商把所有飲食里的糖含量都提到一個人類最喜歡的程度,占到食物質量的 10% 左右,可是這很容易讓人吃出來一堆健康問題。如果你去過美國,第一印象基本上都是大街上一堆連路都不會走的胖人。美國很多車都有坡道,就是為了讓巨胖的人坐著電動輪椅滑上去。
除了糖讓人上癮,還有游戲讓人上癮。游戲對社會整體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它和我們熟知的那些娛樂節(jié)目一樣。每個游戲本身也是被精心設計過的,游戲的細節(jié)都是按照可以撥弄人的大腦里那個控制舒爽的區(qū)域設計的?;径及凑杖缦氯齻€原則來設計游戲:快速、間歇、不斷變換情感類型。
設計巧妙的游戲要做到每隔一兩分鐘來一波刺激,就跟吸毒似的,先打一針,爽過之后歇一會兒,然后再來一波。我的大學同學玩《孤島危機》最長時間玩了兩天兩夜,他在某次玩游戲中低血糖暈過去了,現(xiàn)場圍觀的群眾沒人知道怎么搶救,差點鬧出人命。
一般的娛樂節(jié)目,比如綜藝、小品、相聲什么的,都是按照這個邏輯設計的,跟游戲的設計原理類似。大家在那里看的時候感覺非常爽,其實背后也是導演、演員等把各種元素融合到節(jié)目里,最終的目的是讓你爽,每隔幾分鐘爽一下,爽過之后還有期待。
人們常說,「抖音五分鐘,人間兩小時」。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作者: 糖甜甜    時間: 2021-9-20 22:55
有沒有想過這么幾個問題?
為什么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青少年近視國?
為什么好多中國學生一到大學就不再繼續(xù)努力學習了?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沉迷低級快樂?情愿把一天的時間都用來刷抖音,打游戲,追劇,追番,聚會,吃飯,看x片。也不愿意去學點知識,學個有用的技能,看會兒書,花時間看一部好電影,寫點東西,寫個日記,出去運動一會,哪怕出去走一走也好啊。
為什么呢?我以前也一直問自己為什么呢?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真的像家長,老師說的一樣,自己沒有點自制力,就知道一天天的玩手機。
更多的是,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短視頻好刷嗎?游戲好玩嗎?那當然好刷,好玩了。
為什么不去看書呢?因為念高中的時候就把書給看夠了,而且看的多半都是一些教科書,輔導書。不會有那個學生閑著去看文學作品,學術研究,社會規(guī)律,哲學思考。除了教學大綱教的書是正經書,其他的書一律都是閑書。
多么可怕的一種思想啊,而年輕人就是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的。
看書,或者做點其他的什么,就比如說學個技能,這里不提其他的,就說看書。如果你是喜歡看書的話,我覺得你在念大學之前,肯定看過學校教的書以外的書,不然上了大學,你也不會養(yǎng)成一個看書的習慣的。
這很正常的,你自己想想,應試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專注力是在監(jiān)督的情況下有用,而讀書所需的專注力,是需要自我約束的。當不會再有外界的約束時,這樣的自制力,很容易就會消失,因為這是外界強加于你的。
之后呢?沉迷這種低級快樂不是再正常不過得嗎?他沒有體會過高級快樂,或者說,不需要付出那么多,得到一種緩慢又持續(xù)的快樂。喜歡刺激性的快樂,即時快樂,很正常的,畢竟人的本性就是這樣。
年輕人為什么會對這種東西如此上癮?更多的是教育環(huán)境的不平衡。
再該玩的年紀不讓玩,到真正該努力的時候,當然就玩不夠了。因為以前有人管,沒得玩,現(xiàn)在沒人管,那就拼命玩。
現(xiàn)在社會上的高中主流教育,就是軍事化管理,衡水,毛坦廠,這類學校成為其他學校模仿的對象。一種病態(tài)的文化成為社會的主流,那不出問題才怪。
看看這些個高考工廠,每天的時間都給你安排的死死的,連上廁所幾點去都給你安排好了,吃飯不能超過幾分鐘,這種時間也要剝奪,也是夠諷刺的。你覺得對一個青少年而言,該不該花一些時間去玩,去了解這個世界,構建自己的三觀。而我們給他們這個機會了嗎?
沒有,即使是在一個普通的高中,學習壓力依舊很大,學校也是在不停的剝奪學生的時間,可能是為了自己學校的達線率吧,畢竟考上的人少了,生源就不夠了,生源不夠了,這學校的命脈就被掐死了。
回到家里,父母也不會太在意孩子該不該玩,總之用一種很粗淺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就知道玩手機,玩手機能考上大學嗎?看這種書有什么用,學校教嗎?考試考嗎?看了能考上大學嗎?
