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華為有什么黑科技? [打印本頁]

作者: 果殼醬    時間: 2021-11-17 16:45
標題: 華為有什么黑科技?
跟華為有過不少研究項目合作~說一個故事吧:
我認為華為最大的“黑科技”莫過于其保密措施~去過華為的人都知道華為的保密是極其嚴格的,進門都要檢查的。
每次去華為進入研發(fā)大樓的時候,接待處的前臺小妹都會檢查訪客帶的東西是否具有存儲功能(SD卡、U盤、移動硬盤什么的自然是不允許帶入的),有次在我前面一個哥們抱著一臺交換機準備進門(可能是個Prototype機,機器的PCB都是裸露的),小妹掃了一眼那臺機器的PCB,指著上面一個芯片說,你這個芯片是非易失存儲器,你有登記過?如果沒有的話不允許進入。。。。。。
當時我就震驚了。。。(看看人家華為的前臺小妹都這么專業(yè),思科嚇得瓜子都炸了)

-----------------------------
作者: 一個好人    時間: 2021-11-17 17:11
跟華為有過不少研究項目合作~說一個故事吧:
我認為華為最大的“黑科技”莫過于其保密措施~去過華為的人都知道華為的保密是極其嚴格的,進門都要檢查的。
每次去華為進入研發(fā)大樓的時候,接待處的前臺小妹都會檢查訪客帶的東西是否具有存儲功能(SD卡、U盤、移動硬盤什么的自然是不允許帶入的),有次在我前面一個哥們抱著一臺交換機準備進門(可能是個Prototype機,機器的PCB都是裸露的),小妹掃了一眼那臺機器的PCB,指著上面一個芯片說,你這個芯片是非易失存儲器,你有登記過?如果沒有的話不允許進入。。。。。。
當時我就震驚了。。。(看看人家華為的前臺小妹都這么專業(yè),思科嚇得瓜子都炸了)
作者: 愛情保質期    時間: 2021-11-17 18:56
看了群里大部分的回答,文不對題。
本來是一個技術貼,變成了黑粉和挺粉的水貼了。在2012年之前,雖然華為已經從事了接近10年的終端手機業(yè)務,但是如果就華為公司本身的知名度還是沒有跳出通信的圈子。終端的異軍突起,不僅僅帶來了大量的現金流(做運營商或者大行業(yè)客戶的童鞋都知道,原來通信行業(yè)客戶的應收賬款確實是一個頭疼的問題:金額大,周期長,回款慢,而且往往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還有很多苛刻的條件,因此終端業(yè)務的崛起對華為的現金流管理是一個非常大的改善),同時確實也大大提高了華為在社會上的品牌度和美譽度,讓華為從一個專業(yè)的通信設備制造商轉變?yōu)榱艘粋€大眾公司,從以前的幕后走到了前臺。
在華為從事研發(fā)超過了5年的時間,由于主要從事數通產品的研發(fā),因此我就從自己開發(fā)的產品說一下我了解的華為在數通上的黑科技。由于離開華為已經超過了5年的時間了,同時這些技術在華為的宣傳資料上也是可以查閱,因此也不算是有泄密的嫌疑。
在大家不太熟悉的核心骨干網數通設備上,大家了解的情況一直都是Cisco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哥,它基本制定了整個數通行業(yè)的標準或者是事實標準,包括從協議、設備形態(tài),用戶接口界面、文檔標準、測試標準等。目前國內從事數通行業(yè)的公司,往往接近80%的公司的命令行形式都是抄襲Cisco的命令行格式,而如果要開發(fā)一個協議,基本的開發(fā)流程也是:研讀Cisco的產品或者用戶手冊,根據Cisco的技術白皮書梳理業(yè)務邏輯,然后結合自己產品的架構特點,再編碼完成的功能。在數通領域還有一個以技術見長的公司叫Juniper,國內公司叫瞻博網絡,研發(fā)中心設立在北京,以前在網絡上和瞻博網絡的中國負責人還有過一些交流。Juniper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來自于Cisco,至少在運營商的核心網路由設備和交換機設備上,Juniper與Cisco有的一拼。不過后來Juniper收購了Netscreen,在防火墻上的技術實力得到了加強。Netscreen的創(chuàng)業(yè)史也是一個神話,幾個華人成立的公司,短短幾年時間做到在美國上市,最終以40億美元的價格,被Juniper收購,一時被傳為佳話。以前Juniper的創(chuàng)始人鄧鋒成立了北極光創(chuàng)投,順利從碼農轉型為投資人,實現了屌絲的逆襲。
交代這些行業(yè)背景,其實只是讓讀者了解一下在數通這個江湖上的故事。華為作為在數通行業(yè)的追趕者,其實早在1998年的時候,就開始了核心路由器的研發(fā)工作。當然采用的模式就是大家熟悉的逆向工程。華為在數通領域知名度的提升還要感謝Cisco的錢伯斯,在2003年的時候,Cisco一紙訴狀,以產品專利侵權之名將華為告上了美國的聯邦法庭,讓當時名不見經轉的華為一時間登上了美國的各個報紙的頭版頭條。當時號稱的世紀大戰(zhàn),最終以戲劇性的結尾收場。如果做過數通產品研發(fā)的童鞋應該都知道,Cisco作為數通產品事實標準的制定者,后來者對其產品技術是否侵權這點本身就是非常難于界定的事情。當然這場戰(zhàn)爭的一個結果,就是華為和3COM的合作,成立了現在在國內數通企業(yè)市場非常知名的華三。記得以前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參加大隊培訓,我們當時還將華三的兄弟看作一家人,大家一起培訓,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洗腦”,最后大家離開的時候在抱頭痛哭,分道揚鑣。
華為和Cisco的戰(zhàn)爭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華為按照當時和解的要求,全面修改了華為數通產品的用戶界面,包括了路由器,交換機一些列的產品,做運維的兄弟對這些差別應該很清楚,比如大家都熟悉的Cisco的Show命令,華為就全面修改為了Display命令。后來在工作中又遇到過幾次國外的公司告華為侵權的事情,每次貼心的華為知識產權的MM們(從發(fā)文的語氣猜想的)都會大張旗鼓的群發(fā)郵件,要求大家把開發(fā)的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便于后續(xù)如果要應對官司的時候,能夠提供更多的證據。不過基本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個漏斗還沒有機會傳遞到后端的研發(fā)部門。
Cisco、Juniper和華為在核心的數通設備領域的競爭一直都很激烈。
Cisco的CRS系列核心路由器                     

(, 下載次數: 20)
Juniper的Tx系列的核心路由器

(, 下載次數: 21)
華為的Quideway NE系列核心路由器

(, 下載次數: 23)
在IP Core領域,一直以來,各個廠家的升級競爭方式無外乎如下幾種:
1、不斷增強機框硬件平臺的背板帶寬能力。
由于核心網設備一般比較昂貴,同時它位于核心網的核心節(jié)點上,一旦部署后,出于保護用戶投資或者擴容升級對現網業(yè)務影響最小化的考慮,機框硬件平臺的轉發(fā)性能往往都會超過當前實際的轉發(fā)需要一個量級。其中的核心技術是背板的高速總線技術,就是如何通過有限的背板面積,部署更密集的總線,同時克服總線間的時鐘同步,以及高密總線間的信號影響,從而實現更高的傳輸帶寬。從最高的240G平臺,到后來的680G,1T,2T,5T甚至10T平臺。硬件平臺的背板轉發(fā)能力是一個公司硬件硬能力之爭,代表了這個公司在硬件層面上對數字信號處理,電氣傳輸特性,布線功力等方面影能力的綜合體現。一般機框硬件平臺的更新周期幾本都是以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周期來計算,在我做研發(fā)的時候,華為的機框硬件平臺能力也就升級過一次。從原來的NE平臺升級為了NE-X平臺。
從目前華為官網的產品目錄來看,目前主流采用的還是NE-X平臺,比如NE40E-8X,16X等。
2、不斷提升業(yè)務線卡的轉發(fā)能力;
往往核心路由器產品都是框式產品。機框的硬件平臺的背板帶寬只是確定了整個硬件平臺轉發(fā)能力的上限。但是往往當前產品具備的轉發(fā)能力則是由線卡的轉發(fā)能力確定的。線卡一般分為三部分:接口卡單元、業(yè)務處理單元和交換單元。

(, 下載次數: 23)
接口卡單元主要是為了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的接口能力,在下一個部分我們會介紹。業(yè)務處理單元則出要負責進行tcp/ip協議棧報文處理。不過為了保證足夠的處理能力,目前普遍在IP Core都是使用的硬件處理的方式。硬件處理方式也往往采用兩種反式:一種是純硬件處理的方式,比如Cisco的QFP,以及Juniper采用的ASIC芯片。另外一種是偽硬件處理的方式,比如采用早期Intel的IXP系列的可編程處理器或通過可編程邏輯的方式。不過隨著業(yè)務處理性能的戰(zhàn)爭的升級,采用偽硬件處理的產品基本已經被更高處理性能的硬件方式完全取代了。交換單元通過背板的接插件,與其他業(yè)務單板實現了跨板通信;這個單元往往負責了報文傳輸中的切片,流量工程,和轉發(fā)調度的功能。當然在IP Core設備中,往往采用的交換架構都是采用了CLOS結構,實現每個轉發(fā)鏈路的全聯接。

(, 下載次數: 20)
交換套片(為什么稱為套片,是由于往往交換芯片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部署在業(yè)務處理板的交換單元,一部分則部署在交換板上,兩部分協同工作以實現高性能的數據交換)是整個交換單元的核心,目前在世界上能夠做出高性能的交換套片的公司還真沒幾家,早起華為在最高端的核心產品上,采用的也是第三方的商業(yè)套片,還記得每次開發(fā)新產品,和供應商一起測試新的交換套片,踩過多少坑,流過多少血!不過隨著后續(xù)華為的芯片能力的提升,后續(xù)的產品逐步采用了自研套片后,華為的IP Core產品才算走上了康莊大道。華為在這場戰(zhàn)爭中能夠緊緊跟隨這些數通領域的先驅者,而沒有掉隊,海思的崛起功不可沒;當然海思的崛起,也是由于早期華為采用產品線反哺芯片的戰(zhàn)略密不可分。
華為2拖8集群系統的交換原理

(, 下載次數: 21)
集群系統中使用的交換板:

