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違,MateBook X Pro 2021 終于來了。這篇文章,我分為四個部分:
Part 1:MateBook X Pro 2021 概述Part 2:MateBook X Pro 2021 軟件體驗Part 3:華為筆記本是怎樣的Part 4:寫在最后與選購建議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jpg (72.56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第一部分,簡單概述 MateBook X Pro 2021 這款產品。第二部分,全文重點,主要講 MateBook X Pro 2021 軟件體驗「建議認真閱讀哦」
第三部分,我會講前幾天朋友咨詢我買筆記本的故事,引發(fā)的關于華為筆記本的思考「不感興趣可直接跳過哈」第四部分,一些選購建議。
MateBook X Pro 2021
顏值:翡冷翠、CNC鉆切屏幕:3K 分辨率 91% 屏占比 100% sRGB處理器:i5-1135G7 / i7-1165G7內存:16GB LPDDR4續(xù)航:56 Wh 電池 65W 華為超級快充接口:USB - C x 2、USB 3.0 x 1、3.5mm 耳機孔 x 1軟件:多屏協(xié)同、華為云空間、華為應用市場、華為電腦管家、華為瀏覽器其他:1.33 Kg、HUAWEI Free Touch 觸控板
概述到此,不過也展開說一些。
顏值,華為MateBook全系在同價位段,都是最高的,至少在我眼中是如此。之前跟設計團隊聊過,華為對于質感的追求是極高的。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2.jpg (110.71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我所寫的不過是翡冷翠、CNC 鉆切幾個詞,但對于顏值的追求,背后還有精密陶瓷噴砂工藝,還有陽極氧化幾十道工序等等。
華為所付出的努力或許不需要被人知道,只要線下走一走即可,因為眼睛不會騙人。
屏幕,跟之前一樣。雖然兩年多過去了,但依然是一塊能打的屏幕。
再提一次,之所以設置 3:2 的比例,是因為當屏幕更加方正時,顯示的信息會更多。
處理器方面,這次主要升級 11 代英特爾,性能可以匹敵 MX 350 了。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3.jpg (80.8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輕薄筆記本里顯卡的發(fā)展趨勢,從之前大家都有核顯,但性能都不強,到 AMD 四代銳龍高速提升核顯性能,讓其達到一個入門級獨顯的性能級別。
大家看到了這樣做的好處,而且一起封裝經濟實惠,消費者也不再需要單獨買獨顯。所以,集顯化可以說是輕薄筆記本未來的趨勢之一。
英偉達帶著 GTX 和 RTX 摸著 MX 的頭,落下了沒技術的眼淚。 其他方面,大內存,接口夠足,重量控制得體,Free Touch 觸控板流暢,續(xù)航撐半天以上,手機充電器大小的 65W 超級快充,一鍵指紋開機等傳統(tǒng)優(yōu)勢,不再贅述。
關于「硬」核評測交給墨魚方丈、夏老師和棉花,我主要介紹「軟」的內容。 @Abbot @cotton @夏蒙乾 @墨魚 MateBook X Pro 2021 軟件體驗
「筆記本不該只看設計和硬件,軟件體驗也該得到重視」
這次,華為帶來了多屏協(xié)同、華為云空間、華為應用市場、華為瀏覽器、華為電腦管家。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4.jpg (105.86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5.jpg (84.43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我建議購買華為筆記本的朋友,都打開華為電腦管家,看一遍「玩機技巧」 多屏協(xié)同
多屏協(xié)同主要呈現形式,是手機投屏到電腦。此舉的目的,在于我們可以聚焦于一塊屏幕,不需要雙設備之間來回切換。
他的主要功能在于四點:手機電腦文件拖拽互傳,在筆記本上接手機電話,電腦直接編輯手機文件,電腦運行手機多窗口。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6.jpg (130.71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雖是四點,但最實用的功能,依然是「文件拖拽互傳」
之前我們想把手機上的圖片傳到電腦,需要怎么做?微信文件傳輸,且只能九張。
現在,我們可以把手機上的圖片、視頻等文件「大批量」的直接拖拽到電腦,進行保存。
以我自己舉例,我有圖片存檔的習慣。
每個月,我都會把自己手機里的圖片存儲到硬盤上。而存儲的過程,都是拖拽互傳。手指一拖,搞定所有,甚至比云端快多了。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7.jpg (110.64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其次,我本身也是內容創(chuàng)作者。
很多知乎回答我都有手機拍攝的產品創(chuàng)拍圖,而我也都是多屏協(xié)同將大批量圖片拖拽到電腦上直接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
我有一些剪輯師朋友,有時會剪輯手機拍攝的素材,也是多屏協(xié)同,把手機素材直接拖拽到電腦上進行剪輯,大大省去了中間導文件的繁瑣步驟,提升效率。
好,這里提一個小問題:除了拖拽互傳,還有沒有其他方式?有「只需要右鍵」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8.jpg (53.26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9.jpg (46.21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打開右鍵,你會發(fā)現一個選項「發(fā)送至PORSCHE DESIGN HUAWEI Mate 40」拖拽都不需要,電腦文件直接發(fā)送到手機,保存到手機的文件管理器。
我不明白為什么華為沒怎么宣傳這個功能?這真的非常方便!如果未來分布式再優(yōu)化,是不是能夠讓文件自由流轉?說不定呢。 另外,多屏協(xié)同還有其他妙用,比如手機電腦共享剪貼板,手機復制,電腦粘貼。又比如搖一搖手機一碰錄屏。
這些功能,有時很難列舉典型應用場景,但又感慨他很實用,伴隨在左右。
我常常在路上迸發(fā)一些想法,用手機備忘錄記下,復制,回到工位上,右鍵粘貼電腦直接保存。
有時媽媽的電腦會出問題,可電話里也說不清,而且電腦錄屏不像手機平板下拉菜單欄就可以實現,那么,搖一搖錄屏這時候就解決所有。
