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如何評價華為 3 月 23 日發(fā)布的華為 Mate X3 折疊屏? [打印本頁]

作者: 慧慧蘋果醬    時間: 2023-3-22 02:50
標題: 如何評價華為 3 月 23 日發(fā)布的華為 Mate X3 折疊屏?
2023年3月23日,華為新款折疊旗艦Mate X3正式發(fā)布。據悉,華為Mate X3各項黑科技全面升級,機身重量輕過直板機、支持雙向衛(wèi)星通信、外屏搭載昆侖玻璃,在性能、體驗等方面均帶來顛覆性突破。對華為Mate X3,你怎么看?

-----------------------------
作者: 王璇    時間: 2023-3-22 04:33
很早就摸過這款產品了,因為在忙,忘在酒店了,搞得我沒法凡爾賽。
我簡單說幾句。

(, 下載次數: 25)
在今天之前,業(yè)界最輕的橫向大折疊有多輕?榮耀Magic Vs 261g,小米Mix Fold 2 262g,三星Fold 4 263g。而華為Mate X3 239g,直接和直板機拉齊,完全稱得上是質的飛躍。
把折疊屏這個品類的重量直接打下來20多克有多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據我所了解,研發(fā)內部設計了幾十種減重方案,每0.1g的技術點都沒有放過。

(, 下載次數: 25)
包括余總在發(fā)布會上講的自研金剛鋁、超輕碳纖維這些最終落地的方案,背后的研發(fā)投入可想而知。
說完輕再來說薄,前兩天大家也是都被這張側面實拍圖刷屏了。

(, 下載次數: 25)
我菊一直有一種追求極致的精神,Mate X3折疊態(tài)厚度11.08mm,展開態(tài)5.3mm,側面看起來也就只比SIM卡槽厚一點。
再加上羽砂白、羽砂黑、羽砂紫、晨曦金、青山黛五種配色。

(, 下載次數: 23)
還有最難能可貴的一點,也是市面上其它手機廠商折疊屏產品都沒有做到的一點,就是Mate X3沒有因為要做到輕薄就去犧牲其它的旗艦機規(guī)格,比如防水(國內唯一)、50W無線快充、5倍潛望式長焦。還有靈犀通信、雙向北斗衛(wèi)星通信、散熱系統(tǒng)等等在這里我就不贅述了。

(, 下載次數: 20)
2019年華為和三星剛剛推出折疊屏手機的時候,折疊屏代表了手機行業(yè)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
但是這幾年,折疊屏市場雖然百花齊放,但也好像越來越跌下云端,大家都逐漸默認折疊屏的性能會低于直板機旗艦。
而Mate X3在這時出現(xiàn),我認為也是代表了華為的態(tài)度:永遠要做最創(chuàng)新的技術、最創(chuàng)新的產品、最創(chuàng)新的體驗。
作者: crystal019    時間: 2023-3-22 05:44
華為終端將會記住這一天,2023年3月23日,折疊屏手機發(fā)展史上的第二臺里程碑級別的產品由Mate X3達成。
Mate X是從零到一,而大眾對Mate X3的期待值原本只是由二十到三十,現(xiàn)在華為卻直接拉到了一百。所以發(fā)布會現(xiàn)場的陣陣尖叫都是發(fā)自真心的,就是太驚艷了,沒有其他任何原因!

(, 下載次數: 23)
就算是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聽數據解讀都是抽象的。真正直擊內心的沖擊是要將真機握在手的那一剎那,你的腦子里立馬就是一串問號:這是折疊屏?這么輕薄的折疊屏?
發(fā)布會后的Mate X3展示區(qū),沒有一個人離開時的表情是平靜的,都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情緒在討論“Mate X3為什么可以做到這么輕???”

(, 下載次數: 25)
Mate X3的手感如何?