(, 下載次數: 21)
這些技術,其實哪一項拿出來,都可以算作是真正的黑科技,比起某米總是宣傳的黑科技有技術含量的多。
3、更加豐富和多樣的接口能力;
IP Core設備需要和各種個樣的匯聚層設備對接,同時多種業(yè)務均會匯聚到核心設備上,因此核心路由器產品的業(yè)務能力就體現在了接口能力的數量、種類的豐富程度和多樣程度上。目前接口卡的技術正在網更高密度的接口卡,以及更大容量的單端口演進的趨勢。
然而無論如何單臺設備的能力是有上限的,因此在除了提高單臺設備的性能外,另外一種技術方向則是考慮對多臺設備的集群。通過在在邏輯上將多臺物理設備集群為邏輯上單一的設備,從而實現對接口、業(yè)務處理和報文轉發(fā)的統一管理,以及性能上的提升,隨著核心網絡組網的扁平化,運營商更高,更強的單一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強,而如果這是通過單臺設備性能的提升,周期太長了。
最早在集群上進行研究的還是Cisco,最早Cisco在CRS實現了1拖4;Juniper則開發(fā)了Tx Matrix,支持1拖2的集群。華為在核心路由器集群技術的研究上,其實也并不晚于Cisco和Juniper,很早就實現了1+1的背靠背系統,1+1的背靠背系統雖然實現了控制層面的統一,以及跨框的數據交換,但是其實這種方式還并非是真正的系統集群。為了滿足更高的集群能力的要求,華為啟動了支持背靠背,1拖4,2拖8的核心路由器集群項目,并且最終在2008年的山西太原,實現了2+8集群系統的第一次正式商用。
華為NE5000E的背靠背和1拖4集群系統

(, 下載次數: 20)
華為NE5000E的2拖8集群系統

(, 下載次數: 21)
如果你有機會看到在一個房間里,擺放的整齊的集群系統,插滿了業(yè)務單板,LED燈隨機閃爍,你一定會覺得熱血沸騰,而如果你聽到目錄報價(滿配的2拖8系統目錄報價接近1個億),你肯定也會瞠目結舌,當然實際售價是沒有這么高的。通過核心路由器的集群,也使得單臺設備的轉發(fā)性能邁入了10T級別(2009年的水平,現在肯定是更高了)。
到這里也應該說一下我會提到的華為核心路由器集群技術的黑科技了。
==========================我是黑科技的分界線=====================
大家可能聽說過單機設備的ISSU功能,然而在集群系統上,如何做到帶業(yè)務的平滑擴容和升級?這個技術面對四個非常困難的事實:
1、核心路由器位于核心節(jié)點,對于帶業(yè)務平滑擴容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之高;
2、華為的集群系統形態(tài)非常多,背靠背、1拖4,2拖8,如果實現各個系統間的平滑升級,尤其是當從單框到背靠背,從背靠背到1拖4或者2拖8,連線方式變化了(單框只需框內數據轉發(fā),而集群系統需要實現跨框數據轉發(fā)),交換結構也發(fā)生變化了(原來的兩級的轉發(fā)架構需要升級為三級的轉發(fā)架構)等等。
3、如果升級失敗,如何做到系統回滾,以盡快恢復運營商業(yè)務?
4、還需要考慮原有的不支持NE5000E單框系統的平滑擴容問題。
單框擴容為背靠背系統:
這些問題,就我有限知識的了解,不論時Cisco或者Juniper都是沒有設計和解決的。
華為獨創(chuàng)的ISHE(In-service Hardware Expansion)技術,實現了在網的硬件平滑升級。

(, 下載次數: 21)
背靠背擴容為2拖2:
控制層面的連接:

(, 下載次數: 21)
轉發(fā)層面的連接:

(, 下載次數: 20)
不過雖然這個技術夠黑,但是由于在真正的在網環(huán)境中,升級成功或者失敗直接與某些人的烏紗帽掛鉤,因此這個技術是否會在真實場景中是否使用,還真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想大家為了我那些為了這個技術熬夜通宵加班的兄弟們付出的汗水,希望能夠點個贊。
其實經歷了很多的項目,真正的技術黑科技都是大家用腦漿和體力砸出來的。以前我記得自己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并不是大的架構設計或者某某高明的技術,反而就是大家看似不經意解決的bug,只有踩過了多少坑才曉得一個穩(wěn)定和優(yōu)秀的產品的來之不易,所以不論產品如何,希望大家都能對認真做產品的人或者團隊以更多的寬容。
作者: 大哥    時間: 2021-11-17 21:37
華為被稱為最神秘的中國民營企業(yè),是因為它擁有獨立的「法規(guī)」,并以這種「法規(guī)」為準繩,形成了一套獨一無二的企業(yè)文化。
1.從《華為基本法》說起

任正非從 1987 年創(chuàng)辦華為開始,崇尚毛澤東思想,采用「狼性競爭」,勵精圖治,最終讓華為成長為國際化的企業(yè)。這是任正非的驕傲,也是華為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任正非之所以能夠將華為打造成一支狼群一般精悍的團隊,公司管理的系統化、人力資源配置的合理化以及對實用理論的應用等,都可視為重要原因。若追本溯源,則要先從《華為基本法》說起。
華為被稱為最神秘的中國民營企業(yè),是因為它擁有獨立的「法規(guī)」,并以這種「法規(guī)」為準繩,形成了一套獨一無二的企業(yè)文化。
與世界歷史上的很多憲法和法律一樣,成文規(guī)定在最終確定之前,總是以固有的「從眾行為」和「認同價值」為標志。
華為在 1987 年剛誕生時,只有 7 個人,創(chuàng)業(yè)資本不足 3 萬元,且多是東拼西湊而來。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后半期,華為扶搖直上,躋身于通信企業(yè)「巨大中華」(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的行列,并在市場競爭中令國際巨頭膽戰(zhàn)心驚。自此,很多員工將華為視為可以施展自己理想和抱負的新天地。
隨著華為員工數量的逐漸增多,隊伍規(guī)模越來越大,任正非深切地感受到,如果只采用創(chuàng)業(yè)初期相對民主的管理方式經營,不僅不利于華為團隊的整齊劃一,而且會影響企業(yè)的發(fā)展和繁榮。因此,在 1998 年之前,任正非就一直希望能夠出臺一套屬于華為自己的「法規(guī)」,以提升整個團隊的作戰(zhàn)能力,將華為這個龐大的組織變得更正規(guī)。
企業(yè)制定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本不算稀奇事,可迄今為止,如《華為基本法》一般制度完備、賞罰嚴明而又頗具國家憲法色彩的企業(yè)規(guī)章卻著實是鳳毛麟角。在中國的企業(yè)中,華為能開創(chuàng)先例,在于任正非一貫奉行的軍事化管理。
在華為初創(chuàng)階段,為了讓公司擁有一個穩(wěn)定的發(fā)展空間,任正非一再警示大家不得隨意對外發(fā)表個人見解,以免泄露公司機密,或是釀成對華為的不利影響。此刻的華為,在「閉關」中默默耕耘著,蓄積著能量。
外界對于華為的「保密之舉」始終存在著一定的爭議。華為卻在客觀上保住了其內部獨一無二的經營機制和管理特征,為「基本法」的草創(chuàng)奠定了環(huán)境基礎。
華為把信息封鎖得很嚴,哪怕是已經離職的員工也不會輕易對別人透露華為的任何信息,在職員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會「隱姓埋名」。
這種閉合管理,不但為華為在技術研發(fā)上的進步提供了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也讓華為文化和華為精神在這個封閉的空間內得以培育。任正非曾自豪地說:「華為經歷了 10 年的努力,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與企業(yè)的行為逐步融合,形成了閉合循環(huán)。因此,它將會像江河水一樣不斷地自我流動、自我優(yōu)化,不斷地豐富與完善管理?!?br /> 華為獨特的企業(yè)精神在任正非的傳遞下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到 1997 年,華為的事業(yè)發(fā)展到一個小高峰之后,任正非覺得是時候以「具象」的方式體現這種精神了。
這一年,任正非正式開始設計和擬定相關的管理「法規(guī)」。憑借著在前幾年打拼積累的經驗和教訓,輔之以中國人民大學管理顧問的參與,《華為基本法》這一 6 大章、103 條的「華為寶典」宣告誕生。這也是中國現代企業(yè)中最規(guī)范和最全面的一部「企業(yè)法」。
在這部「基本法」中,不論是華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的設定規(guī)劃,還是華為產品的技術研發(fā),抑或是華為人力資源的管理配置,以及華為組織部門的建立健全等均有提及,可謂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現代企業(yè)管理精粹,意義非凡。
在擬定「基本法」之前,任正非給眾多起草專家提出了一個明確的目的和愿望:「我們要逐步擺脫對技術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對資金的依賴,使企業(yè)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谷握乔擅畹匾民R克思主義哲學中「自由和必然」之間的辯證關系,來解釋企業(yè)思想和企業(yè)發(fā)展的關系。企業(yè)思想在發(fā)展過程中得到了固定化的處理,形成了一種「華為模式」的動力機制。專家們對此無不欽佩,都覺得這個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的企業(yè)老總前衛(wèi)、敏銳而又不失理想主義的靈魂。
當「基本法」問世以后,任正非的理想主義情懷和英雄主義情結也體現于洋洋灑灑的文書中。為了避免「中華有為」信念流于空談,任正非建議專家在「基本法」的第一章第一條中就提出華為的崇高目標——讓華為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世界級的領先企業(yè)。華為的每一名員工也無不在這個大目標的激勵下積極進取、力爭上游。
在「基本法」的第一章第一條中,任正非如是闡釋:「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yè)。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于激活狀態(tài)?!箍梢?,任正非的「世界級領先企業(yè)」的夢想絕不是一種空談,有著務實作風的他只想著通過努力得償所愿。
信息服務業(yè)在當今時代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行業(yè),可以推動企業(yè)在有形產品上的廣泛銷售,也能直接化作市場空間的力量,趕超傳統的硬件設備的市場價值。不過,在「基本法」的開篇,任正非卻偏偏避開「信息服務業(yè)」的追求,這是因為他意識到:隨時保持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企業(yè)方可進步。
回想當初,任正非被騙了 200 萬元之后建立華為,只是為了「活下去」,他不曾想過會有如今的成就。而今,華為事業(yè)如日中天,這讓越來越多的員工滋生出盲目樂觀的懈怠情緒,任正非于是才故意不提信息服務產業(yè)的開創(chuàng),只強調競爭壓力在客觀層面的意義。
除了設定遠大的目標,作為企業(yè)的靈魂——價值,也在「基本法」中予以明確定位。起初,專家們在第一份草擬的大綱中明確提出了對「價值」內涵的定位,但仍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為基準。與時俱進的任正非并不贊同,他派遣孫亞芳去北京當面向那些專家闡述自己的想法。
孫亞芳在北京新世紀飯店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各位學術精英會面,雙方就有關「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展開商討。孫亞芳將任正非的觀點和盤托出:「在高度發(fā)達的信息社會中,知識資產使得金融資產蒼白無力。按勞分配要看你勞動中的知識含量,按資分配正在轉向按知識分配。」任正非更傾向于這樣的看法:「『基本法』應當把創(chuàng)造企業(yè)價值的幾大要素分離出來,每種要素的分配機制要說清楚。」最后體現在「基本法」中,轉化成這樣的論述:「勞動、知識、企業(yè)家和資本創(chuàng)造了公司的全部價值。」
有了理想的指引,有了價值的衡量,在任正非的主導下,《華為公司基本法》很快進入了實踐層面的考察與測評階段。
2.一波三折