還有我很喜歡且經常安利別人的「三指下滑截屏」功能,三指下滑實現電腦截圖,還可以進行文字識別,工作中的很多時候都會用到。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0.jpg (122.9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1.jpg (110.12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這些或多或小的創(chuàng)新,都在生活與工作之中。可能沒有典型場景,但又會發(fā)現異常好用」
華為云空間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擁有多設備的時代,手機、電腦、平板等等。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多設備之間的文件共享就顯得異常重要。這時候,云空間派上用場。
MateBook X Pro 2021內置「華為云空間」終于,終于。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2.jpg (82.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對華為用戶而言,拋棄數據線或各種軟件,打開云空間,在電腦上隨時查看手機、平板上的云端數據,例如照片、視頻、備忘錄等等。
而且無論手機、還是電腦、平板上進行任何操作,都可以實時同步。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3.jpg (125.07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華為云空間,也帶來了「華為云盤」
而且,我的電腦也會有「華為云盤」的入口,可以存儲文件,實現多設備同步。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4.jpg (83.57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任何設備對文件進行操作,都可以實時同步,所有設備上也都能夠實時更新。
還可以右鍵釋放空間,需要的時候再隨時下載。只能說,多端設備文件共享從此輕而易舉。
要知道,以前我都是登錄網頁版華為云空間。雖不麻煩,但對于大多數朋友來說,這個入口并不顯眼,而且步驟多。
現在直接內置軟件,方便。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5.jpg (61.82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以下內容為「小彩蛋」不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跳過。
有個朋友問過我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搞不清楚什么時候用多屏協(xié)同,什么時候用云?能不能簡單解釋下?
「先說結論,云比多屏協(xié)同更強」
很簡單,我們所做的所有,都為了文件的共享和同步。注意,這是兩個詞。
「共享」指的是我把我有的都給你,都分享給你。
「同步」指的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我這邊拍張圖,你那邊馬上能實時顯示。
多屏協(xié)同解決近距離的文件共享,云解決無論遠近的信息共享和同步。
你看,如果你眼前有手機、電腦,要求你把手機上的圖片電腦也得有,你怎么做?
多屏協(xié)同,拖拽?;蛘哂益I,直接發(fā)送。但我沒收你手機,或者把你手機拿到100米之外,你能拖拽么?不能。
所以多屏協(xié)同,只能設備「近距離」使用。
其次,我手機拍張照,電腦上不會實時同步,因為你靠的是拖拽,沒法同步。
所以,多屏協(xié)同解決的是近距離的文件共享。
云呢?無論你手機和電腦距離是遠是近,手機拍一張圖,電腦上可以實時顯示,這叫同步。
手機拍一張圖,電腦同步完你還可以實時下載,這叫共享。
所以云的適用范圍更大,能實現無論遠近的文件共享和同步。
華為應用市場
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搭載「華為應用市場」終于,終于等到。
我們可以通過華為應用市場對第三方應用進行統(tǒng)一的下載、安裝和管理。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6.jpg (92.7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相比其他下載方式,無論是官網還是各種管家,我都認為,華為應用市場更加安心。
華為應用市場統(tǒng)一入口,也對軟件進行了分類,方便搜索、下載和管理。
其次,華為嚴格的審核標準,也確保應用的下載源是正確的,不會出現百度搜索某軟件結果排行前幾的都是其他廣告,導致自己下載了不需要的軟件。
華為瀏覽器
還是「終于等到了」的感覺。多端同步,在這個全場景時代,愈加重要。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7.jpg (100.61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華為瀏覽器現在完成了手機、Pad、PC三件套的全部內置,只需登錄一個「華為帳號」三端上的書簽、歷史記錄等信息都可以實時同步。
華為電腦管家
文章寫得很長了,此部分不展開多說。我最喜歡的是「一鍵熱點」因為在機場經常用。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8.jpg (86.04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點擊之后,筆記本直接連接手機熱點,不需要手機打開,設密碼,電腦連接,輸入密碼等等步驟。
其次,備份手機圖片、視頻,接入故障排查、快捷服務,這些功能都比較貼心實用。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19.jpg (87.0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華為筆記本是怎樣的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有沒有1W左右的華為筆記本推薦」我問他「只選華為么?」
他說「對。電腦太復雜了,那些參數都看不懂,選不來。而且自己是華為手機,華為品牌也靠譜,選的時候懶得考慮那么多,省事」
然后我問他「你對華為筆記本有什么印象」他說「我記得挺高級的,在機場也看過廣告,很好看。而且好像有個叫什么協(xié)同的黑科技」
這段對話引發(fā)了我的思考。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20.jpg (80.84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大家對某個事物都會形成一定的印象,我在想,華為筆記本在人們的眼中,到底是怎樣的?