那再看看,這樣的青少年,變成年輕人,你覺得他會不會沉迷低級快樂。不會嗎?
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正??创?,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年輕人的問題。以后我要有小孩了,我想跟他做個朋友,不想把我的太多遺憾強加給他,因為他有自己的人生,他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而不是我主宰他,更不是這些個學校,這些老師,或者這種氛圍。
作者: 程林新號    時間: 2021-9-21 00:22
為何年輕人癡迷躺著刷抖音這種低級快樂呢?
因為得不到高級快樂呀。
為什么我很少看國內的電視劇呢?因為看完了總覺得世界上有兩個中國,我活在其中一個,而電視劇講的是另一個中國的故事。
比如《愛情公寓》。六個俊男美女,生活在繁華的大城市,他們劇中的定位并不是富二代,而只是平凡的上班族,卻從不為生計奔波和發(fā)愁,一起居住在他們本應該租不起的干凈整潔的大公寓里,彼此之間真摯的友誼和愛情,每天的生活內容就是聚餐,泡吧,耍寶,戀愛,出國旅行。
相信如果能活在這樣一個中國的話,我是不會碰那些所謂低級快樂的。
如果工作不那么繁忙的話,如果我有很多休假的話,如果出國不需要簽證的話,我會選擇四處旅行,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去阿爾卑斯山滑雪,去挪威看極光,去游遍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絕對不會躺著刷抖音。
如果城市不塞車的話,如果周邊的美麗景色沒有被圈起來收費的話,我下班會開車去郊游,去踏青,去看海,去野餐,絕對不會躺著刷抖音。
如果我有很多真摯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事,工作中我會和他們精誠合作,互相幫助,一起把工作做好。下班后我會和他們一起泡吧運動健身,一起暢談人生理想,絕對不會躺著刷抖音。
如果我不用為房價和生計奔波的話,如果我買得起精裝修的大公寓,我會在一天的忙碌之后,點著小夜燈,倒一杯加冰的威士忌,坐在落地窗前,聽著舒緩的音樂,一邊品味世界名著,一邊欣賞著夜景和繁星,思考著人生的真諦,絕對不會躺著刷抖音。
但現(xiàn)實和電視劇還是有一點點差別。每天早起迎著早高峰上班,在單位勾心斗角,偶爾或經常性的加個班,趕上晚高峰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到家,點份地溝油外賣或者煮碗沒營養(yǎng)的泡面,邊吃邊看一眼自己剛到賬的四位數工資和周邊五位數的房價,飽腹后困意襲來,罵罵咧咧地給微信催促明天工作的老板回復一個“收到”,拖著疲憊不堪的四肢癱倒在床,點開抖音短視頻,享受低級廉價的快速娛樂,沉沉入睡。每天周而復始。
現(xiàn)在的年輕人,或者說現(xiàn)在的打工人,之所以沒精打采無欲無求,根本原因就是這個社會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且看不到希望。
舉個例子,打怪升級大家都玩過吧。距離下一級還差999點經驗,只要工作量夠了,經驗達到999,就一定會升級。
如果這個社會回報和付出呈絕對關聯(lián),工作量夠了升到10級,月薪5000;升到30級,封經理,月薪20000;升到99級,封CEO,年薪百萬。每個人都會有目標有希望,每個人都會有努力的理由,沒人會碰什么所謂的低級快樂,也沒人會被拖垮。
而現(xiàn)實就是升級所需的經驗值永遠顯示????。被老板畫餅忽悠好好干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們發(fā)現(xiàn)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刷經驗值,也升不了級。而別人不太努力,就可以直升30級,甚至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是滿級。
既然這樣,即使這樣,大多數人還是要被迫努力,因為背負著生活的巨大壓力,也就是內卷。而這些人沒精力沒經濟條件去接觸高級快樂,生活中也只剩下這種廉價的低級快樂了。
所以年輕人并沒有被低級快樂拖垮,真正占領他們心智和帶寬的不是低級娛樂,而是內卷和生活的壓力。而他們僅存的心智和碎片式帶寬不足以支撐高級快樂,只能被動接受碎片式的低級快樂,僅此而已。
作者: Acarzy    時間: 2021-9-21 03:01
拖垮年輕人的是996,是毫無成長價值的長時間重復工作和機械操作,你以為是低級快樂?我來跟你們說一下低級快樂和無價值重復工作996的對比。

