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為什么有人寧愿花更多的資金去買華為,也不愿意買一些性價 ... [打印本頁]

作者: 搬磚他大哥    時間: 2021-12-8 21:03
標題: 為什么有人寧愿花更多的資金去買華為,也不愿意買一些性價 ...
因為很多人追求的并不是性價比,而且按照性價比去選購手機其實是一種低級的行為!性價比只是廠商發(fā)家的手段,而絕不可能是廠商開拓發(fā)展的辦法。
舉個例子:小米以前不就是以性價比為主打特色嗎?現(xiàn)在不一樣想賣高端手機了?也正在做高端機?
為什么所有的廠商都想賣高端呢?
肯定是因為賺錢??!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公司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去經營的!
這一點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
其實現(xiàn)在很多人買華為也好,買蘋果也好,看中的是什么?
是這個品牌的知名度、服務、技術、設計等等,而不是所謂的性價比,性價比的缺點其實很明顯——可替代性!
也就是說,你只不過是掌握整和了供應鏈的東西,而并不是你自己擁有的東西,現(xiàn)在這么多品牌都有性價比機型,小米還是性價比最高的那個嗎?
我想不一定了吧!其他品牌也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那么為什么小米還可以繼續(xù)賣下去呢?
一方面是粉絲的品牌信任,另一方面是小米也有一些自己的東西,比如正在研發(fā)的芯片。
一款產品、一家廠商想要在這個市場生存下去,就一定需要有不可替代性,要不然你的淘汰那不是遲早的事嗎?
有點跑題了,那么我覺得我們可以深入討論一下,為什么現(xiàn)在華為被制裁的情況下,大家還愿意在原基礎上出更多的錢去購買呢?
我覺得這是因為現(xiàn)在的華為擁有這個世界上很多用錢買不來的東西,例如:絕版的麒麟9000芯片、年輕的鴻蒙系統(tǒng)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
很多人肯定又想說我收了華為的錢才說的這些話,但你們想想,就我這種人都需要收買,那么華為就真的是無可救藥了!
我自己正在使用的就是榮耀30Pro,已經更新了鴻蒙系統(tǒng),如果不卡,未來可能考慮一直使用或當備用機,期待華為的浴火重生!

(, 下載次數(shù): 26)
其實我們更需要思考的是另一個問題:為什么華為倒后是蘋果吃“飽”了?
今年國產旗艦機的銷量是不太理想的,伴隨著iPhone對iPhone 13的下限不斷地降低,我想留給國產旗艦機的時間不多了,如果明年iPhone 14再一次降低起售價怎么辦?
我們與iPhone的差距在哪里?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只不過是不愿意承認而已,體驗與性價比你只能選一個,別忘了體驗也是需要付錢的!
其實旗艦機5000—6000元的配置你在2000—3000元就能買到,但體驗是一樣的嗎?
當你使用過好手機就知道什么是好,我想有過類似體驗的朋友都清楚,配置一樣,不代表體驗一樣。這里的體驗代表了很多: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攝影攝像的算法優(yōu)化、售后服務、權益保障、外觀的設計。
仔細看看,說不定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謂的性價比機型也是在很多方面存在浪費的:
如果你不玩游戲,而去購買個游戲手機,那么你是想鍛煉自己的手臂嗎?
如果你眼睛不太好,而去購買個屏幕稍差的性價比手機,那么你是想要眼睛更差嗎?
如果你想體驗旗艦機的與眾不同,而去購買個二手性價比高的手機,那么你是想兩年以后更換嗎?
....
當然,我支持你的選擇,但我希望你別被所謂的性價比欺騙了,畢竟我還是希望你更好的!
最后我是 @銅鑼燒 ,期待與你相識!