2020 年 9 月,華為在筆記本市場的市占率達到了 18% 左右,距離第一名的聯(lián)想僅一步之遙。
而在高端「7K 以上」輕薄本市場,2020 年 Q2,華為市占率達到 33%,蘋果為 21% 的占有率。
短短幾年,華為成為了行業(yè)的領跑者。此時此刻,華為應該去深化「我是誰」的問題。
華為筆記本,無論哪個系列,哪款產品,華為在堅持什么?有沒有哪些核心 DNA ?
想來想去不過三個詞:美學設計、創(chuàng)新科技、智慧體驗。
2018年,余總發(fā)布第一代 MateBook X Pro 之后,高級質感和 3:2 比例的 3K 全面屏深得我心,也引起了行業(yè)轟動。
于是,我加入到了搶購的隊列里。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21.jpg (77.3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2018年底,華為發(fā)布「一碰傳」當時,一碰就可以把圖片從手機傳到電腦上,是絕對的黑科技。
我馬上去華為服務店預約,去線下貼NFC標簽。而一碰傳,是我看到的華為第一個在軟件層面上的創(chuàng)新。
這是我自己的經歷。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無論哪個系列,無論你是X系類,還是 13/14 的數字系列,還是入門級的 D 系列,華為都保持著極高質量的做工和美學設計。
我們看到的是:2019年,華為發(fā)布 MateBook 14 2019 以其全方面均衡的實力和高級質感成為PC行業(yè)年度爆款。
后續(xù) MateBook 14 2020 銳龍版卷土重來,內部堆疊的全新設計,主板小型化造就更大散熱空間等,顯示華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實力與決心。
如何評價 1 月 17 日華為發(fā)布三款華為 MateBook 新品?實際體驗如何?-22.jpg (78.2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1-1-24 20:04 上傳
我們看到的是:2018 年 12 月,華為上線一碰傳圖片。2019 年 4 月,華為支持一碰傳文檔。2019 年 12 月,華為將一碰傳升級為多屏協(xié)同,實現文件拖拽互傳。
2020 年 4 月,多屏協(xié)同支持電腦接打手機電話。2020 年 10 月,多屏協(xié)同支持三窗口開啟。2021 年 1 月,華為上線華為應用市場,華為瀏覽器等等。
這些,都是華為打造的智慧體驗。
美學設計、創(chuàng)新科技、智慧體驗,無論哪個系列,都貫穿始末,華為筆記本的核心 DNA 莫過于此。也希望華為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
寫在最后
從后臺的大數據來看,選擇 MateBook X 系列的小伙伴,一般為精英白領。
選擇 MateBook 13/14 的小伙伴,一般為大學生和職場新人。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預算來進行選擇。
如果你有足夠預算,選擇 MateBook X Pro 即可,這也是你能選到的華為「最旗艦」的產品。
如果你十分在意輕薄便攜「小姐姐」即使電池比 X Pro 小了些,性能比 X Pro 低了些,平常主要是 Office 三件套。
那么,可以入手MateBook X 「畢竟也就 1 Kg 重而已」
如果你在意的是「均衡實力」直接選擇 MateBook 14 即可,各方面都很平均,包括質感。這,也是最香的機型。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34192285903994880">如果你十分在意輕薄「跟 MateBook X 選擇邏輯類似」即使電池比 14 小了些,性能比 13 低了些,平常主要是 Office 三件套。
那么,入手 MateBook 13 即可「小姐姐」
一切本云淡風輕,制裁之下,華為經歷了 Windows 禁用、零部件采購受阻的情況。
于是,被迫上線 Linux 版本,零部件加速國產化,還是撐了過來。
從來都是向死而生。
不離不棄的,是花粉們和支持華為的用戶。
也希望華為筆記本能持續(xù)打造最好的產品,畢竟這是你存在的使命與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