首先,這兩個都是不產生經濟價值的。目前社會上有很多工作的996,不給加班費,然后員工在加班時間只是為了加班而加班,是市場飽和了,用戰(zhàn)術上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上的失敗,沒有一個老板會承認自己戰(zhàn)略失敗,他們認為業(yè)務規(guī)模擴大就像拿鋤頭挖地一樣,只要挖的時間久,一定能挖出礦來,放棄使用其他勘測工具去調查這里到底有沒有礦出現(xiàn)的可能。員工沒有拿到加班費,加班后實際的市場規(guī)模沒有擴大,蛋糕沒有變多,是無效的,和你花時間打同一個單機游戲幾次一樣,劇情并沒有變化,和在短視頻平臺看那些穿得很艷俗的網紅模特街拍走秀一樣,看了對自己沒有什么改變,最多是腰酸一點。

第二,對自己技能是沒有任何提高的。其實不只是加班內卷做的那些東西,平時上班有很多事情對自己的技能是沒有任何正面意義的,工作上的困難純粹是人為故意制造出來的,尤其是工廠那一塊,流程特別多,繁瑣,這些東西不是為了鍛煉人,只是為了折磨人的,你做得好說明你很適應那些規(guī)則,就如同你過馬路走人行橫道走得很6,但這有意義嗎?沒意義。低級快樂不需要動什么腦子,就是沉浸而已,兩者同樣學不到什么東西,學到了,也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幫助。

第三,長時間消耗影響健康。長時間工作會猝死,長時間沉浸在低級快樂會怎么樣?也會胃病,會黑圓圈。這就是拖垮吧,但是從結果來看的話,長時間的無效工作和低級快樂,兩者達到了相同的目的。

但有一點不一樣。低級快樂并不違法,而老板的無效加班任務是確確實實在違法。你怎么會認為,一個不違法的行為,會比一個合法的行為對年輕人殺傷力更強呢?

(, 下載次數: 29)
作者: 在水。    時間: 2021-9-21 05:02
提問是這個人提的

(, 下載次數: 25)
你們不要‘低級’娛樂了呀,來點高級的呀,生猴子!
我特么就是個爆笑。
作者: 夏天天    時間: 2021-9-21 05:43
水滸傳哪來的?從各種雜劇、評書里整合出來的,正兒八經的是給不識字的“文盲云讀者”看的超低級快樂。
三國和西游記同理。

所以麻煩題主介紹一本能吊錘這三本名著的“高級好書”,讓大家長長見識。
作者: 晚風    時間: 2021-9-21 07:42
其實和過去體力勞動者熱愛重油重辣,大量的低劣的酒精和香煙的理由一樣。
因為要麻痹自己的神經,才足以經受住每天過度的體力消耗,讓自己得以繼續(xù)再這樣壓力巨大的環(huán)境下生存。

每天996,甚至007的生活下,一線大城市通勤一兩個小時那都是起碼得,到家都十二點了,連個正常的早睡早起都很難做到。
每天幾乎沒有整塊的休息時間,不是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所以就給了利用碎片化時間給自己片刻的放松。
很多人說讀書,我也提倡讀書,否則我也不會經常在知乎想法里更新自己的閱讀書籍。
但是在大部分在一二線高強度工作下的年輕人,確實很難擠出時間來讀書。
電話以及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實際上已經異化成為“催班兇鈴”,領導催,老板催,甲方更催。
以前八九十年代,知識分子們?yōu)槭裁戳餍凶x書和升學歷—從非全日制各類大專本科到考研考博。
因為閑工夫多呀!
每周雙休、節(jié)假日那是必不可少的。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市普遍緊湊,大部分單位的生活區(qū)和工作地點靠近。
國企廠區(qū)有班車,政府機關普遍有就近的宿舍或者分房福利房。
上班一天八小時,實際上資歷深的往往還可以靈活下班辦事。
沒有手機,得到的信息媒介不是書本、報紙,就是廣播電視電影,再就是一些口頭消息。
年輕人比較大膽一點的,也無非是跳個交際舞,
在寫情書比親口表白更多的年代里,往往背后是過去生活節(jié)奏的緩慢帶來人的情緒上的醞釀。而快節(jié)奏生活往往因為時間成本的考量,講究速戰(zhàn)速決,普遍撒網,重點培養(yǎng),寫情書反而容易造成過高的時間沉沒成本。這是生活節(jié)奏改變了戀愛方式。
一方面是休息時間多,上下班休息時間、節(jié)假日多,工作壓力不大,除了歌舞讀書讀報和電影電視外,娛樂方式確實太少。
另一方面,過去的知識分子在單位里想要晉升,考學往往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多讀點書,考個學歷,物質層面上加工資分房都是強相關。精神層面上再不濟也能提升一下思維層次。
這樣物質和精神雙重正反饋的作用下,一個正常又有上進心人,一般都會選擇讀書升學歷。
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的話,那就是60后70后知識分子們也就是目前這批批評年輕人聲音最大的群體,
實則是既享受了時代紅利,又喜歡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指責年輕人。
他們一畢業(yè)就有體制內好單位,哪怕是改制后,社會上對于知識分子往往是倍加寬松和寵愛的。
膽子大且頭腦清醒的一般下海,性格穩(wěn)妥的一般就在文化教育傳媒行業(yè)扎下根,現(xiàn)在怎么著也是個中高層,幾套房子的主兒。
現(xiàn)在的大部分一二線奮斗的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和債務壓力,真心比過去大多了。
能擠出一點碎片化時間來,把自己從結構性壓力中擺脫出來,看點美食新聞短視頻,真的不錯了。
如果真要想解決問題,那么我們還是談談房債車貸醫(yī)療問題吧。
沒有一個舒適的工作生活空間和時間,談讀書恐怕有點奢侈。
作者: Ai初雪那天    時間: 2021-9-21 09:54
低級快樂,這個詞本來就帶有那高高在上的情感色彩。
我更愿意稱之為即時反饋的快樂。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即時反饋的快樂?
因為沒有大塊的時間啊。
996,007,加班敢問你還有時間、精力去培養(yǎng)所謂的“高級愛好”嗎?
熱知識:蘇聯(lián)當時嚴格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甚至要推行七小時工作制?;救巳硕加凶约旱膼酆?,且國家官員均出自工人家庭。
熱知識:老一輩的體制內的工人,也都有自己的愛好,不說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也都在退休后有自己的愛好圈子。
熱知識:今天的“打工人”是一種自嘲,沒有愛好,這樣工作,只有被壓榨的命運。然后還要被打上標簽,“低級快樂”、“低俗人群”。
現(xiàn)在甚至還有人把“擠地鐵倆小時上班”、“加班熬夜工作”、“蝸居”當做“努力”。我不理解,我覺得這才是被拖垮的心智。