-----------------------------
作者: 秦思偉    時間: 2021-12-8 23:05
因為很多人追求的并不是性價比,而且按照性價比去選購手機其實是一種低級的行為!性價比只是廠商發(fā)家的手段,而絕不可能是廠商開拓發(fā)展的辦法。
舉個例子:小米以前不就是以性價比為主打特色嗎?現(xiàn)在不一樣想賣高端手機了?也正在做高端機?
為什么所有的廠商都想賣高端呢?
肯定是因為賺錢??!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公司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去經營的!
這一點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
其實現(xiàn)在很多人買華為也好,買蘋果也好,看中的是什么?
是這個品牌的知名度、服務、技術、設計等等,而不是所謂的性價比,性價比的缺點其實很明顯——可替代性!
也就是說,你只不過是掌握整和了供應鏈的東西,而并不是你自己擁有的東西,現(xiàn)在這么多品牌都有性價比機型,小米還是性價比最高的那個嗎?
我想不一定了吧!其他品牌也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那么為什么小米還可以繼續(xù)賣下去呢?
一方面是粉絲的品牌信任,另一方面是小米也有一些自己的東西,比如正在研發(fā)的芯片。
一款產品、一家廠商想要在這個市場生存下去,就一定需要有不可替代性,要不然你的淘汰那不是遲早的事嗎?
有點跑題了,那么我覺得我們可以深入討論一下,為什么現(xiàn)在華為被制裁的情況下,大家還愿意在原基礎上出更多的錢去購買呢?
我覺得這是因為現(xiàn)在的華為擁有這個世界上很多用錢買不來的東西,例如:絕版的麒麟9000芯片、年輕的鴻蒙系統(tǒng)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
很多人肯定又想說我收了華為的錢才說的這些話,但你們想想,就我這種人都需要收買,那么華為就真的是無可救藥了!
我自己正在使用的就是榮耀30Pro,已經更新了鴻蒙系統(tǒng),如果不卡,未來可能考慮一直使用或當備用機,期待華為的浴火重生!

(, 下載次數(shù): 23)
其實我們更需要思考的是另一個問題:為什么華為倒后是蘋果吃“飽”了?
今年國產旗艦機的銷量是不太理想的,伴隨著iPhone對iPhone 13的下限不斷地降低,我想留給國產旗艦機的時間不多了,如果明年iPhone 14再一次降低起售價怎么辦?
我們與iPhone的差距在哪里?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只不過是不愿意承認而已,體驗與性價比你只能選一個,別忘了體驗也是需要付錢的!
其實旗艦機5000—6000元的配置你在2000—3000元就能買到,但體驗是一樣的嗎?
當你使用過好手機就知道什么是好,我想有過類似體驗的朋友都清楚,配置一樣,不代表體驗一樣。這里的體驗代表了很多: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攝影攝像的算法優(yōu)化、售后服務、權益保障、外觀的設計。
仔細看看,說不定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謂的性價比機型也是在很多方面存在浪費的:
如果你不玩游戲,而去購買個游戲手機,那么你是想鍛煉自己的手臂嗎?
如果你眼睛不太好,而去購買個屏幕稍差的性價比手機,那么你是想要眼睛更差嗎?
如果你想體驗旗艦機的與眾不同,而去購買個二手性價比高的手機,那么你是想兩年以后更換嗎?
....
當然,我支持你的選擇,但我希望你別被所謂的性價比欺騙了,畢竟我還是希望你更好的!
最后我是 @銅鑼燒 ,期待與你相識!
作者: 春暖花會開    時間: 2021-12-9 01:48
很多人買華為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理由,
有些人對時間看得比較緊,沒時間去折騰,
沒時間去列個參數(shù)去做個詳細的對比,看看哪款手機賣多少錢,有沒有X軸馬達之類的,也不想花時間折騰在解決各類bug上,
因為這些是要付出時間成本,而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時間比較值錢,
之所以會選擇華為,是因為
一個國內份額一度接近50%的品牌,一個天天被大洋彼岸藍星最強國掛在嘴邊的品牌,一個國內唯一一個站穩(wěn)高端的品牌,
再怎么滴,也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他們選擇了華為。
好用,下一臺還買它,不好用,用腳投票,下一臺果斷放棄它。
也許理由就是這么簡單而已。
我覺得倒是一些自認為性價比比華為高,但是銷量又比不過華為的品牌該思考一下:
如果一臺手機,性價比又高又好用,你覺得大家為什么不買呢?
作者: 啊啦啦    時間: 2021-12-9 03:17
因為有很多東西是不能用數(shù)據(jù)量化的