發(fā)布會前官方放出了Mate X3的預熱海報,其中一張是以羽毛為主題,當時就猜測華為會主打輕薄??蓮陌b盒里取出手機的時候,還是大大超出了預想的程度。
Mate X3將機身重量控制到了比直板機還輕的239g,其他大屏折疊減重大約50g以上,折疊厚度近乎砍半。以往的發(fā)布會都是用戶在臺下抱怨新產品不夠有誠意,今天這場發(fā)布會完全掉過頭來,是產品的誠意實在太多,讓用戶感覺驚喜實在太多,需要緩緩。

(, 下載次數: 24)
曲面中框一直都是華為堅持的設計語言,Mate X3的通體多個角度都是以圓潤、柔和的形態(tài)在展示。這種對掌心友善的展開及閉合形態(tài),加上與直屏手機無差別的厚度與重量,如果把Mate X3握在手里不展開,你甚至都會忘記這是一臺折疊屏手機。
Mate X3將折疊屏做到了這樣程度的極致輕薄,無疑是將折疊屏開發(fā)難度再次拔高,轉而也將自己的技術護城河挖深了不少。
折疊屏變輕薄,對應的是華為的堆疊技術能力更加厚重,挺好!

Mate X3的鉸鏈怎么樣?

鉸鏈無疑就是折疊屏手機的“脊椎”,折疊屏手機的結構穩(wěn)不穩(wěn)定,展開后的平整性等物理特性都與鉸鏈緊密相關。

(, 下載次數: 24)
Mate X3的鉸鏈結構質感非常扎實,不管是打開以后捏住任何一邊往隨意方向晃動,還是合起來上下搓動鉸鏈,Mate X3都紋絲不動。開合的阻尼感,行程均勻性都非常順滑且平穩(wěn),閉合到在最后那“啪”的一聲,干脆利落。
而且這次Mate X3是支持大角度范圍懸停的哦,來看看我們的實拍圖?,F(xiàn)在各家廠商早就把懸停功能玩出了花,就不用我再科普。但華為能將這么薄的鉸鏈結構做到這樣穩(wěn)定的懸停水平,這才是高手。

(, 下載次數: 28)
內外兩塊屏幕的表現(xiàn)如何?

去年Mate 50 系列發(fā)布后,昆侖玻璃的熱潮超過了華為的預期??磥硐M者對真正有實用性的產品力是有強烈感知的。而這次華為首次在折疊屏上搭載了昆侖玻璃,提升了外屏的抗摔強度??箾_擊柔性內屏,采用業(yè)界首發(fā)抗沖擊非牛頓流體材料,首創(chuàng)屏幕復合疊層結構,抗沖擊性能提升至4倍。
這兩塊屏都支持120Hz高刷,同時消光性也做得很不錯,除非是非常強的點狀光源,正常情況的漫射光都很難有炫光產生。

(, 下載次數: 26)
Mate X3的顏值評價

在講過輕薄手感之后,為什么又要單獨講這個呢?
主要是Mate X3有兩個點打動了我:
第一是影像模組的“寰宇舷窗”設計,因為機身太過輕薄,同時華為又要給Mate X3裝上潛望式長焦,所以鏡頭模組的凸起高度不算低。
鏡頭模組的凸起高度也算是行業(yè)難題了,但華為這個解題思路是頗具啟發(fā)性的。整個鏡模組的線條有對稱,也有律動。最為神來之筆的是上下對稱的斜切面,唰唰兩刀下去,整個模組視覺減厚至少2/3以上。

(, 下載次數: 24)
中間一個小小的“XMAGE”字樣,搭配閃光燈模組,成為整個設計的中軸線。而且字號這么小,反而更彰顯出華為的技術自信:XMAGE不要用大聲來證明自己,只需要你看到就好。
第二個是后蓋羽砂玻璃材質,除了若有似無的點點晶瑩剔透,手指摩挲的細膩自然之外,最重要的是不粘指紋,甚至我想用藍丁膠粘住拍照都不能。

(, 下載次數: 21)
其他還有啥亮點?

折疊屏由于結構復雜,一直很難解決防水性的問題,這次Mate X3又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關,能實現(xiàn)IPX8抗水,同時還通過算法優(yōu)化提升了濕手觸控的成功率。
連接能力一直都是華為手機的強項,Mate X3還與今天發(fā)布的P60系列一樣,支持靈犀通信和北斗衛(wèi)星信息雙向收發(fā)。

(, 下載次數: 26)
靈犀通信是華為全球首發(fā)超強通信技術方案,包含靈犀天線、靈犀網絡、靈犀算法,通過天線設計、端管云協(xié)同以及軟件算法的升級充分挖掘通信訊號的潛在能力,時刻保障用戶擁有優(yōu)質暢通的信號,隨時隨地信號無憂。過去我們的手機連接路由器都會看到一個2.4GHz和一個5GHz,這兩個只能選擇一個。2.4G覆蓋穿透力好,但速率慢,而5G則是速率快,但覆蓋性較差。華為Mate X3全應用雙Wi-Fi智能加速,可以同時連接兩個Wi-Fi頻段,明顯提升網速。