(, 下載次數: 20)
作者: 柯南    時間: 2021-9-21 12:26
用我之前發(fā)過的一期視頻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有很多快樂是放縱的快樂,有很多快樂是降低了人性的尊嚴。
越能體現(xiàn)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高級的快樂。
希望我們能不斷地享受高級的快樂。
作者: 5662華仔    時間: 2021-9-21 13:12
怎么說呢…并不是什么“低級快樂在拖垮年輕人”。
而是背景普通、資源稟賦一般的年輕人,多數沒有精力沒有時間也沒有欲望去追求大量的“高級快樂”。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光努力活著,就很累了。
拿親身經歷類比一下:
如果我上二線短白班,每天手下有徒弟盯房間,日常就是插管巡視指導教學,下午四點半就施施然下班,每天回去只會感覺歲月靜好天高海闊,膀子里有使不完的精力,不擼鐵、跑步、游泳運動都有點“不自律”的愧疚感。
事實也證明,我努力健身、廣泛閱讀、深度思考并在網上活躍創(chuàng)作的時間段,就是工作清閑游刃有余,沒有感到什么身心壓力的時候。

可哪有這么多清閑日子。
更多的,是每日手術連軸轉,忙得昏天暗地不見天日的工作狀態(tài)。
一天四臺胸科兩臺肝膽,早上七點半到醫(yī)院,連軸干到晚上十點,早上來天還沒亮,晚上回去星光燦爛…
這是常態(tài)。
而這時,每日回到家,別說啥“高級快樂”了,我連找樂子都沒有欲望。
回去就想歪在床上,屁股挪一挪都嫌麻煩,手指動動刷刷短視頻已經是運動極限了…
steam庫里喜加一了不少大促3A大作,但想想玩游戲就覺得累只想看看游戲直播…
至于做到一半的健身計劃、看完幾章的科幻小說、大麥預約搶的話劇門票…
就讓一切隨風吧…
相對的…是不斷膨脹的饑渴的本能般的“低級快樂需求”——大瓶冰鎮(zhèn)可樂、糖油混合的重口味外賣,短視頻平臺的大長腿、參見龍王的爆款爽文…
工作和生存已經消耗了太多的自制力,兢兢業(yè)業(yè)過完一天已經夠委屈自己了。
只想在沉沉入夢前,靠更原始一點的刺激犒勞一下自己。
只有在睡前,在給第二天的忙碌充電前,自己是自由的。

另外,別用中年人那套“我們當年比你苦多了…”那套來教訓后生仔。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
當基本的生存已經不成問題,當努力已經很難撼動階級,當年輕人的視野和信息量已經遠超前人,當時代的浪花再也吹不起風口上的豬,當僵化的賽道上都是賤賣自己的內卷選手,那么也別怪年輕人都躺平去追求“低級快樂”。
能樂一樂,不錯了。
作者: Ping郭萍    時間: 2021-9-21 13:31
·
人的精力,注意力,上進心,自省力,精益求精的精神,包括慷慨、善心、勇氣、愛心等等等等幾乎所有這些美德,都是像游戲一樣有技能資源條的。
也就是說,當你的資源條用盡,而又沒恢復,人就不可能使用這些功能。
比如一個人平時很慷慨,但是三番五次有人欺騙他,他的慷慨值用盡了,下次見了不認識的人就得先懷疑幾分了。這不是說這個人從一個好人變得不好了,而只是他受了環(huán)境的壓迫,不得已而為之。
那些真正偉大的文化產品,里面的內核往往是深刻的,需要你有強大的集中力,旺盛的欲望,下一番苦工才能從中獲取到作者的精髓思想。這些過程是很累的,不亞于上班。
一個人,在沒有什么大富大貴爹媽的情況下,在社會上能夠找到一份工作,辛苦勞作之后回家躺著喝點廢宅快樂水,打兩個游戲,或者看會電影,已經實屬難得。
你不覺得這樣的生活,細數起來,還有一種古代詩人那樣干完農活,悠然見南山,躺在家里喝著小酒吟著詩的經典田園感嗎?
那些寫詩的大詩人,有幾個真的下地干過苦工啊。他們寫的又怎么能表現(xiàn)勞苦百姓。不過是詩意而已,不夠腳踏實地。
現(xiàn)實里的真實情況就是,996一天到家累得跟屁一樣,還詩意,詩意尼瑪。躺著只想腦部按摩,看點簡單粗暴下九流的娛樂玩意,緩解一下腦子那根弦。這么苦逼的狀態(tài)還得被人說成是低級快樂正在拖垮年輕人?媽的你給我開個幾百億,我保證天天跟著高級教師藝術大師當面學習那些高級玩意,讓你知道年輕人的情操有多么高尚,給我洗頭的服務員我都得要博士后我跟你說。
那些富二代天天都在干嘛?那些明星年輕人比如吳一凡都在干嘛??他們都在進行高級快樂是吧?合著只有低級快樂正在拖垮,高級快樂的事咋不提呢??富二代的高級快樂不照樣正在拖垮年輕人嘛??王思聰天天干的高級快樂事都給自己整禿嚕了,他倒是不怕拖垮了,還有他爹呢。
·
作者: 靜51    時間: 2021-9-21 14:25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這兩天微博上有個熱搜,挺有意思。