比如手感,做工,質感
比如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沒有bug,沒有頻繁的掉幀
這些軟實力,都是需要很多成本的
也是很難直觀的用ppt展現(xiàn)出來的

非得你親自使用,體驗過后才會知道。
就絕大多數(shù)情況而言,性價比手機自然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閹割,畢竟沒有人做慈善,賠錢賣手機

貴的手機則有它貴的道理,畢竟有錢人真不傻。

當然還有一種扎心的情況,那就是對品牌的區(qū)別。

我不代表全世界,我只說自己身邊認識的朋友,買蘋果華為的,邏輯很簡單:我又不差這點錢,為什么不買個牌子響亮的蘋果/華為,難道去買xx?
僅此而已。


(, 下載次數(shù): 22)
雖然我不用華為手機了現(xiàn)在,但GT 2pro真的永遠滴神
作者: 歸去兮    時間: 2021-12-9 05:47
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性價比”的意思,如果不能統(tǒng)一性價比的意思,那這個問題就沒法統(tǒng)一討論。
性價比是什么?
性價比是商品的性能值與價格值比,是反映物品的可買程度的一種量化的計量方式。性價比全稱是性能價格比,是一個性能與價格之間的比例關系,具體公式:性價比=性能/價格。
智能手機的性能包括什么?

第一:通訊性能。

手機歸根結底是一部通訊設備,信號才是他的立身之本。一部隨時隨地可以接打電話流暢上網(wǎng)和另一部是不是就斷流沒信號的手機放一起,那個性能更好?
因為華為是通訊基站起家,在全國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區(qū)都在使用華為的基站,他有幾乎所有場景的基站解決方案,對所有極端和個例場景都有著很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手機天線的設計有這極大的促進作用。
其他廠家不是沒有能力解決這些信號問題,他們是根本沒遇到過。
當然,也有的廠家是因為其他的設計而放棄了信號穩(wěn)定這一特性。
所以如果通訊是一個用戶最關注的性能,那么華為絕對是第一。
第二:處理器性能。

現(xiàn)在的手機處理器一般包含CPU,GPU,NPU等多個部分,不同部分對應的功能特性是不同的。
從點亮手機屏幕那刻起,CPU就開始運行,你點擊滑動屏幕,打開APP、拍照、聽歌看視頻、打電話發(fā)短信各種操作都是依靠CPU來完成的。CPU也有單核性能和多核性能的區(qū)分,用大型單一APP比較多,那么單核性能強大CPU更合適。如果平時使用的APP比較多,經常來回切換的話,多核性能就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了。
當CPU的壓力過大,或是手機在做一些需要渲染復雜畫面,處理3D數(shù)據(jù)的時候,GPU才會開始介入。另外我們手機上UI,過渡特效等都是靠GPU的渲染,但其實這些CPU又都可以做,GPU更多的是起到輔助的作用。
NPU比較擅長處理視頻、圖像類的媒體數(shù)據(jù)。
也就是說,CPU主要負責軟件(APP)的運行,GPU主要負責圖像處理(動畫渲染),NPU主要負責媒體信息(音視頻流媒體)的處理。
如果你喜歡玩巨型游戲比較多,那么GPU性能一定要強。如果你平時用APP比較多,游戲不怎么玩,那么CPU的性能就成了必備選項。如果平時看視頻或剪視頻比較多,NPU性能也會是影響因素之一。
第三:功耗

了解CPU性能的都很清楚,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性能越高,功耗就會越高。想獲得高性能最簡單的方法是提升功耗。
但是手機因為空間,散熱和電池的原因,必須把功耗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不然手機就可以當暖手寶用了,同時續(xù)航也會是大問題。
華為的CPU由于目標定在了商務用戶,所以續(xù)航一直都是華為手機考慮的重中之重。既然要考慮續(xù)航,那么功耗就要有一定的限制,性能也會隨之有一定的下降。
驍龍卻一直是把性能放在首要位置的,也因為這樣,驍龍芯時不時的就變火龍芯。華為Mate 7能買入高端手機行列,火龍810功不可沒。
以上,只是一款手機所有性能的一小部分。其中CPU性能和通訊性能華為都是頂尖的。

