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假是相對的,那要看你是什么評判標準了
我猜你想問的準確來說是:閑魚上三四百的平板和實體店里七八百(或者一千多)的一樣嗎?
我們來舉個例子,想必應(yīng)該很多人聽過:
張三托朋友找了一個熟人認識的網(wǎng)上手機商販趙四,想買蘋果手機,可是啊張三這個人比較缺錢,他手頭上只有八百塊錢,但是又想買新出的iPhone12,怎么辦呢?
他問了趙四,趙四也是“神通廣大”,沒一會就和張三說自己手上有一臺老客戶差錢抵押的手機,最低要一千塊錢。張三一合計,自己手上錢不夠啊,怎么辦呢?但是網(wǎng)上實體店這個手機最少也要五六千,買到就是賺。然后就打電話找朋友湊了兩百塊錢,給趙四把錢打了過去。
這趙四也是爽快人,沒倆小時就把打包后的快遞單號發(fā)給張三了,張三激動的搓小手手了。
又是兩天過去了,手機到了,張三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打開了包裹??赐庥^可真漂亮呀,和新的一模一樣啊,手機開著電量還有百分之九十幾,兩三天快遞過來還剩這么多,看到這待機,張三更篤定這是新手機了。左右滑動幾下,比自己舊手機可流暢不少。
立馬給趙四發(fā)了個消息:“趙哥,貨收到了,太棒了,以后有這么好的手機可得幫我留意!”
用了兩三天,這手機怎么不對勁呀,看別人蘋果手機用著還挺好,怎么我越用越卡啊?難道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嗎?秉承著一有問題就重啟的理念,張三把手機關(guān)機重啟了下,開機的界面好像不太一樣啊,怎么是兩個人牽小手手呢?這個畫面自己在哪見過?蘋果開機畫面不是一個咬掉的蘋果嗎,這時候張三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再找趙哥已經(jīng)沒回應(yīng)了,電話也是正在通話中。。。。。。
文章可能不太嚴謹,但是想表達的意思已經(jīng)很明確,想超低價撿漏,那就要承擔被騙的風險。如果只想買三四百塊錢對應(yīng)功能的平板,那應(yīng)該不會問這個問題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