(, 下載次數: 22)

如圖所示,這個熱搜主要探討的是“低級快樂”這個話題。
何謂“低級快樂”呢?
按照熱搜里的說法,主要是指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些低俗視頻,很多人看得樂此不疲。
比如這種學狗叫的:


(, 下載次數: 20)

還有這種莫名其妙滿地打滾的:


(, 下載次數: 24)

以及那種給觀眾老爺下跪要贊的:


(, 下載次數: 23)

這些視頻,都是裝瘋賣傻、嘩眾取寵。
正常人看到這樣的視頻,大概并不會覺得快樂,而是覺得有病。


(, 下載次數: 23)

所以這些低俗視頻所引發(fā)的“低級快樂”,其實正確說法應該是“低俗快樂”。
而低俗并不等于低級——那個熱搜,把低俗和低級劃了等號,這讓我有點不滿。
因為低俗是低俗,低級是低級,在我的理解里,有些快樂只是很簡單,但它低級嗎?


(, 下載次數: 22)

換句話說,快樂如果也要分級,那到底什么叫低級快樂,什么又叫高級快樂呢?
以短視頻為例,我看什么樣的內容,獲得的是低級快樂呢?
看小貓?zhí)蛎?br /> 還是看小豬睡覺?


(, 下載次數: 23)

那我又看什么樣的短視頻,才會獲取高級快樂呢?
看歌劇片段?
還是看哲學講演?


(, 下載次數: 23)

好家伙,是不是聞到了鄙視鏈的味道啦?


(, 下載次數: 22)

在我看來,快樂這種感受,沒必要這樣內卷。
只要你看的不是低俗內容,你看啥都高級。
因為快樂很簡單,把它搞那么復雜,那誰都甭想快樂了。


(, 下載次數: 21)

這幾年,網上一直都有個論調,說刷短視頻浪費時間和生命。
我也不太同意。
因為很多人熱衷于刷“沒什么營養(yǎng)”的短視頻,就是為了浪費時間——“浪費時間”本身,就代表你對時間有了自由支配權。
你自由了,當然就獲得了快樂。


(, 下載次數: 22)

很多人看那些不用動腦的視頻,就是為了讓大腦放空、解壓。
就像我想開心,可以聽相聲,但你非說相聲里沒知識,你得聽博士論文報告會……
那我能快樂嗎?


(, 下載次數: 22)

再者,累一天了,晚上我躺床上看點小貓小狗,聽聽《快樂星球》,哼哼蜜雪冰城……
我還要被鄙視?
就算我不去看這些東西,為了放松,我可能也是去玩電子游戲或搗鼓模玩。
不知道這倆殺時間的愛好,算不算低級,是不是也要被抨擊?


(, 下載次數: 22)

看電影也是,我看個動作片,是為了爽。
如果單純?yōu)榱藷X,我就找個懸疑片看。
那動作片和懸疑片帶給人的快感,誰高、誰低?
這問題都沒必要討論。


(, 下載次數: 23)

聊到這,我怕自己偏激,專門找了幾位同事問了問意見。
我首先問了一下他們,平時最愛看的、帶給他們最多開心感受的短視頻是啥。
其中一位一米九的東北姑娘,給我展示了她的收藏:


(, 下載次數: 21)

(沒毛?。?br />
而另一位江蘇的漢子,則最愛看這個:


(, 下載次數: 23)

我甚至問了問公司里看起來最像學究的一位禿頂中年。
他平時辦公桌上擺的都是什么《道教通論》之類感覺很高深的書。
沒想到他最愛看的短視頻,是這個:


(, 下載次數: 26)
(可能你看不太清,這是一只仰泳的烏龜)

我問同事們:你們覺得自己看的視頻低級嗎?獲取的是低級快樂嗎?
他們都對我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 下載次數: 23)

禿頂中年更是沖我擺擺手,讓我清醒一點。
他說:
假如這些視頻獲取的是低級快樂,那他希望被低級快樂填滿。


(, 下載次數: 24)

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
是啊,假如不帶褒貶的去看“低級”與“高級”,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大概就是前者簡單、直接;
而后者復雜、間接。
一般人類,都會想更快捷的得到快樂,就像你餓了時,肯定希望外賣快點到。


(, 下載次數: 21)