現(xiàn)在罵華為都不罵性能差了,而是罵屏幕不好,沒5G。

所以為什么寧愿花更多的資金去買華為?
因為華為手機信號好、好看、好用、穩(wěn)定、性能高、售后好、拍照好、續(xù)航夠長。

能集齊這些優(yōu)點的手機,怎么可能便宜?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53033037117837312">
作者: 路玲    時間: 2021-12-9 06:20
其實現(xiàn)在挺糾結的,喜歡華為的多屏協(xié)同還有超級終端,簡單說就是希望用的鴻蒙系統(tǒng)吧,因為工作需要方便。還有希望有高頻pwm調光,這樣用OLED屏感覺更舒服一些。
當然產品質量、系統(tǒng)穩(wěn)定還有售后服務,這是硬關口,做得不好絕對不考慮的。
這么一想吧,最好還是華為,然后再一看新機又只有4G,又有點糾結。
而且談性價比吧,的確從硬件配置和價格來看,有點不劃算。但如何硬要選擇的話可能還會選華為。
當然,如果不是特別在意華為的生態(tài),也可以選擇榮耀,現(xiàn)在榮耀50、榮耀60、還有MAGIC系列感覺都還可以啦,雖然性價比不算很高,但相比華為,除了沒有鴻蒙系統(tǒng),其它方面也還差不多,值得選擇啊,而且榮耀的生態(tài)做的也不錯啦,筆記本、平板、手環(huán)、手表、電視之類的。
至于說性價比,大前提定了,在里邊盡量找性價比比較高的吧,比如如果不是很喜歡折騰手機,個人覺得榮耀X20,或者是快要發(fā)布的榮耀X30可以看看,思路是這樣的,就說榮耀X20吧,天璣900芯片日常夠用,主攝是6400萬像素1/1.73英寸傳感器,日常拍照還可以,66瓦快充,4300毫安電池,日常續(xù)航夠用,快充夠快。如果不是想往高端上走,太在乎體驗的一些細節(jié),日常使用是還不錯的啦。相對實惠又品質、系統(tǒng)、售后都挺好嘛。
對了,這款手機是LCD屏的,側邊指紋的,無所謂啦,日常使用嘛,色彩沒那么艷麗,但也避免一些OLED屏的問題,當然他們家OLED屏的高頻PWM調光很好。
如果想多用年把,建議買256G版本的,一般到最后卡往往是存儲空間不夠造成的。
如果覺得這個還差點意思,那等幾天X30就來了,可以再等等。
榮耀獨立也有一段時間了,前期是搶時間,要先把線下渠道搞好,相信后邊會有越來越多高性價比手機的。
至于其它幾家,有些是考慮生態(tài)問題,有些是考慮系統(tǒng)和產品品質問題,個人不大愿意考慮。唉,其實還是懷念之前的榮耀X系列,還有V系列降價交朋友的日子,真爽。
最后,還是希望華為盡快王者歸來吧,這需要國產芯片這一大條產業(yè)鏈的進步,雖然難,但一定會兒,放心,以中國為首的東亞產業(yè)鏈是世界最完整最龐大的,完整且龐大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你看我們追趕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和我們產業(yè)鏈競爭的國家多年停步不前的甚至掉頭向下,比如巴西、墨西哥,效率比不過嘛,掉陷阱里去了。
討論啥中等收入陷阱,我們就是那個陷阱,自己怎么會掉進去呢?
東亞的這個產業(yè)鏈誰都整不走,中國的核心地位也誰都整不走,美洲放不下,歐洲也不行,我們基于此的產業(yè)升級沒有不成功的道理,只是需要時間。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52801014449975297">
作者: 鄧瑋    時間: 2021-12-9 06:58
我不是紙面性價比的目標客戶,更沒有極客和發(fā)燒精神,所以我的性價比看的不是紙面數(shù)據(jù)。
日常不玩游戲,應用較多但沒啥太吃性能的。之前玩王者、吃雞這些,我覺得基本現(xiàn)在主流手機跑這倆都問題不大了吧?2000多的機型,這倆就能流暢跑了吧?所以于我而言,紙面上的那些數(shù)據(jù)于我而言是性能過剩的,我更關心的是這些性能能不能穩(wěn)定發(fā)揮,流暢運行,畢竟我基本用不滿這些性能。紙面性價比再高,發(fā)揮不出來,談何體驗?
小米為發(fā)燒而生,性能于我而言過剩,跑不滿性能也燒不起來,所以我壓根就不是目標用戶,沒啥極客精神。
紙面數(shù)據(jù)的性價比,重要但不完全重要。
我的性價比是穩(wěn)定、省心和體驗,然后才是紙面數(shù)據(jù);能讓我省心舒服就是最大性價比,其次才是該有的得有,雖然我很多用不到,但你得有,所以我選旗艦比較多。
我呢,所有品牌都用過,但現(xiàn)在讓我選機,無論自己采購還是給家人采購都是在蘋果和華為之間選。你說這倆品牌性價比高么?
不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每個人角度不同。