《華為基本法》自從 1997 年問世之后,便引發(fā)了中外商界和廣大媒體的高度關注。這個「基本法」的誕生,據說能引導華為在 8 年時間里趕超任正非一直仰慕的美國 IBM 公司。
任正非為了讓華為前進的速度更快,在出臺了「基本法」后,馬上著手人力資源調研。這個艱巨又光榮的任務,由華為負責人力資源的副總張建國承接。張建國不但舉雙手贊成「基本法」,而且常常親赴香港,多方咨詢那里的著名企業(yè)。通過取經,他認為具有美國背景的 HAYGROUP 公司可以在薪酬體系方面為華為帶來一些必要的啟示。
HAYGROUP 公司很爽快地答應幫助華為,張建國為了盡「地主之誼」,馬上在深圳動員了十幾位資深人士配合。當天,從香港去往深圳的輪船晚點了,原計劃好晚上 9 點到達深圳,實際上晚了一個多小時??蓮埥▏辉谝猓驗?HAYGROUP 公司的專家們?yōu)槿A為制訂的改革方案通過了,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嶄新的薪酬考核方案,將大大幫助華為協調人力資源,并能讓整個「基本法」的執(zhí)行更加有效,涉及面更為廣泛。
但是,經過實踐之后發(fā)現,這部在理論上幾乎完美的「基本法」其實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繼續(xù)修改、完善。比如,在對員工應急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規(guī)定中,「基本法」認為:「員工有義務實事求是地越級報告被掩蓋的管理中的弊端與錯誤。允許員工在緊急情況下便宜行事,為公司把握機會、躲避風險以及減輕災情做貢獻。但是,這種情況下,越級報告者或便宜行事者,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承擔責任。」
不難看出,基本法一方面鼓勵員工「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以「善后處理」的捆綁方式束縛著員工的積極性。這等于說「你可以在著火的時候救火,但是自己要承擔被燒死的責任或者對火災的損失承擔責任?!?br /> 「基本法」在公布的初始階段,并沒有得到廣大華為員工的一致認可。任正非意識到其中的一些問題和局限,他覺得單純仿效 HAYGROUP 公司提供的薪酬考評機制是遠遠不夠的。想讓「基本法」變得更加完善,應當多向幾家國際化公司取經。
1997 年底,任正非再次親自出馬,訪問了美國的休斯公司、IBM 公司、貝爾實驗室以及惠普公司。在與這些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進行接觸時,他開始意識到:華為的「基本法」之所以不能迅速深入人心,并不在于法理精神的虛空,而是語言模式不成系統。不僅容易讓內部人產生誤會,而且不能同全球化的大型公司進行更為體面的交流。
此外,「基本法」雖然重視對「價值」的核定,卻沒有在具體流程中對「價值尺度」展開評審和獎勵。后來,參與草創(chuàng)「基本法」的專家之一吳春波教授透露:「『基本法』當時的局限性很明顯,關于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流程和客戶方面的問題都提得很少」,「『基本法』對華為成長和發(fā)展的實際效果可能遠沒有它給華為創(chuàng)造的品牌效應和對中國其他企業(yè)帶來的啟迪價值大?!?br /> 當時華為在 IPD 和 ISC 流程的學習上已經初見成效,任正非本人也有條件花費巨資引進以 ISC 為代表的供應鏈和產品開發(fā)軟件。為了進一步弘揚「基本法」的法理精神,他聘請了德國國家應用研究院的質量管理顧問、普華永道的財務顧問等多方專家,不厭其煩地多角度審計法理體系。
1998 年,經過反復修改的《華為基本法》以嶄新的面貌再次亮相于華為人面前。加之 IBM 公司在 IPD 方面的咨詢幫助,「基本法」宣布將以業(yè)務流程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取代傳統時期以部門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這促使「法理價值」在華為體制內進一步確立。單是這一項咨詢建議,任正非投入了數千萬美元,因為這一項咨詢建議能夠最大限度地完善「基本法」,并有著振興整個華為的潛力。
經過完善,「基本法」是否就完美無瑕了?嚴謹的任正非仍然不敢掉以輕心。2003 年,任正非為了驗證「法規(guī)」的完善度,聘請 IBM 公司的專家以 TPM 的評分方式為華為打分,以此來驗證「基本法」為華為究竟帶來了多少貢獻。這種評分方式以 5 分為滿分。根據 IBM 公司專家們的經驗,如果一家跨國公司具有真正的高效管理規(guī)范,TPM 的平均分值至少要保證在 3.5 分之上。
IBM 專家們的測評結果最終揭曉,華為的平均分只有可憐的 1.8 分。盡管任正非并不奢望分數在 3.5 分以上,畢竟當時華為的人均工作效率只相當于國際一流公司的 40%,但他沒想到分數會低成這樣!他心里的預期是超過 2.7 分,這算是本年度的勝利。毋庸置疑,測評的結果無異于當頭棒喝。
為了提升分數,華為繼續(xù)完善各方面的制度,朝著以客戶為核心、成本最低的集成供應鏈的方向努力。
可喜的是,僅僅過了一年時間,2004 年的華為,平均分就提升至 2.3 分。雖然和 3.5 分這個標準尺度相比仍有距離,但華為的發(fā)展和進步是顯然的。同時,任正非始終關注著經濟形勢和社會文化的巨變和轉型,借此不斷革新基本法中的相關內容。
2006 年,華為的「基本法」經過再度修訂,增加了華為產品研發(fā)和戰(zhàn)略規(guī)劃的主要目的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的新內容,并著重以「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zhàn)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xù)為客戶創(chuàng)造最大價值」為奮斗使命。
隨著《華為基本法》的修改完善,它在華為發(fā)揮出的作用和價值越來越大,華為因此逐漸鍛煉出一支堅強的隊伍。這支隊伍,在法理的指引下變得更加「正規(guī)」,能為任正非實現「中華有為」的夢想保駕護航!
3.華為的向「前」看與向「錢」看

任正非帶領的華為,能在世界通信市場激烈的角逐中屢屢奪魁,除了研發(fā)和管理上的巨大投入,還得益于其卓越的經營管理理念。
任正非一面督促著盡快出臺屬于華為的「基本法」,同時又在經濟管理上加大改革力度。他非常欣賞出自西門子全球總部人事副總裁高斯之口的一句話:「我們西門子這么大的公司能夠凝聚在一起,凝聚力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金錢,二是人力管理?!?br /> 西門子是華為的老對手,但對這位老對手任正非是心懷敬佩的,尤其在戰(zhàn)術上格外重視。高斯的話對他很有啟發(fā)性。
任正非在統帥華為的數十年里,做的事情大致可以歸納成三大類——強化法制管理、打造經濟體系、整頓人力資源。
強化法制管理,這一點從「基本法」上就可以看出,而打造經濟體系更像是一項長期工程。
企業(yè)的經濟體系,無非就是員工和領導的薪酬待遇體系。在人力資本的薪酬化建設過程中,任正非將「知識」介入其中,提出了「知本為上」的原則。所謂「知本為上」,就是要以知識為根本,以知識的力量創(chuàng)造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并要以產品的更新換代來反哺知識。對此,任正非曾表明了自己無比堅決的態(tài)度:「堅持人力資本的增值大于財務資本的增值?!?br /> 在企業(yè)中,薪酬福利待遇是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薪酬體系合理與否,將直接決定企業(yè)的興衰成敗。軍人出身的任正非當然懂得「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的道理,而建設合理健全的薪酬機制,如同用兵打仗一樣,統帥的智慧往往對戰(zhàn)役的成敗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華為創(chuàng)辦之初,任正非就致力于健全華為的薪酬體系。他一心要向「前」看,可是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向「錢」看。
任正非將華為最初的薪酬分為基本工資、福利待遇、加班費用、績效獎金、崗位補助以及公司股票等,其中基本工資、股票、績效獎金占到 80% 左右。任正非知曉,只有在待遇上讓員工無后顧之憂,他們才能在工作上全力以赴。為員工漲工資時,他從不吝嗇,幾十元或百余元的工資增加幅度都不是問題。
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企業(yè)的工資水平普遍不高??墒侨A為因為重視薪酬體系,員工只要多干活,就能多吃「肉」,這使得華為員工的工資起點高于巨龍、大唐、中興等國內同行。
1992 年,剛剛走出校門的李一男聽說,華為骨干級別工程師的收入有可能超過西方國家小康之家的收入。他不禁怦然心動,毅然決然地選擇來華為實習,后來做了工程師以后,他相信了早前聽說的一切。
曾是華為靈魂人物,地位僅次于任正非、孫亞芳的李一男,為華為帶來了諸多效益,而早先他做這一切的動機只有一個——錢。毋庸置疑,他的這個「動機」在華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回報。
任正非理想遠大,但在薪酬管理過程中卻十分現實,他知道別人需要什么。李一男在 2001 年脫離華為以后,存款早已超過數千萬元了。華為的其他高層管理者和技術骨干中,只要堅持在華為工作十幾年,身家過千萬者足有百人之多,身家在幾百萬的更是不勝枚舉。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即便是華為這種對員工極具誘惑力的公司,也不可能讓所有員工永遠停留。老員工因種種原因離去,公司需要繼續(xù)發(fā)展,就得陸續(xù)招聘新人。為了讓更多精英留在華為,任正非在薪酬上屢屢發(fā)力。
從 1996 年開始,任正非為了讓更多海外歸來的技術精英來到華為,承諾年薪不少于 10 萬美元。海歸們不曾想到,在這個百廢待興的國民通信市場中還能有人放出如此「狠話」。就這樣,任正非很順利地招聘到不少海歸人士,他們成為華為的技術研發(fā)人員和高級工程師。
在工作上,任正非絕對做到了「論功行賞」。研發(fā)人員和工程師們的工作越出色,他們的薪金獎勵也就越多。一位專門研發(fā)芯片的工程師因業(yè)績突出、經驗豐富,剛進入華為的時候年薪就是 40 萬美元,而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隨著個人對公司的貢獻增大,他的年薪猛增至 50 萬美元。
1998 年,中興的掌舵人侯為貴感覺到了華為的威脅漸漸逼近,為了搶奪人才,中興決定在當年 11 月進入清華園進行大規(guī)模人才招聘??伤麤]想到的是,華為早在當年 10 月 27 日就捷足先登,以高薪酬吸引了大批清華精英。侯為貴頓感遭到了任正非的「暗算」,令他更無法接受的是,先前很多與中興打好招呼或完成簽約的人,陸續(xù)轉投到了任正非的麾下。
在華為面前,中興吃了「啞巴虧」,巨龍、大唐等其他同行也心有余悸。
2000 年,華為從北京轉戰(zhàn)到天津,在南開大學舉行了一場規(guī)??涨暗恼衅笗?,聲明「月薪不低于 4500 元」,這讓該校的學子怦然心動。通過南開大學的這次招聘會,華為的人才隊伍又得到了進一步擴大。
這一年里,華為有了更為具體的基本薪酬標準:學士學位的員工,月薪不少于 7100 元;雙學位的員工,月薪不少于 7700 元;碩士學位員工的月薪高達 8000 元,博士生則過萬。除此之外,每一名員工都能享受到不少于 10 萬元的年終分紅。以當時深圳的工資水平衡量,華為的這個薪酬標準高出了深圳一般企業(yè)的 15%~20%。
2002 年,受制于國際市場上「戰(zhàn)線」過長,華為的薪酬待遇有所下降,但仍守住了一個基數:新入職大學本科生基本月薪是 5000 元,研究生以上學歷則在 6000 元以上,同時保證績效獎金上不封頂。
一位辭職的華為員工曾透露:「華為對技術開發(fā)人員的確很夠意思,像我 1995 年剛進公司的時候,他們就開出了 6500 元的月薪。后來慢慢漲到了 12000 元,加上其他的補助,拿到手上的數字還要高一些?!?br /> 任正非對待已經確定離職的員工一視同仁,即便是該員工準備離開,待在華為的最后一年,他也會以一大筆分紅作為「散伙」的禮物。
華為就是這樣,屢屢通過向「錢」看的策略在人才市場上出奇制勝。由此,華為也實現了讓全體員工一致向「前」看的目標。
4.獨特的「薪酬激勵法」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作者: 提拉米蘇    時間: 2021-11-17 23:34
去看看3gpp,ietf,ieee標準里面有多少華為的貢獻吧。華為的高科技是業(yè)界認可的,誰的解決方案好技術好就用誰的,標準上pk可是要真刀真槍的,而且還不是tdscdma那種國家背后撐腰的,是在愛立信諾基亞思科自己的地盤里斗。華為的專利有些確實質量不高,但有些確實是全球第一的。這些算是黑科技嗎?
作者: 娟子    時間: 2021-11-18 02:17
2017-1-6更新:這個回答大家很關注,正好自己也在接觸華為IT這塊的最新進展,補充一點,存儲這塊華為已經進入了Gartner的全球領導者象限,正式成為全球高端存儲的主流玩家。
還有個很厲害的,告訴大家,華為已經做出來了業(yè)界密度最高的SSD,也就是固態(tài)硬盤。
密度有多高呢?普通硬盤大小,容量我司做到了32TB……是的,就是比巴掌還小。除了顆粒,其他核心芯片、元件全自研。