所以,再嚴謹一點,快樂可以分為簡單、直接的快樂,和復雜、間接的快樂。
前者所有人都喜歡,后者則需要一定的精力和閱歷去消化。
當代都市人,工作學習的節(jié)奏都很緊張,當然更熱衷于獲得簡單直接的快樂。


(, 下載次數: 19)

說到這里,我覺得非要把快樂都內卷的論調,甚至有悖人性。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在制造“快樂焦慮”。


(, 下載次數: 20)

其實在喜劇類型的影視作品里,評分上9的神作們,大部分都很簡單。
它們都是“低級快樂”,但這不妨礙它們成為喜劇經典。
比如劇情永遠都是一個追一個逃的《貓和老鼠》:


(, 下載次數: 22)

動畫里讓人最開心的畫面,不就是小貓湯姆被老鼠杰瑞各種捉弄?
還有湯姆那被擠壓變形的各種奇特造型。
它們有啥內涵嗎?


(, 下載次數: 22)

隨便一個精選輯都高達9.6分的《憨豆先生》,高級嗎?
粗暴的評判,它也就是一個喜劇演員的擠眉弄眼、到處出丑。
但他為多少人帶去了純真的歡樂呢?


(, 下載次數: 21)

可能很多年輕的小伙伴們都沒看過一檔引進的電視節(jié)目,我小時候收視率奇高。
它叫《美國家庭滑稽錄像》。


(, 下載次數: 22)

這檔節(jié)目沒啥深度,就是美國人自己用各種簡陋設備拍攝的搞笑錄像。
即使你沒看過這檔節(jié)目,你也應該看過類似的節(jié)目片段。
比如玩滑板的少年在街邊護欄上耍帥,突然腳下一滑,磕到了敏感部位……


(, 下載次數: 21)

這檔節(jié)目,就是純粹的解壓短視頻,只是當時主要在電視臺播放。
它的壽命很頑強,現(xiàn)在你在很多視頻平臺上,也依然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那時我不管想看啥,只要轉臺時看到電視上放這個,就會目不轉睛的大笑著看完。


(, 下載次數: 22)

(很多人都有同感)

小時候當然不懂啥是高級、低級,就覺得這個節(jié)目有趣、好玩。
看完就回屋寫作業(yè),神清氣爽。


(, 下載次數: 23)

當代,全民看“無腦小視頻”,也是殊途同歸。
在擁擠的地鐵上,在只想癱倒的出租屋小床上,刷開“低級”視頻,獲取簡單快樂……
是很多人的回血寶典啊!
畢竟白天都在學校刷題,或在寫字樓里爆肝,這短暫的放松時刻,彌足珍貴。


(, 下載次數: 22)

最后,我必須大聲呼吁:
低俗內容,我們要抵制。
但“低級”快樂,沒必要遭到鄙視。


(, 下載次數: 23)

如果你同意我的說法,請點點贊支持支持。
我們明天再聊,我也要刷會那只仰泳的烏龜了……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亢蒙
作者: 小金886633    時間: 2021-9-21 15:48
有人說因為年輕人都在加班,都在996,所以才刷短視頻,這種說法就充滿著漏洞。

因為即使很多學生也玩b站,也刷抖音和快手啊,抖音有著兩千多萬大學生用戶,b站和快手也有千萬,他們都還沒上班,哪來的996。

包括很多不上班的人群,他們就不刷視頻了?
八小時工作制的人群就都不刷視頻了?

老一代總是認為新生代的快樂低級,以前電視機剛剛出來的時候,一批人喊娛樂至死,后來游戲出來了,原本看電視的又開始批判游戲毀了年輕人,現(xiàn)在又輪到短視頻。

年輕人活蹦亂跳著呢,哪怕幾十年前的各種天災人禍都拖垮不了年輕人,刷刷視頻就垮掉了?

再一個,很多人提到低級快樂,高級快樂,且不說這種分法對不對,哪怕就按照這種思路來,為什么會有人覺得,一個看書的人就一定不會刷視頻?

為什么會覺得一個聽音樂會的就一定不聽流行歌曲?
沒必要把人想得很扁平化,刷視頻不代表就一定不學習。打游戲,看電視的也不代表天天啥也不干了,不談劑量嗎

別什么都扯上年輕人,把和自己生活理念不同的年輕人就貶低,這才是最低級的趣味。
作者: ts74990160    時間: 2021-9-21 18:04
題主你用錯了動詞。把「拖垮」換成「支撐」可能更貼近現(xiàn)實。至于為什么支撐他們的是低級快樂而不是高級快樂,你要問有關部門。
作者: 阿貍    時間: 2021-9-21 18:29
可能是因為高房價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所以年輕人沉浸在低級快樂中麻醉自己,過一天算一天?

如果房價沒那么低,年輕人會不會放棄低級快樂,時間都用來自我提升,然后整個社會都一副正氣凜然,正能量的狀態(tài)?