3年前970時蘋果轉過來的上車華為,970的體驗一般,基本滿意,但與蘋果還是小有差距的。20年上車華為旗艦,媳婦之前用蘋果之后受我影響轉華為,體驗上沒見她吐槽過,并且很滿意。990的旗艦華為基本可以說非常滿意了,用到現(xiàn)在穩(wěn)定、省心、流暢,沒耽誤過什么事情,電池用到現(xiàn)在也ok,這手機我感覺再戰(zhàn)個3年不成問題。
之后給倆老人也換了華為,姐姐見我和我老婆用華為挺好的,也是蘋果轉華為。至于姐夫,是做生意的,基本就是華為最新款旗艦來來回回的。反正全家沒怎么吐槽過,而且大家也都很滿意,覺得值。這就是我感覺的省心、能信賴。
之前的蘋果副機用了5-6年還是很流暢,970的華為現(xiàn)在找出來依然流暢,我自己的990旗艦,已經用了快2年,感覺還能再戰(zhàn)3年。
一臺手機5年不卡,依然穩(wěn)定、流暢、省心,我覺得值~性價比很高!
要說后悔的地方,第一個就是入手的是990的旗艦,沒入手麒麟9000的機型,沒想到現(xiàn)在成為絕唱了,以后短時間內想換華為也難了。第二個就是選小了,空間不夠了,回頭升級下空間我感覺和新機沒啥區(qū)別了。