————————以下原答案


華為主要發(fā)力的領域還是在 ICT這塊,手機的話,其實不如三星蘋果的,實事求是,但ICT領域。華為無疑是全球領導者之一,值得國人自豪。
華為產品實在太多,黑科技的話,我簡單說下我熟悉點的。
如下:
1. 數據中心交換機。華為最新的ce12816,背板交換為160TB/s,領先思科一年左右研發(fā),目前業(yè)界第一。客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中石油等。
2.  dwdm密集波分設備,做光傳輸的,要長距離傳輸數據肯定用光纖,目前華為可以做到一對光纖分為80波,一波負載100G,總8 T數據量。并且5000公里無電中繼。 順便提一句,廣域傳輸這塊,無論是波分設備,還是微波,還是 mstp,華為市場占有率都是全球第一,業(yè)界龍頭??蛻舭▏艺站W,農行骨干網等。
3. 華為模塊化數據中心,這個主要是做高度集成的數據中心,極其節(jié)能,pue可以降到1.5左右,并且節(jié)省空間??蛻舭v訊天津最大存儲中心等。
4. 密集場景WiFi覆蓋技術,足球場演唱會大型商場,都是人口高密區(qū),華為的 ap可以完美解決此場景的WiFi覆蓋以及帶寬需求,主要為小角度定向天線以及智能網規(guī)??蛻粲卸嗵孛傻?,阿賈克斯,俄羅斯世界杯主賽場,鳥巢,上海f1國際賽車場,央視新大樓等。
5. 高端存儲,這里大家要稍微注意點,存儲這塊,華為目前是全球主流玩家,說領導者有點過,但是,華為在存儲這塊的研發(fā)實力實在太強(3000人研發(fā),140億累計投入,成都最大兼容性實驗室),所以華為好幾年都是存儲產品增長率全球第一。這里主要提下高端存儲,外行人看存儲很簡單,內行人知道存儲門檻極高,目前高端存儲全球不超過五家能做,IBM,emc,惠普,日本的hds,最后一家就是華為??蛻舭ㄖ腥A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局,中央電視臺等。
6. 現在有點事,后續(xù)再補充吧。
其實作為一個華為人,特別不希望大家黑華為,倒不是護著,而是華為真的是一家特別踏實的公司。特別踏實。手機近幾年很火,但公司內部一直都是保持克制的,公司的目標很堅定,做ICT領域全球領導者。
黑科技的背后,是孜孜不倦的研發(fā)投入,給大家個數據吧,過去十年華為研發(fā)經費是2400億人民幣。去年2015一年是596億,超越 a股企業(yè)總和。你除去國慶春節(jié)等假期,算算看,平均每天華為研發(fā)投入超過2億。

希望我司越來越好,希望我司一直腳踏實地,煢煢獨行。
各位知友中秋快樂。

為證明華為人,上一張工作照哈哈。勿噴。
以上內容全部為公開內容,謝謝評論里華為兄弟們的提醒~!
關于手機,首先公司并沒有強制規(guī)定員工使用手機的品牌,比較自由的(除了少數部門),另,大家關注點別跑偏,不想撕手機話題,手機一步步從國內群雄紛爭做到國內第一全球第三,靠水軍就可以了?
HTC表示給我來一打水軍,多少錢都行。
作者: 聊聊天    時間: 2021-11-18 02:56
(, 下載次數: 25)

2015-09-25更新
這真是到校招的時候有人開始黑華為了嗎?咋去年的答案突然有人點贊了?
2016-09-20更新
你們這些壞人!不要騙我啦~肯定就是每年校招的時候跑出來點贊黑菊廠的!
作者: 修羅    時間: 2021-11-18 04:28
(, 下載次數: 21)

華為辦事處。。。遍布全球
作者: 7777    時間: 2021-11-18 06:50
經常有新程序員問我去華為還是去淘寶,我從來都是推薦淘寶。

貼華為四大名著全文吧。。。
《原生家庭論》

老板的文章中這一句話,在奮斗中受傷的員工,我說這句話會引起一些人的誤解。我為什么這么說,我們畢竟不是在戰(zhàn)場,戰(zhàn)場上子彈不長眼睛,沖鋒時是會受傷的。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工作的環(huán)境是沒有子彈的,基本條件是不錯的。我們在公司做了四萬一千人的調查,也就是百分之四十多的人我們都做了調查。調查結果真正因工作而累傷的,情況很少。從一個健康人到身體器官生病或心理上的疾病,是要很長時間的,幾年到幾十年吧。醫(yī)生說,生病是由于對健康的無知或無視,我非常同意。中國的醫(yī)生說,90%疾病的來源是情智病,受到心理健康的影響。心理學家認為心理疾病是源于在兒童時期的生長環(huán)境,尤其是父母的影響。我們四萬一千人做過身心健康的培訓(從壓力到活力),大量的數據證明,長期壓力高和處于亞健康的人,絕大多數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是從心理成熟度,個人生活習慣,人際交往,工作,身體狀況和原生家庭這六個維度來看產生壓力和亞健康的影響??上驳氖牵徽撃銐毫Χ喔?,只要堅持鍛煉兩個月,改善與人交往,培養(yǎng)興趣,壓力明顯調整下來。所以,研發(fā)總結了三個一:堅持一項鍛煉,交一個朋友,培養(yǎng)一個興趣,十分有效。
                                 華為董事長 孫亞芳

《告研發(fā)員工書》

 公司研發(fā)是成功中的要素,不是唯一的要素。公司的成功是各種綜合因素構成的,研發(fā)人員也不是天之驕子,不能要求別的部門對你過度的服務。
  公司研發(fā)人員的收入,支撐在食堂享受較好的膳食是沒問題的,但總有部分員工通過各種渠道在抱怨公司各基地食堂的菜價太高(我們的月平均標準為350元)。且有部分干部也在為民請愿。我們希望改變這種現狀,員工已經是大人了,應該可以自己生活,可以不選擇購買公司的行政服務;為民請命的干部不成熟,可以抽調去幫廚三個月,以去實踐他的建議,直到實現再回到研發(fā)崗位。我們研發(fā)人員不要做葛朗臺式的人物,一個連自己每天的基本生活都不愿花錢保障的人,對別人服務百般挑剔的人,怎么會有人喜歡。由于華為虛幻的光環(huán),社會上有些女孩子盲目的喜歡我們的研發(fā)人員,她們真的了解嗎?試問,與連自己的伙食費都舍不得花的人在一起生活,你會幸福嗎?那種對別人的服務百般挑剔的人,你受得了嗎?不會挑剔你嗎?不把你折磨死才怪呢。
  一個對生活斤斤計較的人,怎么能確保高效工作呢?葛朗臺式的人在公司是沒有發(fā)展前途的。我們正確的做法是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時也要理解為你服務的人,也要生活下去,不是你一人生活好,而不顧及別人。我們的研發(fā)人員要學會感恩,感謝為你服務的人。干部也不要隨便把矛盾轉移出去,學會管理員工的心理預期。你去幫廚的這三個月,暫不降低你工資,做不好再考慮。

輪值CEO 徐直軍

任總批示:
此文寫得何等好?。∠M邪l(fā)及海外代表處的員工學習一下。你們都是成人了,要學會自立、自理。我們是以客戶為中心,怎么行政系統出來一個莫名其妙的員工滿意度,誰發(fā)明的。員工他要不滿意,你怎么辦呢?現在滿意,過兩年標準又提高了,又不滿意了,你又怎么辦?滿意的錢從什么地方來,他的信用卡交給你了嗎。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多辛苦一些,讓客戶滿意,有了以后的合同,就有了錢,我們就能活下去。員工應多貢獻,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我們的一些干部處于幼稚狀態(tài),沒有工作能力,習慣將矛盾轉給公司,這些干部不成熟,應調整他們的崗位。海外伙食委員會不是民 意機構,而是責任機構,要自己負起責任來的,而不是負起指責來。國內后勤部門要依照市場規(guī)律管理,放開價格,管制質量。全體員工不要把后勤服務作為宣泄的地方,確實不舒服要找心理咨詢機構,或者天涯網。


《加滿油的火車頭為什么不跑了?》
——從一個骨干的表現探討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

根據公司的戰(zhàn)略要求“把指揮所建在聽得見炮火的地方”實現業(yè)務前移。某部從08年開始把業(yè)務前移。五年過去了,首批輸送到一線的同事們陸續(xù)回國,新的同事陸續(xù)踏上征途??偛抗歉蓡T工A在08年是尚屬于基層骨干,由于基層主管的持續(xù)外派,給這些骨干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空間。五年職級升了3級,達到18B,管理一支10人左右的團隊。

原定A作為外派梯隊接替從發(fā)達地區(qū)回國的主管。但由于公司外派政策的變化,首次外派不允許直接派往發(fā)達地區(qū),因此,他的外派地點發(fā)生了變化。于是問題出現了:

A以家庭成員健康緣故,不愿外派“次艱苦地區(qū)部”,經主管,管理團隊反復溝通,仍然堅持不去。最后管理團隊經過討論,予以降職降薪處理。轉崗做業(yè)務專家。

該問題的出現讓管理團隊陷入深思:為什么我們重點培養(yǎng)的骨干,識別的火車頭,連續(xù)幾年的加滿油,卻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養(yǎng)兵千日”,卻在“用兵”的關鍵時候卻掉鏈子?