(, 下載次數: 22)
北斗衛(wèi)星通信短報文技術是華為從去年全球首發(fā)的最新通信技術,去年的Mate 50系列只能支持發(fā)出去消息。但這次包括Mate X3全面升級,支持雙向衛(wèi)星通信消息,不僅能發(fā)信息,還能收到對方返回信息,這一來一去之間,可以讓被困人員與外界的聯(lián)系更多,定位更準,降低搜救難度。

(, 下載次數: 23)
連續(xù)三年,華為都占據了國內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個市場的成長性主要受制于產品本身的厚度和重量,現(xiàn)在華為將這塊最大的“絆腳石”搬開了,所以2023年的折疊屏市場,大概率會迎來更高的增長空間。
關于Mate X3的后續(xù)深度體驗,我們將盡快發(fā)布,敬請期待!

(, 下載次數: 26)
作者: 小乖乖    時間: 2023-3-22 07:15
Mate X3上有很多很厲害的地方,比如搭載了潛望式長焦的全焦段三攝,比如4800mAh的大電池,比如加入了無線充,比如支持北斗衛(wèi)星雙向通信,比如搭載了昆侖玻璃,等等。
但這所有的點都沒有真機拿到手那一刻的震撼感覺深刻。
我現(xiàn)在的主力機是Mate 50 RS,我拿到Mate X3的第一感覺是:我去,怎么比我的RS還輕?Mate X3其實比Mate50 RS重了幾克的,一方面因為對折疊屏手機本身的心理預期在,另一方面是素皮本身更好的親膚和阻尼感,在同樣的重量下,更容易帶來輕的感覺。
今天幾個知乎大V來一起去發(fā)布會現(xiàn)場的展臺試了下這臺機子,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我去,我去,我去,怎么這么輕?這么薄,這真的是折疊屏么?
我拍了下Mate X3和Mate 50 RS的真機對比,大家應該很容易感受到這一點,這臺機子我強烈建議關注的用戶去線下看一看,摸一摸。

(, 下載次數: 27)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手感,華為還在這臺機子的外屏上做了四曲面處理,整個機身的邊角以圓潤為主題,這進一步提升了日常使用的握持手感。

(, 下載次數: 24)
關于折疊屏手機,我們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有無數的討論,該做大屏還是該做小屏?配置重要還是重量厚度的控制重要?折疊屏到底有沒有必要做無線充?折疊屏能不能做防水?為輕薄大屏妥協(xié)影像能力是否值得?把配置堆滿,但重量做到300g的折疊屏,你接受么?
而Mate X3基本終結了這所有的討論,所有的爭論匯聚到一個點,我全都要,而全都要的根本是技術的快速迭代和研發(fā)成果的不斷量產。
內折方案,6.4英寸屏幕,11mm厚度,239g重量,4800mAh電池,全焦段三攝,潛望式結構長焦,66W有線+50W無線快充,這些參數匯聚到一起,什么感覺?
主流的直屏旗艦了,對吧?
華為說,是的,我的折疊屏在折疊態(tài)下就是一臺主流的直屏旗艦手機。參數上是這樣,拿在手上的感知更是這樣,日常生活中你哪怕不把內容展開,就當成一臺直屏旗艦來用,都沒有問題了。

(, 下載次數: 27)
當折疊屏在折疊態(tài)下的整體產品框架進入主流直屏旗艦的范疇之后,折疊屏剩下的就全是優(yōu)點了,比如展開態(tài)下7.85英寸的大屏幕,華為這次為了保證內外屏體驗的一致性,甚至把內屏和外屏的PPI都做到了一致,都是426ppi,同一臺手機,同一塊屏幕,這種執(zhí)念性的打造,也只有在華為才有精力這么精益求精吧?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點,Mate X3最初的諜照里,相機模組和Mate 50是一樣的,這個:

(, 下載次數: 25)
所以當真機圖真正曝光出來的時候,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拿到真機之后,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有了。