至于以后如果要換機了換什么?我也不知道
還想換華為,但華為現(xiàn)在手機業(yè)務有點尷尬,未來希望能重燃讓我再有機會換華為吧。
榮耀系列,還在看,覺得也不錯,但較之之前的華為榮耀組合還是差點火候。而且說實話不是太想換回曉龍系列的芯片了,不喜歡發(fā)燙的手機。再看看吧,反正沒啥換機沖動。
OV米各有特色吧,但我不是目標用戶,曾經用過很短一段時間find系列,挺不錯的,但也沒啥太大的驚喜讓我選。
最后可能大概率換回蘋果?不過現(xiàn)在華為全家桶了,真的是被華為綁架了。反正手機還ok,不著急,期待下華為和榮耀能回歸巔峰吧。
作者: 妞你開心嘛    時間: 2021-12-9 08:10
消費群體對品牌的認同,最初可能建立在比較基礎性的“品質”上,但接下來必然是上升到精神滿足、心靈歸宿層面,從而讓品牌獲得更高溢價與市場份額,建立忠誠度。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比如我們都在說可口可樂是快樂水,其實現(xiàn)在想要做出跟可口可樂完全相同味道的產品,至少沒有特別高的門檻,而可樂本身也是廉價消費品,但它的品牌口碑建立起來之后,很多人就是只愿意喝可口可樂,而不愿意選擇百事或者其他同類競品。
華為就是目前國內手機品牌當中沒有任何一點點爭議的NO.1,哪怕它現(xiàn)在受到美國打壓造成產品質量不可避免地下滑,但短期內消費群體認同不會變,所以只要它推出新品,有現(xiàn)貨,人們還是愿意購買的。
畢竟從使用場景來說,華為現(xiàn)在的產品也能滿足絕大多數(shù)人日常需求(說難聽一點,用1萬元手機的人,可能平時打開的APP跟千元機用戶沒區(qū)別),這就更不會構成什么購買門檻了。
同時呢,好的品牌不僅會給使用者帶來一種精神滿足,也象征著一種社會定位。
例如,我們都知道很多奢侈品,比如說LV,愛馬仕之類(或者我們也知道,一些豪華車品牌跟差一個級別的其他掛牌產品都用同樣配置,無非換個殼而已),其實制作成本沒有特別高,但為啥能夠賣的貴?因為別人看到自己用這些東西時,會覺得你擁有較高社會身份和地位。
盡管這其實就是一種錯覺,但沒有辦法。
人從來是被激素跟電信號傳遞所控制的愚蠢動物,所以思想層面就是這么低端。
所以,當華為倒下之后,由于它之前建立過“中美貿易戰(zhàn)象征”的角色定位,很多人就認定它的品牌非常高端,能夠表現(xiàn)自我身份,也能得到他人認同,就買了。
而國內其他的品牌,做夢都想要取代華為的定位,只可惜直到目前都沒有一家成功,所以才有了之前蘋果居然能夠在某個時期成為國內市場NO.1的“經典重現(xiàn)”。
國產手機崛起,任重道遠哪!
作者: 窗外繁花作盛衣    時間: 2021-12-9 09:33
問題是,什么是性價比呢?
記得當年曾經花大價錢買過一個理光的2倍速光驅(也可能4倍速,時間太久了),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老板當年說:早用早享受。
結果不到半年,我就知道自己又被這個社會毒打了!
從此之后,電子產品我只買性價比高的。以手機為例,上一代的機皇通常就是我的首選!
作者: 玉兒    時間: 2021-12-9 10:14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購物選擇的問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需求和預算,對不同產品的看法也不一樣。
歸根結底就是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買高性價比的產品,追求極致的性價比;也有的人喜歡買高質價比的產品,愿意為此多付出一部分錢,這是消費觀念和自身經濟實際情況的問題。