我們在干部選拔和使用上出了什么問題?在價值評價上又陷入了什么誤區(qū)?到底什么樣的干部是我們需要的?是符合公司價值觀也符合部門發(fā)展的要求?

首先,對照干部標準和對干部的要求,從核心價值觀認識上來看,員工A在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堅持長期艱苦奮斗文化并沒有得到其真正的認同。在工作安排上,發(fā)達地區(qū)就可以去,次發(fā)達地區(qū)就有家庭健康問題了,令人匪夷所思。同時,僅考慮個人意愿,不考慮組織和一線業(yè)務對專業(yè)管理干部的急迫需求,更不用說吃苦在先、沖鋒在前了。

其次,這次事件使管理團隊對“干部要看品德、不能唯才是舉”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干部選拔的時候,要進行多維度的考察,績效能力是基礎,但是品德是底線。A在業(yè)務上雖然有其一技之長也取得較好的績效,但是卻忽略了對其是否認同華為核心價值觀的考量。直到出事,才倍感驚訝和反思。也給管理團隊提出了警示,未來在考察干部上是不能僅僅依據其能力和業(yè)績來評價,忽略了對品德的考察。干部就是要身先士卒,吃苦在先,要處處起到表率作用。

第三,在價值評價方面,我們反思之前幾年對他的評價,感覺連續(xù)的高績效評價,連續(xù)的“加滿油”,也讓部門和他本人產生了錯覺,松懈了“思想上艱苦奮斗”的弦;過度的表揚,也導致該員工自信心膨脹,錯誤的認為這一切(連續(xù)的高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都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是理所當然的。連續(xù)的高績效評價是否真的科學和公正?員工在順境中是否應該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免思想麻痹和原地踏步,固步自封?這些都是我們要繼續(xù)進一步思考的。

這個事件從另一個角度給管理團隊也敲響了警鐘,選拔干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光看績效。在組織賦能和期望值管理的時候,強調艱苦奮斗,要求應該先具備在艱苦地方的奮斗經驗,并以此為牽引;有時候讓員工摔一跤也是一件好事,從個人看,吃一塹長一智,個人受到些挫敗、打擊對人生也是一種磨練和提升。

對類似的員工,還是要治病救人,在教育和輔導的同時,讓他深刻認識到組織的價值導向,發(fā)揮自身業(yè)務特長,從專家做起,爭取早日具備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應有的價值觀和素質要求。

當事人說法:
==================
對于這篇文章,我剛看到時說實在的只能用“驚訝”來形容,原來我在HR領導的心目里竟然是一個:“不認同公司核心價值觀”、“品德有問題”、“個人自信心膨脹”、“思想麻痹、固步自封”、“匪夷所思”的員工!來公司六年多,我自認還算兢兢業(yè)業(yè),每年的KPI和重點工作都能完成,幾位直接主管和周邊日常業(yè)務接口部門的同事都對自己還比較認可,很簡單的一個偶發(fā)事情,怎么就將我一下子就否定了?為了家庭,接受部門處罰,溝通時還口口聲聲說:公司還是認可你的,要放下包袱在新崗位上做出新成績。怎么一轉眼就寫一篇文章把我描述成一個如此不堪的人?人??!滿口仁義道德,背后行齷齪之事是長不了的!

各位,我就是這篇文章中的A,有幾點情況澄清一下:

1)我是2013年3月8日到達西歐地區(qū)部(從去年底就開始陸續(xù)接手將要負責部門的工作),當初部門說好是外派過去,組織關系也轉移了,但是到地區(qū)部后由于前部門事前沒有了解清楚公司政策“首次外派不能到發(fā)達地區(qū)”,導致只能按出差處理,對此我沒有任何意見和抱怨,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到上半年結束所負責新部門績效結果從去年的全球第七上升到第四,各項指標都達標(部分指標完成挑戰(zhàn)值)。

2)在2012年11月原部門決定外派我出去時,我老婆已懷孕3個月,由于只有我和老婆兩個人在深圳,因此我在去2013年初將我媽從老家接到深圳,陪伴和照顧老婆。我小孩5月中出生,當時由于剛到地區(qū)部,工作忙碌,都未來得及趕回去。直到小孩滿月時我才回到國內,而且由于公司政策問題,相關的往返機票等費用全是我個人承擔,對此我也未對公司有過任何抱怨。

3)2013年6月下旬我回到西歐,原部門安排我和北非的同事B相互互換,我也接受,并和B開始做前期的工作交接。

4)7月2日,老婆給我電話說寶寶一抱起來就哭,我媽發(fā)現寶寶*有一個黃豆大的腫塊,一家人很是緊張,下午去婦幼保健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是疝氣,有兩種方案:一是用藥物保守治療,但要盡量讓寶寶平躺;二是做手術。雖然醫(yī)生說這是一個很小的手術,但是對于初為人父母以及只有一個多月的小孩來說,是讓人很難接受的。由于我不在家,寶寶由一直哭鬧,老婆漸漸的承受不了這種壓力,情緒逐漸失控,導致出現嘴部和左臉頰肌肉紊亂;同時由于天氣炎熱,我母親眼病重發(fā)(她老人家之前眼睛經常紅腫流淚),到醫(yī)院檢查是淚腺堵塞,要么保守治療每月去醫(yī)院沖洗淚腺,要么做手術(但這有較大風險,由于她年歲大,淚腺已經很薄了)。

5)7月9日,老婆在情緒失控之下給我電話,要我立即回國,要么就離婚。在此情況下,我只能和地區(qū)部、原部門領導溝通,提前回國,并在國內和北非的同事進行工作交接。7月12日我啟程回深圳。

6)7月18日我通過關系聯系了兒童醫(yī)院新生兒外科著名的李教授,并請他做了檢查,他建議通過藥物治療(用疝氣帶+藥物),我們接受了他的治療方案。
為了給寶寶尋找一個好的方案,說實在的那段時間真是操碎了心,咨詢了公司很多有過此類問題的同事,還請人去燒香拜佛(雖然平時我是堅決不信這些),請人去找神婆求圣水治療。

上述情況有婦幼保健醫(yī)院、龍華人民醫(yī)院、深圳兒童醫(yī)院的門診病例,以及公司多位到我家慰問的同事為證。各位同事,請你們捫心自問一下,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你還能一個人安心的到國外去工作嗎??

7)為此我在7月17日給部門的領導正式提出申請:暫時不接受外派,待家庭問題解決(預計到年底),可以接受再次外派。如下是我的書面申請原文:
XXX領導

上午交流后,我進行了慎重思考,中午又和家里進行了電話溝通,基于目前家里的情況,和家人溝通后,我在近期需要在深圳照顧家人,無法赴海外工作。
我明白這次給部門工作造成了較大的被動,我接受部門的處罰,并愿意在新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彌補個人造成的影響。待家庭問題解決后,我也可以接受再次外派。
關于對我的處罰,對于降級、降薪、重新匹配股票等我沒有意見;但對于鎖定2年、取消奮斗者等處罰,我懇請管理團隊再考慮一下,能否取消這兩條處罰?
謝謝!

8)8月中,部門打上半年年度考評,給我是C,理由是:我不服從外派,不符合公司的導向。對此我有異議并向部門做了情況說明:

XXX領導

關于溝通的我上半年績效情況,我認真的想了想,對于績效“C”這個結果,我認為是不合適的。

1、 上半年我主要負責XXXX部的工作,從半年度的KPI、重點工作等結果來看,都是進步非常大的:各項KPI都達到年度目標,全球綜合排名第4,而且XX關鍵指標相關指標同比改進在40%、XXX類指標改進在10%以上。

2、 XXX等重點工作也按照計劃推行,地區(qū)部層和6個代表處都開始例行輸出,各部門也大力配合、IT支撐工具也進入測試推廣階段。

3、 XX等降成本同比節(jié)省近900萬美金

4、 推動計劃的測評和考核監(jiān)控,在各代表處的KPI考核中有3.5分的XXXX的測評

……

當然XXXX部上半年的成績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各部門領導、各環(huán)節(jié)同事,特別是W、L等XXXX部的同事的共同付出的結果。從工作結果來看,我上半年的績效考核結果我認為不應該是“C”的。

對于7月份我因個人家庭原因不能去北非工作一事,我已經給管理團隊說明清楚了:我因為小孩身體問題、老婆的產后抑郁問題、我母親眼睛等的問題,暫時無法離開,待家庭情況有好轉(預計年底左右),我也非常愿意去海外工作。對于部門給出的處罰,我也接受了。如果對于我上半年的績效考核,還要因為這個問題追溯處罰,否定我上半年的工作成績,我認為是不合理的,還請再考慮我的說明和實際情況。

謝謝!

對于我的申請,部門領導溝通后沒有接受,堅持給我C。經過幾天的思考,我最終接受了上半年部門給我的C。

9)8月下旬和北非的同事完成工作交接后,我投入到部門安排的新工作中,在新崗位上我也放下了包袱全身心投入,各項工作也都基本達成年度目標要求,年度考核部門也給了一個B。

總結:
1,不聽領導話說明品德有問題
2,要治病救人,你不僅品德有問題,還有病
3,之前的級別和待遇,在領導看來都是施舍和賞賜,需要感恩戴德
4,轉崗做業(yè)務專家,走技術路線,是一種處罰措施。


《字字珠璣案例集》

猝死案例點評——
公司領導的健康寄語和倡議情真意切、苦口婆心、字字珠璣,傳遞著呵護健康、關愛生命的正能量,讀后您有何感悟呢?
如果您感受到了字里行間所寄予的殷殷關懷之情、領悟了文字之中蘊藏的深刻寓意與內涵,那么,您一定會從內心響應倡議并努力踐行,這將使你受益終身。

