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華為用他自己麒麟芯片的時候,芯片成本很低,但是手機的售價相對于友商可不低——換句話說,他的利潤空間是相當可觀的。所以有理由相信,即使華為手機用了高通或聯(lián)發(fā)科芯片,他的售價也足以蓋住由此產生的成本壓力——雖然利潤率會比現(xiàn)在低很多,但依然還是會比友商利潤率高,僅次于三星和蘋果。(評論區(qū)瞎噴說我黑“華為賺黑心錢”的可以自己去面壁了。自研芯片本來就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利潤的事兒,要是沒有高利潤傻子才去自研芯片。退一步說企業(yè)利潤率高什么時候變成貶義啦?企業(yè)研發(fā)芯片從而利潤高,這才是正面的宣傳,那種“只賺一塊錢”的才是高科技企業(yè)之恥)
講清楚了華為的利潤率,就可以知道他后續(xù)還是有利潤去支持他的研發(fā)、優(yōu)化,只不過可能沒有能力像現(xiàn)在這樣超大手筆投入到芯片研發(fā)了。對于提升用戶體驗的軟件系統(tǒng)優(yōu)化,應該不用擔心。除非你以后不用安卓手機了,否則的話華為的安卓機既然能保持與友商相同的性能和服務,那么為什么要把它排斥不買呢?
接下來再想想芯片。你覺得華為以后會永遠沒有麒麟芯片嗎?華為急,國家更急,芯片已經(jīng)是制約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嚴重問題,每年中國要花費數(shù)千億美元從國外買芯片,花的錢比買石油還多!在國家認真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背景下,個人覺得5年內一定會有中國自己制造的麒麟芯片出來。也許到不了5nm,但是10nm甚至7nm這種程度是非常有希望的。你肯定要問了:10nm/7nm的麒麟芯片能行嗎?當然能行!要知道,從7nm制程升級到5nm,芯片公司需要多付出數(shù)億美元的代價;而從5nm升級到2nm,恐怕代價不低于10億美元。在這5年內,高通幾乎就是唯一的高端芯片之選,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你覺得高通會有多少動力去花N億美元升級它的芯片制程呢?說不定5年后高通CPU還是7nm/5nm制程呢!想想Intel這個“十年牙膏廠”的外號是哪里來的,就會明白了。就算高通很上進,用了5nm甚至2nm芯片,7nm麒麟芯片也不是不能戰(zhàn),Intel跟AMD的芯片制程不也存在代差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麒麟沒了之后,高通其實應該會有點小恐懼——有多少人早就看不慣“高通稅”了,總想用“反壟斷法”去搞一下高通呢。所以于情于理,高通必然會放慢芯片升級換代的速度,等華為,就像當年Intel寧可擠牙膏也要等AMD一樣一樣的……
如果華為手機不能用麒麟芯片了,你還會用華為手機嗎?-1.jpg (66.36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2021-1-27 14:27 上傳
集成電路剛剛被國家調整為一級學科。啥意思懂么?就是說它跟信息通信、數(shù)學、哲學這些學科平級,由此可以想象國家對芯片產業(yè)有多重視了……
另外,芯片研發(fā)過程中,芯片制程只是一部分,還有大量的研發(fā)工作在算法、架構、指令、協(xié)處理器、驅動軟件等等方面。這么多工作,足夠海思啃好幾年——講真,這幾年由于市場壓力,海思必須把大部分精力放到眼前的茍且,麒麟芯片的問題其實不少卻無暇認真打磨。接下來幾年沒了麒麟芯片,他們反而可以著眼于詩和遠方,期待三五年后的王者回歸了。
當然,最終一切還是以產品為準繩,做的好就買,做不好就不買。華為在使用高通/聯(lián)發(fā)科芯片的這幾年內,將自己的產品與友商產品進行區(qū)分的難度提高了很多,不能像現(xiàn)在一樣隨心所欲地搞出獨特賣點,這是決定華為產品是否還會有競爭力的重要方面。華為的EMUI需要承受巨大壓力了,最近招的年薪200萬天才少年,有一個就是專攻鴻蒙系統(tǒng)的。華為投入那么大(整個鴻蒙團隊的年薪包至少要按200萬的10倍也就是2000萬/年來算吧,再加上研發(fā)開支至少還要翻一倍),不可能只是搞個噱頭,要是只搞噱頭的話PPT發(fā)布了就結束了團隊就可以解散了。也許三五年后回頭一看,鴻蒙團隊會不會有十年前的海思的既視感呢?
好幾天沒來看,結果評論區(qū)出來一堆什么人??!噴都噴不到點子上,還有那么多滿口臟話的,刪了刪了。一群群在那里亂噴什么芯片研發(fā)成本,我都不好意思說你們瞎噴!華為麒麟芯片去年光是在中國大陸就量產了1.05億片(手機總共出貨1.4億臺,75%麒麟芯片,25%高通芯片),如果算上海外市場的手機銷量,我就按1.5億片麒麟芯片不算多吧?來來來,各位睿智的評論家告訴我,990/810的研發(fā)成本,攤到1.5億片CPU上,你能攤多少成本?!這還只是2019年的麒麟芯片產量,再加上2018年的,成本就更薄了。我都能被你們氣笑了!
如果華為手機不能用麒麟芯片了,你還會用華為手機嗎?-2.jpg (47.38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2021-1-27 14:27 上傳
被評論區(qū)氣到了,在評論區(qū)回懟的時候都沒注意到這個1.42億只是中國大陸的出貨量。再加上國外的出貨量,麒麟芯片的產量絕不是個小數(shù)目,至少有1.5億片左右?!皵偙⊙邪l(fā)成本”可不是一句空話,這也是自研芯片的優(yōu)勢所在——研發(fā)成本能攤薄再攤薄,1.5億這個分母在這里。
掛人。完全不懂瞎噴的典型。瞎點:1,以為華為20年前是個山寨手機廠;2,以為2nm技術出來了高通就會用,不知道新制程導入動輒都是幾億美元的成本;3,以為2nm技術出來了臺積電就不做5nm/7nm了,高通“不得不用2nm”;4,不知道華為是買斷了ARM授權的;5,都分不清ARM芯片和“安卓芯片”,也分不清ARM和安卓;6,不知道安卓的“底層架構”再往下的底層是linux內核,而華為是linux基金會董事……槽點太多,我都不知道怎么吐槽才好。
如果華為手機不能用麒麟芯片了,你還會用華為手機嗎?-3.jpg (54.53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2021-1-27 14:27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