我也是一個華為手機用戶,去年首發(fā)入手了華為Mate 40Pro。作為一個對數(shù)碼產品還算有點了解的小透明答主我當然知道這部手機不是高性價比的選擇,但卻是我最好的選擇。
其實對我來說選擇華為手機的原因很簡單,已經使用習慣了外加對華為旗艦產品的信任。我之前用的一部手機是華為P10P,用了三年時間給我的感覺很好,在摔壞后入手了榮耀X10作為過渡機就已經想好了換Mate 40了,沒想到還成為了“末代機皇”。
我對手機等數(shù)碼產品最看重的是穩(wěn)定性、流暢性和品牌性。穩(wěn)定性最為重要,我不想再跟家人朋友或者客戶溝通的時候突然崩潰;流暢性保證我的使用體驗,品牌性保證質量和售后。恰好華為這三點都符合我的要求。
我說這些并不是說我是華為的死忠粉,今年暑假我給我妹買的手機是OPPO Reno6 Pro+,同樣不是高性價比手機,但卻是我和我妹溝通了解后選擇的最符合她的手機,一直到現(xiàn)在我在和她聊手機的時候她也說這部手機太好了。
手機這玩意屬于消費級電子產品,只要是在你的經濟條件下買到最符合你要求你最喜歡的那一個就夠了,我們沒必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更沒必要對別人的選擇說三道四。
作者: 非誠    時間: 2021-12-9 12:32
首先搞清楚什么才是性價比,性價比是先滿足性能要求,再談價格是否合適,并不是價格越便宜,這個手機性價比就越高,你要綜合耐用,流暢,品牌度,有些品牌配置是堆得很高,表面數(shù)據(jù)很光鮮亮麗,但是用起來不是那么回事,就好比華為2000W像素的手機拍照效果比一些上億像素的手機拍出來的效果還要更好,蘋果的ui以及人機交互一直是所有手機里面體驗感最好的,只要某一項獲得了大多數(shù)人認可,那么就有很多人愿意為了其中某一點值得買的功能去花更多的錢入手。
當然一些對手機使用需求不那么高的,那么他們所定義的性價比就是那些價格越低,配置越好,評價越高的,所以每個人買手機需求都不盡相同,不能只看價格。
華為手機為什么價格高?因為它曾今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作為國產手機打入過高端手機市場,它持續(xù)不斷的研發(fā)投入、正確的品牌塑造、以及較高的產品質量,都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錢的。
作者: 不放棄    時間: 2021-12-9 12:53
我從事家具制造業(yè),所以我很清楚,性價比不是你賣的便宜就有性價比。
而是你的產品力,品牌力,影響力的綜合結果。
對于很多人來說,信號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以這個作為考量,比mate貴的iphonepromax沒有性價比,比mate便宜的OVM也沒有性價比。
對于另外很多人來說,他們的職業(yè)慣例就是使用國產手機,用華為就是踏實穩(wěn)重的象征。從行業(yè)風險來看,用華為就是最優(yōu)性價比。用IPHONE 三星就沒有。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華為的品控和質量本身就是國內手機行業(yè)的天花板。從穩(wěn)定性來說,華為就是最有性價比。
至于待機時間,拍照感受,華為就算沒有吊打友商,也是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至于外觀設計,產品工藝,更加是只能親身使用才能感知到。
不要光盯著參數(shù)和數(shù)據(jù)來討論性價比。
鍵盤黨既不能拯救標志雪鐵龍,更不能摧毀華為。
作者: A小心臟呀    時間: 2021-12-9 13:56
有些人會用個人隱私和私密資料去換取所謂的“性價比”產品:

(, 下載次數(shù): 25)
……
但是,還有很多人認為,個人隱私和私密資料是無價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華為。
基于上述理由,我們中國的一些黨政軍警法科研院所和某些國企事業(yè)單位都會選擇華為。比如: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發(fā)布華為Mate 30/30 Pro型新一代警務安全終端(NPST)。

該終端符合《全國公安移動警務建設總體技術方案(2016版)》和《智能手機型移動警務終端第1部分:技術要求(GA/T1466.1)》的要求,已通過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檢測。

該終端可在提供充分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實現(xiàn)公網(wǎng)、專網(wǎng)接入和多類系統(tǒng)部署,兼顧工作和生活需要。

此前,華為mate9系列、mate10系列、mate20系列等幾款手機成為過警務機。

作者: 雪兒寶寶    時間: 2021-12-9 15:46
傻子才信什么性價比,一分錢一分貨好吧

你不會真以為紅米2億像素就吊打華為四千萬像素了吧,真的有性價比??不是被忽悠瘸了??

品牌不值錢?

你讓當老板的和農民工去吃十塊錢一葷三素的路邊攤?

你讓當老板的去和他的工人一樣用紅米?

那他賺錢是為了啥?死后捐給國家嗎?
作者: 海飛師    時間: 2021-12-9 16:26
因為消費有匹配性和階級性。
我一個月賺2000,我自帶饅頭。我一個月賺5000,我就喜歡去沙縣小吃桂林米粉重慶小面以及不知名外賣小店等等。我一個月賺10000,我就去黃燜雞米飯公雞煲以及美團上好評高的外賣。我一個月賺100000,我就去真功夫麥當勞或飯店炒幾個小菜。我一個月賺1000000,我就去米其林。
中間不排除偶爾會憶苦思甜回歸沙縣小吃,但,它基本已經從擁有月賺100000能力的的我的選擇清單里劃掉了。
華為亦然,它已高高在上,滿足了中國消費者消費升級,滿足年薪百萬人在美國剛下飛機的人均水平。所以對大部分符合這個水平的人來說,華為就是最實用,最具性價比的手機。
歸根到底就是大家站的階級位置不一樣了,性價比高是生存階段的顯性表現(xiàn),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初級階段需求。我買我喜歡而且又好用的,這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中級階段需求,這跟性價比有關系,但已經不大了。我買最好的,這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高級需求,這真的就是不講道理的消費習慣。由此,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華為在傳播里并沒有告訴你你的實際需求是什么?他只說我是最好的,我比其他國產安卓好,我比蘋果更好,所以你買我不需要講道理。
階級,看不到,卻無處不在。
商品很多,其實都有階級。
作者: 億樂    時間: 2021-12-9 18:06
因為國產手機里,也就華為還算說得過去
作者: 曦玥    時間: 2021-12-9 18:23
其實沒有那么多為什么,一句話總結:千金難買我樂意。
你以為每個人對于電子產品、數(shù)碼產品之類的是在意性價比嘛?
遠遠不是,有人看中外觀,有人看中品牌,有人喜歡它的系統(tǒng)、有人喜歡它的拍照、有人則看中貴,有人則是跟風,有人又有情懷……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選擇的原因都各不相同,為什么唯獨要看性價比?
顯然是自己喜歡才是最好的呀,你要都看說性價比的話,那為什么奢侈品、豪華品牌這么多?
而且有些所謂的“性價比”,往往不是性價比……
參考各大促銷節(jié)日,各大品牌跳水價。
作者: 鋒行天下    時間: 2021-12-9 20:29
因為高端機驍龍888不行啊,mate40pro除了屏幕混用之外還有啥大缺點嘛,三星s21ultra,屏幕好,25w+5000毫安續(xù)航也不咋地。米11系列燒wifi都上新聞了miui今年拉胯,oppo 魅族我用過findx2和17pro,所以我有發(fā)言權。論系統(tǒng)優(yōu)化確實比不上華為。買手機不能光看配置,還得有用戶體驗。
作者: 從頭在來    時間: 2021-12-9 22:58
你們所謂的性價比,是參數(shù)性價比。在我們看來是一個指標。
或者說,參數(shù)性價比在部分人眼里,是最重要的指標,甚至沒有之一。
可對于大部分人而言,他們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去了解一個手機的具體參數(shù)性價比。又或者說,參數(shù)性價比在他的價值體系中比重并不高。
那性價比這個詞,將不在被參數(shù)束縛,更多的被“經驗”“印象”“話術”“輿論”“體面”“體驗”等綜合屬性來影響。那么,華為手機,在他們心目中,具備它獨特的性價比。
能讀懂這個,就能明白你的問題的答案了。
所以,注重參數(shù)性價比的,比比參數(shù)得了,別指望參數(shù)影響一切,即片面,又狹隘。
而某些連參數(shù)都欠奉的機型,靠信仰強撐的價格,遲早會反噬。
作者: 傾城老兵    時間: 2021-12-9 23:25
有些人追求性價比:性能+價格
有些人追求質價比:質量+價格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就是這么簡單!!
作者: 真假地    時間: 2021-12-10 01:37
什么是性價比?
很多人的概念都是:同樣的配置,更低的價格。
但是,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同樣的價格,更合理(不一定是更高)的配置。
這就是有人“寧愿花更多的資金”的原因。
“我”不是以更低的價格買麒麟或者聯(lián)發(fā)科或者驍龍什么的,“我”是要求在這個價位上,誰能達到某個標準,甚至超過這個標準,才是“我”想要的手機。
大概會有人說“這TM沒區(qū)別啊,一樣啊,都是高配低價,性價比?!?br /> 在低端手機上,這么說沒錯,但是,越往高端手機,區(qū)別越明顯。
一兩千的手機,沒啥好講的,都是同規(guī)格下誰便宜;
三四千的手機,拼的也是同規(guī)格下誰更便宜,但是已經開始對使用感受有選擇;
五六千的手機,已經開始比較挑剔,順手的操作要有,漂亮的外觀要有,流暢的信號要有;
七八千的手機,比較的已經開始“異質化”,攝像頭、存儲、游戲性、電池、系統(tǒng)等等等,甚至對售后對服務都要有足夠的保障(這里提一點,不是說便宜的手機就可以沒有售后?!盎尽钡氖酆?、“足夠”的售后、“超額”的售后,是有區(qū)別的)。
上萬的手機,沒用過。
所以,不是“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錢去買華為”,而是華為在這個價格區(qū)間里做的比所謂“性價比高的公司”好。
更簡單點說,就是愿意花七八千買A品牌手機的人,不會因為B品牌手機廠商基本硬件近似、但是由于“異質化”不同而只賣五六千,就轉過去買五六千的B品牌手機——他要買的是七八千的手機,不是五六千的,而B公司做出來的手機達不到“七八千”這個標準。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