(, 下載次數: 24)
Mate X3展開后的單側厚度僅有5.3mm,而影像模組又是包含潛望式結構的全焦段三攝,所以相機模組的凸起是必然的。
但真機上我們可以看到,華為通過模組本身的曲線過度處理,從視覺上大幅度削弱了這種凸起的視覺突兀感,讓整機的視覺觀感變得更加和諧。
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華為為了達成這個設計目標,在整個形態(tài)設計上做了無數的嘗試,這個也恰好是頂級旗艦之所為頂級旗艦的根本所在。
折疊屏想做輕薄本身并不是特別困難,比如把配置降下來,無非就是影像差一點、電池小一點、攝像頭少一點,再把無線充砍一刀,又或者直接把屏幕做小,然后重量也就下來了。
但問題在于,折疊屏手機的本質是可展開的手機,不是可折疊的平板,它整體的產品邏輯是跟著手機走的,不是跟著平板走的。
智能手機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各家集中發(fā)力的點,本質上都是這十多年全行業(yè)探索后共識性的東西,手機本身面向的場景沒有變,這就意味著我們對手機本身的要求是沒有改變的。
以及,折疊屏本身的價格定位就決定了,它就是一臺頂級旗艦手機,而妥協(xié)這個東西,對于旗艦來說,從來不是褒義詞。
過去幾年里,我們對這種妥協(xié)是足夠包容的,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對折疊屏的討論更多地還是聚焦在產品的亮點上而不是妥協(xié)點上,是產品的突破和可能,而不是完成度。
但探索期不可能永遠持續(xù)下去,22年中國區(qū)折疊屏手機整體出貨量達到了330萬臺,而全球來看,這個量級已經到了1400萬臺的水平。折疊屏已經處在了從探索期進入到成熟期的階段了。
這意味著,我們對于折疊屏的評價,將不再是探索性質的東西,而是對于成熟產品的客觀評價。
而這個轉折點,我覺得可以由Mate X3來決定了。
在Mate X3之后,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個標桿就立在那里了,我239g的機身里,可以加入接近8英寸的大屏,可以放入4800mAh的大電池,可以加入50W無線充,可以加入包括潛望式長焦在內的全焦段三攝,可以加入IPX8級別的抗水。