不會。高房價也好,低房價也好,年輕人依然沉浸低級快樂。這是因為人是需要娛樂的,這是人的特點。認為低級快樂會拖垮年輕人,是農業(yè)社會的思維模式,思維一切都要有經濟價值,因為低級快樂沒有經濟價值,就會被認為是拖垮年輕人的原因。

這個問題的提出,說明我國還有很多人沒有把休息當做生活的一部分,認為工作重要,產生經濟收益重要,唯獨休息不重要。把自己機器人化,辛勤勞動,是上世紀貧困記憶的殘留,至今仍然不敢停下來,休息一下放松自己,對此我只想說,你可以自己不停下來休息,但是年輕人需要停下來休息的啊?
作者: 圖片    時間: 2021-9-21 20:35
什么叫高級快樂?如題主所說,讀書和健身。你問問衡中里那些一邊跑操一邊背書的學生們快樂嗎?
讀教科書不叫讀書嗎?跑操不是健身嗎?為什么大家不喜歡。因為過猶不及??!這就像彈簧,壓的越緊,反彈的越厲害。
再者,你說我們中國人從小到大到底有什么娛樂方式?
比如我吧,高中那時候早上5點半進教室就算遲到,扣1分。累計扣7分還是扣10分就得請家長。請三次家長就要休學回家一周進行反省。
我不是一點都不愛讀書的人,《盜墓筆記》和《鬼吹燈》、《誅仙》是高中開始看的,被沒收了,還被罰站過,寫過檢查。
你說我看小說,這不好,我也不是只看小說,《三國志》是高中的時候翻著《古漢語字典》看的,沒看多少就被沒收了?!妒酚洝钒自挵?,本紀和列傳看了一半左右,被沒收了。韋爾斯的《世界史綱》,剛買回來,同桌拿著看,被沒收了,我特么自己都沒看過。沒有被沒收的只有幾本書,一本是《唐詩宋詞》;一本是《宋詞300首》還是《宋詞鑒賞》來的;一本是《元曲300首》;一本是政治老師送我的《資本論簡讀》,奈何書太高級,一句都看不下去,沒看過,所以就不會被沒收。
至于游戲,呵呵,翻墻打夜市是可以直接開除的。等父母提著禮物跑去學校求校長求政教主任收留自己的時候。你就能明白到底是你打游戲好玩還是你爸打你好玩。
至于早戀,更呵呵。我們可都是社會主義接班人,怎么能在兒女情長上浪費一丁點精力呢?
所以,我來教室只有三件事,背教材,背教材,還是TMD背教材。背惡心了教材就背《宋詞300首》和語文課本配套的《課外讀本》。
以至于,高中癲瘋時期的我,能默寫出不低于1000篇古文和詩詞曲賦。那年頭又沒什么詩詞大會,要么鬧不好我還能進個初賽。然而,這東西有用嗎?高考完就沒用了。
大學的時候輕松一點,但也沒到哪里去。同樣有早晚自習,選修課修不夠學分畢不了業(yè),只能抽空加課。稀里糊涂的就過了幾年。
出了學校,咱也不是什么高級人才,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和半個衣衫襤褸的創(chuàng)業(yè)者,從不知勞動法為何物。常年吃晚飯都在10點以后,其中有連著三年多時間基本屬于全年無休、日均睡眠不足5小時的狀態(tài),我整個人都處于只要神經一松立馬就會垮掉的狀態(tài),就這種日常生活節(jié)奏,哪還有心讀書?能粗略的翻看一下,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
大學的時候我好歹讀了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川端康成,去圖書館看過一點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追更看完了《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系列。
畢業(yè)以后正經粗略看過的大概只有吳曉波的《大敗局》系列和《貨幣戰(zhàn)爭》系列。大差不差看過的只有《組織行為學》和《行為心理學》。上點檔次的只有《歷史研究》。愿意細看,但進度極其緩慢的只有《毛選》。
我畢業(yè)很多年了,畢業(yè)這么多年粗略翻過的書僅僅以上說的那幾本而已。
什么叫做低級快樂拖垮了年輕人?
就我這種經歷而言,我曾經有過快樂嗎?不論它是高級的還是低級的。
坦誠一點講,我自以為自己雖然比不上很多人,但其實也比很多人強了。出身很差,但也混到了有車有房,雖然不是知乎門檻北上廣和BBA,但現(xiàn)在我的生活也還算安定,走不到人前,也不至于落于人后。加上我不從事文字工作,還能在平時多少看一點書,我這個圈子里,我已經比較另類了。
我認識的人,工作好一點的,在大城市里沉浸在996中無法自拔,享受自己的福報。
考公的,要么躺平等著混日子,要么各種鉆營等著升官發(fā)財,要么天天鉆研政策有沒有什么漏子可以搞副業(yè)。
二代們,有玩車的,有玩表的,有玩女人的,有沉迷投資房產和股市的。正經八百過日子好好工作好好做生意的,有,但很少。
老早不上學開始混社會的,好一點的早早結婚生子,現(xiàn)在夫妻雙雙務工,也有車有房了。差一點的畢業(yè)什么樣現(xiàn)在什么樣。再差一點的也有進去踩縫紉機的。早早不上學混成黑澀會被一鍋端的我見過,網上那么多人說不上學的都混成老板了,我是一個沒見過。