也可能您覺得公司領導的寄語與倡議是“杞人憂天”,認為自己年輕體壯,還可以任意揮灑自己的健康,健康是中老年時候關注的事情,死亡還遙遠的很呢!那么,請您看看接下來的幾個案例,4個都不到30歲的鮮活生命,我們親愛的同事就在我們的身邊永遠倒下了,您還會這么想嗎?
案例一:中國區(qū)GTS員工D急性腦溢血死亡案例
【案例描述】:中國區(qū)GTS員工D,男,死亡時年齡29歲。
2010年5月1日早上6點30分開始,D和同事在世博會新聞中心進行通訊保障工作。當晚23點17分許,D發(fā)完值守總結短信后,準備返回住所休息。當他蹲下收拾物品后站起時,突然出現頭暈、站立不穩(wěn)、右半邊臉麻木等癥,并歪倒在地。現場人員趕忙扶起他,他告知在他包里有高血壓藥,現場人員找到藥喂其服用,他開始嘔吐、意識不清?,F場人員緊急撥打120急救電話。23點35分許,120急救車趕到現場進行搶救,發(fā)現他的血壓明顯升高并有中風跡象。23點50分許,他被送入浦東仁濟醫(yī)院。24點經3名專家初步檢查后診斷為“腦溢血”,后經多方搶救無效,員工D于2010年5月3日晚上9點不幸身故。
D很肥胖,體重100多公斤,有高血壓病家族史。2008年體檢發(fā)現血壓高、血脂高,就醫(yī)后給予藥物治療,但D斷斷續(xù)續(xù)服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2010年未參加公司年度體檢。平時很少運動,經常熬夜到凌晨。
D從2010年4月1日開始專職投入電信世博新聞中心互聯網項目,該項目于4月20日基本完成調試。4月27日新聞中心正式啟用,D進行現場保障值守,時間為8:00-23:00,4月28日休息,4月29日D再次現場保障值守,4月30日休息。據同事反映,現場值守時間長,比較辛苦,值守一天后雖然安排休息一天,但D沒有很好地用于休息。
【案例點評】:無疑D是一名優(yōu)秀的員工,對工作認真盡責,但卻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掉以輕心,以致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怎不叫人扼腕嘆息!分析引起和導致其猝死的關鍵因素,可總結為: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產生原發(fā)疾病的根源,為猝死的發(fā)生埋下了“禍根”
D有高血壓的家族史和肥胖,已是引發(fā)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本應比一般人更加注意防范,但D卻未予重視。其不愛運動,不控制體重,經常熬夜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使得“高血壓、高血脂”等原發(fā)疾病在年僅29歲的軀體上提早發(fā)生,而這些原發(fā)疾病正是導致猝死的“禍根”。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了D的命。所以說,健康的身體源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管住嘴、邁開腿、勞逸結合”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不二法寶。
2、健康風險意識淡薄,對身體已存在的“禍根”未加以有效控制
1)不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是發(fā)現疾病和跟蹤疾病發(fā)展情況的有效手段,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體檢發(fā)現的異常為后續(xù)進一步的??茩z查提供了依據和方向。??茩z查后就能夠制定出正規(guī)的控制方案,從而從源頭降低猝死的發(fā)生率。
而員工在2008年參加體檢發(fā)現“高血壓、高血脂”后,2009年、2010年均未再參加公司的體檢。
2)不規(guī)范用藥
高血壓、高血脂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規(guī)范用藥,這樣才能把血壓、血脂控制到理想的水平,從而減輕對心腦血管的損害,降低猝死的發(fā)生率。而員工D卻是斷斷續(xù)續(xù)的不規(guī)范用藥,甚至只在情急之時才想起用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3、持續(xù)增加的負荷,突然的體位改變,引發(fā)了猝死
員工D身體存在過度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高危因素,應特別避免過度勞累。在進行通訊保障現場值守時,由于時間長,比較辛苦,值守一天后雖然安排休息一天,但他沒有很好地用于休息,身體的負荷持續(xù)增加。在蹲下收拾東西后站起時,突然的體位改變,體內血流瞬間異常導致“雪上加霜”,從而引發(fā)了猝死。除了員工D本人以外,他的家人、長期一起工作的同事和直接主管都沒有提前發(fā)現或者意識到D存在重大的健康風險,沒有想到突發(fā)的死亡其實“就在身邊”。如果能在必要時及時勸阻其注意休息,甚至提醒他身體健康異常要引起重視,避免過度勞累、熬夜等,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案例二:西安代表處員工W猝死案例
【案例描述】:西安代表處員工W,男,死亡時年齡29歲。
從2010年7月份開始,W經常出現活動時胸骨后疼痛、胸悶、氣短等癥狀,自我感覺是勞累所致,未就診。后因癥狀加劇,于2010年9月11日到西安高新醫(yī)院就診。經過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心臟超聲及多項化驗檢查,初步診斷為“冠心病、高血脂”,醫(yī)生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以進一步明確診斷,W拒絕了。醫(yī)生給予營養(yǎng)心肌和對癥治療后,癥狀減輕,于2010年9月15日出院。出院時醫(yī)生囑咐注意休息,不要進行劇烈運動。W未予重視。
2010年9月17日早上7點半左右,W在住宅附近公園晨跑時突然暈倒、失去意識,當即被附近的人員發(fā)現并撥打110報警,高新派出所及西安醫(yī)學院人員到達現場,經查看員工已經死亡,死亡原因可能為“心源性猝死”。
員工W不肥胖、沒有煙酒嗜好、沒有高血壓病史。
【案例點評】:回顧文中W的發(fā)病過程,我們感到非常遺憾,員工如果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更好一些,發(fā)現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yī),就醫(yī)過程中規(guī)范診斷和治療,嚴格遵從醫(yī)生的建議,是否就逃過了這一次“劫難”呢?
1、早期重視,不拖延診治
員工7月份就已出現活動時胸骨后疼痛、胸悶、氣短等癥狀,這些癥狀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現,而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這時若盡快就醫(yī),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進而采取得力的防治措施,就能夠早期控制住危險??上?,員工W直至9月份才就診,整整拖延了兩個月,延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
2、中期規(guī)范診療
9月份癥狀加重后就診,被初步診斷為“冠心病、高血脂”,醫(yī)生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冠狀動脈造影是確診冠心病并判斷其嚴重程度的最可靠的檢查,如果做了這個檢查,病情徹底查清楚了,醫(yī)生就能夠依據檢查結果,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和手段,仍可以控制或延緩風險,這無疑又是一次遏止猝死的機會,遺憾的是被員工拒絕了。在僅僅根據心電圖、心臟彩超和臨床經驗等不能準確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的情況下,醫(yī)生只能給予營養(yǎng)心肌和擴張冠狀動脈的治療以緩解癥狀。后續(xù)癥狀雖稍緩解了,但根本的風險依然存在。
3、后期嚴遵醫(yī)囑
員工出院時醫(yī)生特別囑咐注意休息,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劇烈收縮,供血量及輸血量均成倍增加,在冠狀動脈已經發(fā)生病變的情況下,極易誘發(fā)心源性猝死。但員工卻不以為意,出院后就帶著病軀晨跑,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引發(fā)了猝死。
案例三:巴西代表處員工Y心源性猝死案例
【案例描述】:南美南地區(qū)部員工Y,男,死亡時年齡25歲。
巴西當地時間2012年11月7日晚上9點15分左右,員工Y在圣保羅Quintas住宅小區(qū)打籃球時突然暈倒,頭部先著地,后仰面平躺在地,無口吐白沫、無抽搐等。在場人員不敢采取任何救治措施,但一直呼叫醫(yī)療急救電話,并在5分鐘后開始聯系所在小區(qū)的醫(yī)生。小區(qū)醫(yī)生20分鐘左右到達現場,做了簡單的檢查后,判斷Y已經死亡。救護車和警察約在1個小時后才到達現場,再次確認Y已經死亡。11月8日臨晨4點,法醫(yī)到現場勘查,并將遺體運到法醫(yī)鑒定所,后經法醫(yī)解剖鑒定,死因為“突發(fā)心肌梗塞”。
據事后了解,2012年11月3日(周六),他乘坐十幾個小時的大巴去巴西另一個城市見其女友,并于11月4日(周日)乘坐十幾個小時的大巴于11月5日(周一)早上回到圣保羅,然后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去上班了。
Y身形高大,比較肥胖,沒有吸煙的習慣,也很少喝酒,比較喜歡喝碳酸飲料。來公司一年多,經常和同事們一起打籃球,在打籃球過程中拼搶比較激烈。11月7日在打籃球過程中曾出現過身體不適,并沒有引起重視,在場邊休息了一會兒后又繼續(xù)打球。
此前曾發(fā)現血壓偏高,平時并沒有在意。
【案例點評】:25歲,正是生命力旺盛的年紀,有著不錯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酗酒、經常打籃球,如何這么輕易的離開?心肌梗塞也可以發(fā)生在年輕人身上么?
1、肥胖、高血壓是罪魁禍首
肥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研究數據標明,體重指數(BMI)增加10%,冠心病危險性增加38%。高血壓是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血壓越高,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越嚴重,發(fā)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越高。員工肥胖,且有高血壓病史,均未進行有效控制,是引起心肌梗塞的潛在原因。
2、長期飲用碳酸飲料會影響身體代謝,對健康不利。
3、忽視癥狀,忽略預警信號。
事發(fā)當天員工Y打球時曾有過身體不適,但未引起重視,僅休息后又進行劇烈運動,忽略了身體發(fā)出的預警信息,導致惡性事件的發(fā)生。
4、勞累后劇烈運動誘發(fā)心肌梗塞
周末連續(xù)2天,往返各十幾個小時的長途大巴,未進行很好的休息,1天后即進行劇烈運動,是導致心肌梗塞最直接的誘因。如果當時Y能夠更合理的安排行程、注意休息,也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
案例四:杭州代表處員工P急性重癥肝炎并肝衰竭死亡案例
【案例描述】:杭州代表處員工P,男,死亡時年齡27歲。
2012年9月18日,P從杭州代表處開完會回到臺州(工作地)后,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自己以為感冒了,于是服用抗感冒藥白加黑治療。
20日病情加劇,開始發(fā)熱,遂就近到臺州中醫(yī)院就診,醫(yī)生也認為是“感冒”,未做任何化驗檢查,給予靜脈輸液和抗炎治療。
21日開始明顯感覺臉色黃(黃疸)、嗜睡、乏力、食欲不佳,仍未引起重視。
22日、23日周末休息,沒有繼續(xù)治療,病情進一步加重。
24日上午去當地電信上班,工作交流尚能應對,但思維緩慢,與平時不太一樣,并有嗜睡,全身無力等表現。下午2點半以后不知去向,電話無人接聽。晚上9點多返回電信辦公室,客戶和同事發(fā)現其表達不清晰、思維混亂、臉色萎黃,感覺已病得很重。同事遂將其就近送往臺州中醫(yī)院。經過驗血,CT等檢查,發(fā)現肝臟損害很嚴重,醫(yī)生判斷是“重癥肝炎”,表示情況很不樂觀,且該院治療此病不專業(yè),建議轉院。緊急轉至臺州市立醫(yī)院,進行尿,血等檢驗,醫(yī)生初步診斷結果為“重癥肝炎并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示此病死亡概率為80%,該醫(yī)院設備不行,建議轉院。晚上轉至臨海臺州醫(yī)院,經過進一步的化驗、會診后,醫(yī)生認為情況非常嚴重,建議轉浙江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進行救治。
25號上午轉至該院,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經過系統檢查,醫(yī)生明確診斷員工為“重癥肝炎并急性肝功能衰竭”,隨時有生命危險。后經過多方救治無效,于9月28日上午不幸身故,享年27歲。
【案例點評】:回顧員工P的生病治療過程,我們感到非常痛心,也非常惋惜。短短10天,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么隕落了。如果平時多了解一點健康的常識、如果在遭受疾病襲擊后多一點風險意識、如果主管和同事能夠及早關注到……,也許,死亡就會被遏制住。
1、健康風險意識淡薄、缺乏基本常識,當危險來臨卻茫然無知,喪失了早期救治時機
P患“急性重癥肝炎”,這個病的病情發(fā)展很快,發(fā)病后迅速加重,出現多種明顯的肝病表現,如果具有一點基本的健康常識和風險意識,是很容易感知到的。9月18日發(fā)病時,由于癥狀不典型,被P自己和醫(yī)生當成“感冒”,并且按照“感冒”治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病情很快加重,在9月21日,P已經出現明顯的“面色黃(黃疸)、嗜睡、乏力、食欲不佳”等癥,就應該意識到已經不是簡單的感冒了,這時若及時就診,把情況向醫(yī)生講清楚,引起醫(yī)生的重視,盡快進行全面檢查和及時正確的治療,也許,能夠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挽回生命。遺憾的是P僅僅在癥狀不典型時就醫(yī)一次,當時醫(yī)生也未能做出正確診斷。病情加重后P卻沒有再就醫(yī),直到24日晚上出現“思維混亂、表達不清晰、面色萎黃”被同事送往醫(yī)院。整整6天時間,沒有得到任何針對肝病的治療,而急性重癥肝炎的病程通常就是1-2周。缺乏健康風險意識和基本常識,使P喪失了早期救治的黃金時機,被送到醫(yī)院已經“病入膏肓”,醫(yī)院也“回天無力”了。
2、同事、主管未引起足夠的關注,未能及早勸告P及時就醫(yī),風險在大家的忽視下變得不可控制
員工P工作在遠離代表處的臺州,有幾個同事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大家對P的病情也未引起足夠的關注。實際上,到了9月21日,P已經出現明顯的“面色黃(黃疸)、嗜睡、乏力、食欲不佳”等癥時,P自己沒有意識到,身邊的人若細心的話,是應該看得到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如果有人出來勸戒P或陪同P盡快就醫(yī),或者報告給代表處相關主管,引起組織重視,安排P就醫(yī),也許,就能夠挽回P的生命。遺憾的是9月22日、9月23日P獨自在宿舍,9月24日上午,P仍在參與客戶交流。直到晚上,都發(fā)現其表達不清晰、思維混亂、才緊急送往醫(yī)院,但為時已晚了。