(, 下載次數: 23)
Mate X3之外,內折方案最輕的也可以做到260g了,但那個方案下,甚至連一顆內屏的前置相機都沒有了;可以把所有的配置都加上,但重量破300g了。
在Mate X3發(fā)布之前,我們討論的是300g+全面配置 VS 260g+配置妥協(xié)怎么選?在Mate X3之后,輕薄和全能就不再是個選擇題,你可以239g+全面配置都要。
239g和折疊態(tài)下的11mm是兩個極其重要的參數,這意味著,折疊屏重量問題的討論可以終結了,輕從來都不是旗艦機最核心的追求,在保證便攜性和手感的前提下的極致產品力才是。
手機作為移動終端,具有便攜和終端雙重屬性,而旗艦機的基本產品邏輯是,在用戶可接受的重量范圍內,做更強大的能力,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最頂級的旗艦重量上限基本就是240g的水平,各家在這個范圍內進行產品力的PK,這個是核心。
折疊屏也同樣如此,當Mate X3的重量進入這個范疇之后,意味著便攜性這個事情就可以保障了,我們就可以用成熟的手機的評價體系去評價折疊屏了。
可靠性是折疊屏手機的另一個核心點,而對于華為來說,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一直是其旗艦產品的核心標簽,當年的Mate7一炮而紅,開啟華為高端化征程,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的保障。
Mate X3的外屏用上了廣受好評的昆侖玻璃,十倍耐摔性對于售價萬元級別的折疊屏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定心丸了。以及內屏的非牛頓流體材料的應用,相較于上代產品也有四倍的抗沖擊性能力。
通信能力同樣是手機的核心點,也是華為旗艦機,尤其是Mate系列最重要的用戶感知,而華為這一整套的通信解決方案,被品牌化成了靈犀通信,解決了用戶在地鐵、電梯、地庫等弱信號場景下的信號痛點,而Mate 50系列上量產的北斗衛(wèi)星通訊同樣得以繼承,且完成了雙向通訊的再一次進化。
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對于手機通訊來說,弱信號環(huán)境下更強的連接能力某種意義上比強信號環(huán)境下的峰值速率更重要。
因為在移動資費真正降下來之前,對于絕大部分的大流量需求場景,我們依然更傾向于用wifi連接,比如我們要下一部幾個G的高清電影,我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哪里有wifi信號。
弱信號下的連接能力是華為當下對于手機通訊能力的核心發(fā)力點,北斗衛(wèi)星通訊解決的其實是沿著弱信號環(huán)境需求保障這條路走到極致之后的一個理所當然的產物,當然,這個理所當然的背后是華為的能力底蘊。
無線充是一個不大的點,但對于這樣一臺極致輕薄和強大配置的折疊屏手機來說,并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點,折疊屏天然的空間特點,使得其結構堆疊要比傳統(tǒng)直屏難度高了一個量級,而這個時候,再加入無線充,我們只能理解為,華為對于頂級旗艦的執(zhí)著與堅守了。
所以你看,華為的創(chuàng)新,永遠不是隨便說說的胡吹大氣,也不是所謂的我們贏了的自我安慰,而是真的以用戶體驗為重心,將整個的產品進行迭代創(chuàng)新,開拓和引領整個折疊屏行業(yè)。
從Mate X3開始,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華為對這個行業(yè)的思索重新回到了無人區(qū)的探索,對產品未來的定義,對行業(yè)發(fā)展的引領的道路上來,而這個,從來就是華為最讓我們心動和熱血澎湃的東西。
而華為永遠不變的就是,用戶對其成果發(fā)自內心的一句:我去,牛逼!
所以余總最喜歡的口頭禪是兩個,一個是穩(wěn)了,另一個是遙遙領先。
穩(wěn)了,遙遙領先!
作者: 詩韻    時間: 2023-3-22 08:49
華為總是能在尖端產品上保持自己的敏感性和行業(yè)領導能力,即便在如此復雜和困難的情形下,也不例外。2019年2月28日關于Mate X的文章里,我這么說:“華為這個Foldable Mate X的戰(zhàn)略意義遠大于現(xiàn)實產品意義,我個人甚至認為這就是5G時代第一個被確定下來的產品形態(tài)。“ 整整四年過去了,華為折疊家族發(fā)展了三種形態(tài)多款產品,包括內折,外折和豎折系列。從市場份額來看,連續(xù)三年占據過半市場,也讓華為折疊屏成為中國市場絕對的折疊屏霸主。
華為很巧妙地將硬件產品形態(tài)與鴻蒙體系的建設結合在一起,使得Mate X系列折疊屏成為設計驅動,硬件創(chuàng)新,生態(tài)基石的實用化產品。今天發(fā)布的Mate X3基本就是設計、工程、生態(tài)三位一體的成熟產品。
行業(yè)和用戶經常喜歡討論一個問題“旗艦級產品,是設計服從功能,還是功能和工程技術服從于設計?“ 對于超一流的廠商來說,功能和工程是要服從于設計的,因為設計代表了廠家對產品的定義、應用探索和未來的展望。工程技術和功能研發(fā)圍繞設計內涵展開,才能充分表達和延伸產品的設計理念與價值。不敢說華為所有的產品都是設計驅動工程,但至少折疊屏家族是絕對的設計驅動工程的,而Mate X3則是集大成的優(yōu)秀作品。
折疊屏手機從工程與材料上來說,受限于屏幕材質、表面覆蓋保護材質、屏幕內襯架構、鉸鏈結構與材料、屏幕襯底支撐架構等一系列直板機沒有的元素,使其設計與工程需要非常復雜的擬合。通常來說,折疊屏手機的品牌公司,在整機上擁有最多的知識產權,如果把折疊屏研發(fā)類比運載火箭設計的話,手機廠商等于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部,而組件部分則是各個研究室和工廠。總體部對外觀設計、性能指標、質量指標負責,供應商要服從于整體設計,圍繞廠家的設計目標重新開發(fā)元器件。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行業(yè)成熟的折疊屏鉸鏈,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結構,這就是折疊屏本身的復雜性決定的,先有設計,再有元器件重新開發(fā),什么都是供應商的技術,純屬胡扯。

(, 下載次數: 29)
回到華為Mate X3本身,這代產品繼Mate X,Mate X2之后,指明了下一階段大屏橫折產品的方向:“使用全新的結構設計、更多的輕量化金屬與復合材料的內部結構、以及創(chuàng)新的外觀設計,打造239克重量,不到12mm疊放厚度,更加可靠的全功能全性能旗艦折疊屏”。