大家都在很努力的活著,僅僅就是活下去。
所以,不差錢的人,沒心思搞這種高級快樂,反正他的快樂方式很多。差錢的人,更沒心思搞這種高級快樂。
女性飄零,一曲琵琶知音少。
男人落魄,半生歲月感慨多。
能好好活著就很不容易了。
作者: 醉紅顏    時間: 2021-9-21 23:17
看似因果正確。
實質因果完全顛倒。
年輕人不愿意成長是果。
社會不讓年輕人成長才是因。
績效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含量必須低到能量化為績效為止。而低技術可替換的螺絲釘是社會最需要的形態(tài)的狀態(tài)下,年輕人成長不僅不能造福社會,甚至還容易走向反社會的方向。
犯罪心理學里面專門說了,恐怖主義,犯罪分子里面危險極大的類型,就是理想主義者。
另外……
就題設我好奇,高級快樂是什么?如果養(yǎng)孩子算高級快樂的話。那首先要年輕人結得起婚啊。
作者: 小猴子    時間: 2021-9-22 01:45
我算高級娛樂的先驅者了吧。小學就通讀簡史,中外。初中的時候名著已經讀了幾十本了,而且我這人喜歡鉆研,讀了就一定要讀懂,買解釋書,做筆記,一個不落的。這就是為啥我現(xiàn)在還能在知乎隨手裝幾句。
然而到了初二這一切改變了。因為我發(fā)育期變丑了。顏值低了以后,社交環(huán)境變得非常不好。我以前又是一個社交愛好者,你能想象有多慘嗎,以前女生還挺喜歡我,慢慢不理我了。然后我丑就算了,身體還瘦,男的也不和我玩。踢球都不帶我,明里暗里就是被孤立了吧。不過我也不介意,還是積極看書。我覺得知識會給我回報的(好吧,我要承認。努力學習給我的唯一回報就是一所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
但是在這期間我什么都錯過了。沒有朋友,沒有要好的同學,也沒有可以和我討論歷史哲學藝術的人。我高三還一直在潛心研究意識流小說,黑格爾康德叔本華尼采。我都沒意識到那是我學術上最后的輝煌了。
大一轉折點到來,發(fā)育期結束,顏值逐漸恢復。我意識到身材不好太虧,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健身。在長久的孤獨中我的心智已經有些崩潰,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這有一個外向,喜歡交際的人,變得沉默不發(fā)。還記得以前,雖然大家不能和我討論那么多的歷史文藝,但是至少他們不討厭我。而等我變丑之后,我和他們討論這些的時候,他們是厭惡的,嫌棄的。根本就不想理我吶。
大四是我最瘋狂的轉折點,顏值一度達到了7分左右,健身矯正了駝背,身高從173陡增到175(駝背現(xiàn)在已經基本恢復了,身高在178左右)
畢業(yè)后回到自己的城市,在社交中重新有了優(yōu)勢。穿著比較體面的衣服,男生女生都主動接近我了。大家都變得友善,我時隔8年體會到了屬于普通人的正常社交。大家對我的友善,我一時間措手不及。一開始覺得他們是虛偽,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是我變好看了。我開始惺惺作態(tài),重新像一個學生一樣學習如何社交。如何保持體面,如何拒絕搭訕和暗示我約會的女生。我還花了兩年時間平穩(wěn)情緒,走出抑郁。用我獨有的方式發(fā)泄了所有負能量。
我重新?lián)碛辛伺笥?,擁有了社交,有了小圈子。但是我已經麻木了。當我再次拿起書本的時候,我能偶爾從封面上的倒影看到自己,那個曾經丑丑的孩子,對著書,對著你嘴里的高級娛樂,迫切的尋求著什么的樣子。那一刻,我內心真的感慨萬千。
我要批判人類的膚淺嗎,還是虛偽。我曾經恨過,恨透這個世界。也曾經愛過,因為愛書里的知識和可愛的作者們。
在社交取勝的我很少再翻開書本,不是因為我不想看知識。而是因為我一翻開書就會回想起過去慘痛的回憶,回想起孤零零只有我一人在角落時的倒影。我用大腦排列書本的知識,大腦卻忍不住排列我悲慘的記憶。只有遠離書本,在社交中放松,享受被男男女女哄著圍著的感覺時,我的內心才能得到補償。
但是慢慢的我也厭倦了。因為我知道他們喜歡我,首先不是因為我的內涵,而是我的外表,我的衣著
當我想到這些時,我又不禁懷疑。我真的是我嗎?后來我徹底沉迷游戲和動漫,但又不是這么沉迷。偶爾我也寫寫書,學學作曲,彈琴畫畫。我還在堅持,保持內心對生活的振奮。如果沒有的話,我或許早就絕望了。低級娛樂或許很無趣,很沒營養(yǎng)。但對我這種人來說,可能是能用最少精力獲得最大愉悅的東西。如果沒有低級娛樂,或許生活都會變得難以為繼。
原諒我寫了那么多。但是人生終歸是自己的,你所感受到的高級也許大部分時候也只是一種虛妄?;蛘哒f你貪圖的只是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