作者: 稻草人    時間: 2021-11-18 09:09
加班
作者: Chafferer、瑾    時間: 2021-11-18 11:36
華為的流程!
華為公司流程之多,之復雜,成本之高,是其他公司難以想象的。
如果不相信,歡迎大家可以去華為體驗一把。
推薦崗位:行銷,研發(fā),供應鏈都可以體驗,一定要一線業(yè)務部門哦!
什么IPD,LTC,MTL,一級流程,二級流程,各種流程培訓。。。。保證欲生欲死。
稍不學習,人家冒出來的那一堆英文縮寫就讓你慚愧不已,覺得跟不上形勢。
甚至有些華為員工靠偷公司流程文檔,出去開咨詢公司。
如果沒偷,全靠自己記下來,這種人憑記憶力和毅力也該賺這錢。
華為每年花在流程上的錢是個天文數字。
光是員工工資,流程IT部正式員工估計2000人(經內部員工提示),按人均薪酬成本38萬計算(相當保守,因為還算了5險一金),就有接近8億,加上外包員工,薪酬成本每年固定開銷15億。
給IBM,埃森哲這類咨詢公司的錢,也是很高的。
增加的各類研發(fā)成本,IT運維成本(這堆系統跑起來是很復雜的)也很高,光電費就不得了。
華為每年花在流程上有多少錢呢?我是不清楚的,不過一次任正非和流程IT部座談的時候,任老板透露每年花在流程上的錢遠超過100億,我相信這個數字只多不少。
某輪值CEO座談說過這句話:
“華為公司業(yè)務真的就這么復雜?外面的東西就不能移植過來?”
我偶爾問這個問題,不過我流程IT部前同事總是笑而不語。
作者: 蓉蓉    時間: 2021-11-18 13:17
給某某大客戶展示,期間客戶提了個新需求,結果第二天就做好了。。。一起來競標的oracle的售前工程師看的下巴都要掉出來了
某超級大客戶,bat中的某家跟了這個項目兩年半,華為最后三個月半路殺入,三個月從無到有(期間還認識公司很多臥虎藏龍的高手,linux committer之類)....
結束后,心里感嘆,“常年吹自己架構的A公司,不過爾爾嘛”
作者: A阿9364    時間: 2021-11-18 13:44
華為手機的指關節(jié)截屏~

(, 下載次數: 21)
這個圖片就是我用指關節(jié)截屏的。
指關節(jié)雙擊屏幕可以截全屏,指關節(jié)單擊可以劃范圍截屏??雌饋硎呛艿疤鄣男?chuàng)新,不過實際用戶體驗還算不錯,我一直很喜歡用。
而且,至今為止我也沒有搞明白這功能是怎么實現的……真的只有用指關節(jié)才可以,指尖指甲敲擊都不行……
作者: 胖胖2    時間: 2021-11-18 13:55
華為的黑科技是:某天晚上7點,小組所有人(PL不在)一起去re代碼,過了一個小時,PL打來電話:“你們人都去哪兒了?怎么工位一個人都沒有?”我在想如果告訴他大家都回家了,他會不會哭。
沒錯,在華為,沒有人加班是“不正?!钡模?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心雨15    時間: 2021-11-18 15:02
更新:
什么情況,去年的答案居然這兩天多出來兩百多贊,嚇尿本屌絲了。。。。
話說其他答案里還有評論里給華為洗地的夠了!什么所謂的華為發(fā)錢多?那只是所謂的加滿油的火車頭罷了,到時候叫你去死的時候你就得上不然就等著C?。ㄒ娀疖囶^傳)
評論里還說3-5年買房,我只能呵呵,除了去海外混3-5年或者進了好部門的幸運兒,運氣背(有本身你去大業(yè)軟試試,去科學家試試?)特碼混十年也買不起(靠家里買另當別論)
另外得A的永遠只有那么5%的人,等于是讓那5%的人拿了其他95%的人本應得的錢,然后冠以所謂加滿油哦。。。。
我再增加兩條神文:
(任總有氣魄:18年才回一次家,帶著美金見王寶釵,感情也能搞好)
http://m.newsmth.net/article/ITExpress/1534655
心聲著名的華為長恨歌:
刪前轉貼:華為長恨歌

華為四大名著及長恨歌

--------------------------------------------------------------------------------------------------------------------
要論第一黑科技,當屬菊廠四大名著不可,全球獨此一家。
HW領導神邏輯之四大名著:
《火車頭傳》:讓你去死你就得去死;
出處:
加滿油的火車頭為毛不跑了(4#真相帝泣訴 23#干死HR 40#看在錢份上 50#無產假就辭職)
《告研發(fā)員工書》:你不死就搞到你死;
《原生家庭論》:死了活該,不怪公司;
詳見:
進華為前先學習一下《告研發(fā)員工書》和《原生家庭論》
《字字珠璣案例集》:早聽我的你怎么會死啊。
這有個匯總貼:
華為四大名著――火車頭傳,告研發(fā)書,原生家庭論,字字珠璣案例集
作者: 豬寶寶    時間: 2021-11-18 16:29
今天來說下華為手機軟件方面上的黑科技吧。
這幾年華為EMUI一直在默默的發(fā)力。2019年P30系列發(fā)布會,先后發(fā)布了方舟編譯器,同時也開了方舟編譯器媒體會。
這讓我想起來2018年華為第一次為EMUI單獨開發(fā)布會??磥硪院箨P于華為手機軟件上的黑科技會越來也多。
好了,上干貨。
一、超級夜景持續(xù)升級:一個螢火蟲的光就可以拍好夜景



(, 下載次數: 21)

超級夜景:一個螢火蟲的光就可以拍好夜景

二、智慧視覺,說話就可以知道熱量


(, 下載次數: 21)

智慧視覺之掃卡路里

三、無線反向充電,支持快充


(, 下載次數: 21)

無線反向充電

2019年5月二更(補充了方舟編譯器、TOF)。
四、方舟編譯器

1、方舟編譯器提升性能的原理?
人與機器溝通,需要編譯器來進行語言翻譯,但在安卓的世界里,編譯器繞不過VM(虛擬機),高級語言轉換成機器能懂的語言,就需要虛擬機中的解釋器和編譯器進行翻譯工作。你可以想象,人與人溝通需要通過翻譯來進行的那種卡頓敢。。應用方舟編譯器后,無需再經過 VM 的編譯,流暢得就像兩個人都會熟練使用對方的語言。方舟編譯器作為全新的系統及應用的編譯和運行機制,從 DNA 層面對安卓進行了改造,打破了性能和功耗的的蹺蹺板,解決了安卓應用變解釋邊運行的低效問題,讓手機能直接聽懂“高級語言”,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安卓陣營最大的根本性革新。

2、老機型能否適配方舟編譯器?
除P30系列外,更多老機型在升級至#EMUI# 9.1后將陸續(xù)支持方舟編譯器。

3、開發(fā)者的應用是涉及多語言,還能否編譯?
當前TOP應用95%以上都涉及多語言,所以方舟編譯器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方舟編譯器也是是業(yè)界首個多語言聯合優(yōu)化編譯器,編譯問題不會存在。簡單來說,發(fā)動機不挑柴油或汽油!