(, 下載次數: 24)
折疊屏行業(yè)過去一年都有一個悖論:“性能/功能與尺寸重量不可兼得”。這句話在短期內是有效的,因為在2022年,受制于鉸鏈結構,材料,屏幕內襯材料的發(fā)展,甚至電池密度的限制,行業(yè)不可能做出又輕薄性能功能又齊全的折疊屏手機。但是手機廠一直都沒放棄這個目標,而且大家的共識都是:不會妥協(xié)于所謂的輕薄去刻意降低性能和功能指標。這其實是對的,不能說為了折疊屏的輕薄,做一個性能只有三千塊手機的縮水貨來,這不符合折疊屏的高端定位和應用需求。
Mate X3就是在這種思路下的極致產物。發(fā)布會的內容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技術突破有這么幾點

(, 下載次數: 25)

(, 下載次數: 25)
2. 昆侖玻璃與IPX8抗水指標。有時候真的很佩服華為結合尖端產品去開發(fā)營銷概念上的能力。如果一個品牌廠商在自己的店里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話告訴消費者自己的產品有什么特別之處,那么這個廠家的市場側就是不合格的。昆侖玻璃本質上是一種高強度的玻璃,通過高溫下復合粒子強化注入,一片昆侖玻璃面板中就有數億億個高強度納米晶體,用來抗沖擊阻開裂,但這聽上去好像不是那么好理解。但假以昆侖山的名義,聽者感受完全不一樣。我每個月都可以看到準確的銷量報告,Mate 50 Pro的消費者,有相當多的人是沖著昆侖玻璃去的,在他們潛意識里,昆侖玻璃就是抗沖擊的代表。折疊屏產品過去主要缺點,除了厚重之外就是脆弱。有些視頻博主甚至自費購買了所有的折疊屏手機,采用高于QC的標準去探索損壞的邊界在哪。在這個過程中,確實看到一些產品的受沖擊強度完全不夠,沒幾下屏幕和后蓋都壞了。華為把可靠概念,作為Mate X3的主打,這無疑是正確的,相當于和消費者表達:你看,我們既解決了折疊屏的厚重問題,也解決了輕薄折疊屏配置不行的問題,更解決了大家擔心的折疊屏手機質量不穩(wěn)定的問題,你還不買?


(, 下載次數: 25)

(, 下載次數: 21)
3. 打動人心的通信與生態(tài)基礎能力。Mate X3基本把我在2019年對Mate X發(fā)展的愿景實現(xiàn)了。這不但是一臺設計驅動工程的優(yōu)秀消費電子產品,也是一臺優(yōu)秀且強勁的鴻蒙邊緣終端。從實際銷量看,Mate 50系列和P50系列一直都是6000元以上價位段的第一位,而且截至2023年2月,華為在6000元價位段國產機份額高達60%。這一份額的背后來源于華為不斷增進的鴻蒙生態(tài)和通訊輔助技術,這些技術包括:優(yōu)化的通信能力、北斗雙向短報文能力、超低電量的基本通信維持能力和鴻蒙智慧終端的互聯(lián)互通能力。這些其實都能看到,華為在消費者體驗上的深耕,持續(xù)提供更多使用層面的核心能力。這可能也是高端消費者拿錢投票的原因吧。
小白測評這幾天和余總做了一個關于Mate X3的訪談,在這個訪談之前,小白跟我說,如果2023年3月,只能選擇一臺國產機作為日常使用的話,他會選擇Mate X3。卓越的設計能力,輕薄與全性能雙向奔赴,目前最健全的搭配適配與交互能力,和多種通信優(yōu)化,這都使得華為Mate X3踐行Mate X家族的理念,成為一臺折疊屏TOP產品。它是華為對折疊屏這一形態(tài)持續(xù)思考的杰作,無論是外觀設計、結構設計、材料應用、性能指標落地、質量指標提高,都堪當行業(yè)典范。
作者: 小奶牛    時間: 2023-3-22 10:06
這部機器:
如果是麒麟5G,翻天覆地;
如果是高通5G,震天撼地;
如果是高通4G,那也有戲。

可以說除了沒有5G,沒有缺點。重量、厚度、手感、防水,各項都做到了實用的水平。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