4、方舟編譯器是否兼容其他安卓系統?
方舟編譯器不僅對所有安卓系統全部兼容,甚至實現了跨平臺支持,不管是ARM架構還是x86架構,不管是手機還是其他通訊設備,都可以使用。
五、ToF技術除了應用于拍照、AR測量,還應用于AR體感游戲


(, 下載次數: 20)
ToF技術除了應用于拍照、AR測量,還應用于AR體感游戲,它通過ToF相機捕捉用戶的動作,在游戲中進行交互。

隨著ToF實用化,未來可以通過ToF深感鏡頭深度測量、掃描建模、骨骼識別、運動捕捉等等,越來越多好玩有趣的功能將會出現。

在5G時代,ToF可以將現實世界物體、人像、空間虛擬化,實現更好的AR,VR應用場景,讓手機成為更有魔力的5G終端。



干貨繼續(xù)等待中,希望華為手機軟件和系統不要讓我們失望。
作者: 雪晴    時間: 2021-11-18 17:09
行軍床。抖機靈的回答,其實代表著一種文化和一種精神。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的主頁

作者: 壹身傲氣    時間: 2021-11-18 19:36
全球最強的定制開發(fā)能力。
華為產品線幾乎是最長的,從終端到固網。
他們的產品往往不一定是業(yè)界第一,大部分產品技術角度上看也是屬于跟隨型,離創(chuàng)新型轉型還有好大條路。
但是人家就是能在超短的時間做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滿足需求而且還便宜。
ICT行業(yè)和互聯網行業(yè)不同在于,在技術更新換代的今天能做到緊密跟隨,就夠了,不像互聯網產品早出來三個月就能決定市場走向。
什么叫定制開發(fā)能力?客戶要什么就能做什么。
當然這需要密集勞動力實現,員工的付出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就是有這么一幫追求不同但又自愿犧牲的員工,也不得不佩服他們。
作者: 阿嬌    時間: 2021-11-18 20:18
據說華為的文檔打開時會有操作者的暗水印,如果截圖或者照相后流出后,可以追查到這個人。當年的故事就是一個市場人員把筆記本帶回家拍照,被公司抓到了,寫成了案例貼在每個廁所間里。
作者: 我沒鬧夠i    時間: 2021-11-18 22:31
老子就是不匿…
華為最大的黑科技就是舍得分錢!
旁邊一終端非盈利部門的骨干,本科應屆4年,2015年全年稅前收入有x0多萬
旁邊一基層領導,2014年年終獎x0萬
旁邊一海外基層骨干,2014年年終獎x0萬
旁邊…我說不下去了…我沒編,真的…
再補刀一個…
去年在食堂吃飯聽到的,某高層領導說:XX那里的別墅晚買了一年,少賺了1個億…
--------------------補充六20160917-----------------------
突然突破500贊,不知道哪個大v賞臉分享了,謝謝。
總有人嘲諷我說我吹牛,只挑好的說之類的。
但是這社會28法則是一直存在的。
我只能說華為是相對比較公平的了。
關于吹牛,只能說華為的分配方案和分配比例和互聯網公司不一樣而已,這點我自己也很糾結過,放棄不下那個大餅,卻又想穩(wěn)定點。
就我所知,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是固定薪酬的,年終獎的月薪數是固定的,或者說大抵是可以預知的。
“以下討論都局限在普通正常產品,爆款不談。比如微信”
比如阿里就是12+1+0~6,大部分人后面能拿到3,也就是一年除了月薪外有4個月左右的獎金收入。
華為……呵呵……好一把雙刃劍!
前面提到過工資獎金股票比例,考慮到現在股票很少配了,就聊聊工資獎金比例吧。
華為是12+1+0~50!
看明白了么?50!
如果你說只看研發(fā),好吧,砍一下20是有可能的。50是市場的~
就算是20,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你一年能拿33個月的月薪!
按15k算這也有接近50萬了,還不包括股票分紅和其他亂七八糟的獎金……
但是容易么?大抵只有5%的人能拿到吧,也就是傳說中績效考評A的……
大部分人是B或者B+,這就低了很多了~
不過給個數據,b+,前30%的人,有真實數據是一年拿了25個月錢,也就是12個月年終獎。
這就是華為的第二個黑科技,火車頭文化,讓人拼命奮斗去拿A……
什么?你想安分,不想奮斗去沖擊A?
對不起,相對考評,保不住哪天挨一個C,一分年終獎都沒有,呵呵噠……
--------------------補充五-----------------------
2016年,hr又幺蛾子了一把~
背景不清楚,反正就是分錢……
這次叫特別效益獎了,不按績效劃分,看上去人人平等的。
理由是2015年盈利好。
方式是發(fā)一個獎金,數額是你2015年的總收入乘以一個系數百分比,具體是多少沒公布。
股票分紅,補助應該是沒算在內的。只算了年終獎和基本工資。
大部分人反應最終系數是的8%-12%的范圍。
也就是假如基本工資是12000,年終獎是90000那么按照系數10%算,一次性多發(fā)你23400,合并年終獎發(fā)放。
--------------------補充四-----------------------
扔個圖,橫坐標是年份

(, 下載次數: 21)
--------------------補充三-----------------------
剛收到的消息,華為又要全員發(fā)錢了…
關鍵是,這理由又是個前無古人的理由:
  因為公司節(jié)約成本今年做得好,一人分$1000的錢$_$

--------------------補充二-----------------------
有不少評論說,我待的華為感覺跟你不是一個。特此對分錢細節(jié)情況做一些澄清:
1.在不考慮海外收入情況,由于年終獎是第二年的5月-6月發(fā),同時沒有股票分紅,新人進來前兩年是最難熬的,那個收入很酸爽,也幾乎遇不到加薪。
2.華為內部有個口號是三年一小坎,五年一大坎,這其實指的收入。
三年一小坎指的是第二年年底大部分人可以配股了,第三年可以有分紅收入了,并且這個年份大部分人都升了一級了(應屆)。整體收入會大幅增加一次。
五年一大坎不是很清楚,本人還沒有經歷…
3.以上兩點只針對績效在前30%的員工,甚至在冬天年份只針對前20%.
4.有人說產品線績效決定收入,的確是這樣,但是核心問題還是級別,你一個萬年14級的,又是弱產品線,老想和牛逼產品線15級的比收入,可能么…就算牛逼產品線的14也可能比你多吧…
--------------------補充一-----------------------
華為的收入結構有人感興趣…
華為的收入結構如下:
工資+年終獎+股票(tup)分紅+其他(個人)+其他(團體)
工資:和級別強掛鉤,剛性,但是有可能倒掛,由于級別之間的工資區(qū)間有重合。目前校招剛入職的批發(fā)價應該是10-11k吧,工作幾年的骨干到15-16k就很牛逼了
年終獎:和級別、考評、所在部門效益強掛鉤,彈性,前期收入的主要部分,有時甚至超過一年工資。由于實施了分灶吃飯,各個產品線的獎金相差很大,另外,傳統的N個月獎金的說法現在已經不怎么靠譜了,因為最近兩年工資調節(jié)很猛。第一年非完整年獎金極少,第二年開始就high了。一般正常人待個5-6年的,績效前50%的,平均數能有8-12萬,視級別而定。偶爾某些產品線爆紅一下,整體平均數至少乘以120%吧。
以上兩個都會參與乘系數,比如二線城市就比一線城市系數低,好像是0.8吧。還有崗位系數(這個沒100%驗證),據說市場乘以1.2,行政后勤是0.8,研發(fā)是1。
股票分紅,這個是華為的大殺器,屬于長期激勵,待的時間越久,占的比例越高,詳細內容我不鋪開講了,有興趣的自己搜索華為虛擬股。這個是和級別績效半掛鉤,半剛性的,大概就是級別定了你最大配股數,績效決定你今年配股與否,剩下就是準備好資金,以后每年享受分紅就行了。另外公司最近開始推行tup了,簡單來說就是你不需要投入資金,但是只享受五年的分紅,過期了就收回,感興趣的請自行搜索華為tup。這一塊占多少呢?我這里給2個數字:
一個17級的不到十年的老員工說過一句話,去年分紅稅前也就xx個iphone吧。
另外知道基層的飽和值能到6萬股左右,按照2014分紅數據,稅前接近12萬。
------------------------前方高能提示----------
其他(個人):這個比較雜,是指個人可能得到的白色收入。
1.海外補助金,主要分為三類,
常駐的離家補助,和級別掛鉤,但是相差不多,基層稅前12000/月左右,高層也就20000不到。每月發(fā),日結(就是你在海外考勤一天就拿一天錢,回國出差或者探親就沒了)。這個必須是個人組織關系在海外本地的,即外派常駐的才有。
艱苦補助,和地區(qū)掛鉤,還是日結,不過出差常駐的都有,低的是0,比如歐美。高的…西非,100刀一天,印度是30刀。
戰(zhàn)爭補助,必須要是戰(zhàn)爭發(fā)生階段才發(fā),100刀每天吧。
2.月末周六加班費
平時加班沒有加班費(絕大部分部門),每個月的月末周六是例行加班,本來是用來給你調休的,因為華為沒有年假,請事假會影響績效和年終獎。不過如果你沒用,結余的錢是可以還錢的,1天=兩天工資。全年如果一天不休息,相當于多一個月了薪水。
3.個人獎
這個比較少,大部分個人獎是榮譽的,獎金很少。比如個人金牌獎金也就2-3千,安全獎我拿過600(然后請客花了680…)
4.專利獎
我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如果有人命中了殺手專利,一年的分錢能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
普通申請專利獎金很少,也就一個專利2000,而且一般是小團隊多個人分錢。但是也有牛人,一年寫了幾百個專利…
5.N+1
就是離職補償,華為是良心企業(yè),自己主動離職也是有N+1
---------------前方高能第二波預警--------
其他(團隊)…這個是因為各種原因公司大規(guī)模發(fā)錢或者給團隊發(fā)錢…我只列舉一些我知道的…
1.年中獎
歷史中出現過兩次,就是效益非常好的時候,再發(fā)一次獎金。比如今年的神終端…有人發(fā)的錢和去年全年年終獎差不多…
2.特別績效獎
2014年給b+和a的人額外發(fā)的錢,覆蓋率不到50%,被噴死了,hr明確表示,這是一個決策問題,以后肯定不會再有了。
3.反腐基金
這個屌爆了,也是前無古人,估今年還會發(fā)…去年一人發(fā)了2500,理由是公司內部反腐收繳回來的錢,給大家分了吧…老板威武!
4.項目獎
大部分項目獎金是部門統一管理的,分不到個人的…但是也有情況會分到個人,舉幾個例子,終端mate7的設計團隊,首席架構師發(fā)了x十萬,產品經理發(fā)了x百萬…發(fā)文了的,屌爆了!
差不多就這些了…
綜上所述,華為舍得分錢的確是極品黑武器,哈哈
ps.我不是hr,請不要問我如何進華為,我只是一個研dan發(fā)shen狗,汪汪汪!
ps.刪除了一些涉及個人的數據,這下不涉密了嘛
作者: 她可能    時間: 2021-11-19 00:31
好吧,借著今天的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說明我今年8月已經從華為離職,不是因為工作強度太大(其實還好,有的研發(fā)辛苦點,相比而言,我們基本能朝九晚五,我也是研發(fā))而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離職的時候,華為有個老專家(這個估計要華為人才理解老專家的意思了,不理解的可以想象成心理醫(yī)生,他們都是退休的曾經為國家科研做出過很大貢獻的那種,被老板請來給員工做類似心理培訓)問我對華為有什么抱怨,我說出了心里話,我說我不喜歡公司對應屆生的隨機分配崗位,我想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除此之外我感恩公司。給我的機會和成長。老專家和藹的笑了。說華為公司是要靠制度取勝,不是靠人才。任何一個崗位任何背景的人培養(yǎng)三個月都要能上崗。關于這一點華為真正做到了。除了那些高端崗位,必須行業(yè)高端人才。
第二個事

(, 下載次數: 13)
手機截圖,不知能不能看清。今天的發(fā)文,華為前同事轉出來的。
去年我在的時候也是9月份,每個員工分了2500的反腐收入。
這就是華為取勝的兩大關鍵法寶吧,除了華為,哪家公司還能做到?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