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58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對于vivo首款折疊屏手機XFold的公布,對此有什么想法?

[復制鏈接]

2715

主題

7432

帖子

27萬

積分

Rank: 9Rank: 9Rank: 9

最佳新人活躍會員雷鋒再世推廣達人宣傳達人灌水之王突出貢獻優(yōu)秀版主榮譽管理論壇元老微博勛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6-9 18:2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什么是“折疊屏2.0”】?

這個問題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廠商與廠商之間、廠商與用戶也會有不同的答案。而 vivo X Fold 給出的答案是「補齊硬件短板」,至于這個答案是否是我心中的答案,在文章末尾光巖也會給出自己的詳盡觀點。

在此之前,先和光巖一起去全方位深入探索下 vivo X Fold 的產品力表現,一個第一次長時間使用折疊屏手機的用戶,其真實的感受。你想知道關于 X Fold 的一切 —— 優(yōu)缺點?適合什么人?值不值得買?折疊屏手機的未來?這篇文章可能會給你一定的參考。


這可能是酷安你能找到關于 X Fold 最全面的文章,篇幅較長,全文超10000字,盡可能保持閱讀性,各位也可根據需求選擇性閱讀。

本文共分為以下10個部分,
由于篇幅與字數限制關系本文將分為
《上篇(1-5)》與《下篇6-10》:

1.【前言】
2.【工業(yè)設計】
3.【折疊體驗】
4.【屏幕表現】
5.【影像系統(tǒng)】
6.【核心硬件】
7.【軟件適配】
8.【續(xù)航水準】
9.【總結/購買建議】
10.【我心中的“2.0”】





概括為一個字:【丑】

別著急反駁我,既然 vivo 希望我們以普通直板旗艦的標準去評判折疊屏2.0,那我的對比標準自然就放大到所有手機品類中───和直板機相比,折疊屏你可以說它酷(Zhuang),可以說它新奇潮流,也可以說它情有可原。但相比于一體的直板機,無論是三圍尺寸還是冗余復雜的結構設計,包括 X Fold 在內的折疊屏就是在用戶審美上開倒車,不接受任何反駁。

當然了,如果把縮小范圍到「折疊屏」品類,那么 vivo X Fold 整體的工業(yè)設計個人可以給到一個【中等偏上】的評價,屬于有一定辨識度的產品。從做工質感上, 普遍認為,find N、三星Fold系列的做工要優(yōu)于 X fold,而小米、magic V等要差于 X Fold。結合其定價來看,中等偏上梯隊比較恰當。

對于 vivo X Fold 詳細的外觀細節(jié)與圖賞,可以移步我之前的動態(tài),這里就不再重復了。這里簡單放幾張【小姐姐圖賞】增加下大家的閱讀欲望。










看完小姐姐后,下面是關于 X Fold 工業(yè)設計上的一個【沉重的話題】

沒錯,我想說的就是 X Fold “物理沉重”。

光巖這兩年用的手機可以說都是同時期手機中偏重的,比如 mix2的185克,再比如一加7Pro 的206克,自認為對于重量接受度已經遠高于一般用戶了。而且我還是很謹慎地去線下門店好好掂量了掂量 X Fold 的重量,發(fā)現還可以,作為折疊屏中最重的產品之一,也不是完全無法接受,畢竟比起隔壁那位300+選手, X Fold 至少還算堆料不是。于是在我選購決策中,“重量”這個點很愉快地被略過了。

但是.....(神奇的轉折)



是我草率了,我怎么也沒料到,壓垮手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手機殼】。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我能接受的手機重量 + 一個看上去不算太重的官方保護殼,兩者加在一起后的重量居然突破了我的忍受上限!

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男人在崩潰邊緣堅忍,最后因為陌生人的一個句“你好”而徹底情緒崩潰淚牛滿面。

我終于明白原來我在門店掂量的裸機手感已經是我能接受的手機重量的上限,已經是一個臨界點!X Fold 加上官方保護套的重量已經來到了350克+,如果你想購買 X Fold 或者其他折疊屏幕,我強烈建議你體驗下戴上保護套以后的的實際重量。



也許你會說裸奔???買 vivo Care 啊?

1. 我窮(我窮還買折疊屏啊喂,活該了不是);
2. 裸機手感太滑,不單單是大件屏幕損壞的問題,日常使用也一定會有磕碰,就算邊框碰掉一個角,素皮后蓋掉點皮,屏幕多幾條劃痕,我都感覺看著難受,而且也影響二手殘值。



因此帶套使用可以說幾乎是我為數不多的選擇,目前這款手機的第三方輕薄保護套幾乎沒有完美的,后續(xù)有合適的手機殼后,我應該會馬上換掉這個官方保護殼。提一嘴這個官方保護殼:做工質感和功能尚可,但多少有點模仿憂友商的味道,特別是這個配色實在是太“商(lao)務(qi)”,是在不適合18歲的我~







“折疊屏手機”的核心自然在于“折疊”二字,折疊體驗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用戶對于折疊屏手機的使用感受。

手機廠商們都喜歡用一些聽起來“高大上”名詞包裝產品——特別是折疊屏這種新品類,藍廠當然也未能免俗。像什么“鋯合金浮動中板”、"六重航天級材料"等等~聽起來讓人感到熱血沸騰...



光巖這里只談體驗主觀體驗:
由于 vivo X Fold 為我個人真正長期體驗的第一款產品,因此對比參考價值有一定局限性,這里主要的參考對象為我朋友的Find N和選購期間在各家店面體驗的一些其他折疊屏產品,配合我的主觀使用體驗,可以歸納為3點:

1.折痕控制【優(yōu)秀】
2.質感表現【有待加強】
3.自由懸?!颈仨氂校皇且驗楣δ堋?br />


很多媒體上手折疊屏的第一件事就是死亡角度“看折痕”,那么話不多說,咱們也入鄉(xiāng)隨俗,先上照片:息屏死亡角度



什么?還不夠刁鉆?再來!
折痕的視覺反饋更多需要“光影”的反差體現,vivo Xfold上這個超導消反鍍膜除了方便閱讀,對于視覺上減輕折痕還有很大作用的。(PS:建議晚上睡覺打開內屏哦,有助于折痕控制)



OK,以上是我在使用一周后的折痕表現,相信你們對于 vivo X Fold 的內屏折痕表現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當然不排除隨著使用時間的加長,折痕進一步變化,至少在現階段我的主觀評價是:在內折方案中,折痕表現不如 Find N,略好于 Magic V 與 Mate X2,遠好于其他。


但是.....(沒錯又是神奇的轉折)

折痕真的重要嗎?
很多用過折疊屏的用戶會告訴你:折痕不重要,自己的角度完全看不到。
但很多媒體和路人看官又會告訴你折痕很重要。
那么到底怎么理解折痕這件事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折痕不影響使用體驗是下限,能照顧觀感是必然追求。

無論如何,折痕越小越能淡化“折疊屏”這個概念,想讓折疊屏成為主流,折痕都是一個需要面對的話題。這不光光是技術上一句:不影響使用和可靠性的事,還關系到消費心理、用戶心理。



折痕 —— 在人類歷史的的長河中,潛意識里天然會與“瑕疵”“不舒服”聯(lián)系起來。

比如一張紙,紙是由植物纖維組成的,當你彎曲紙張時,植物纖維就會變形,即使紙張用手重新展開撫平,這條彎曲的纖維依舊存在,折痕不過是記錄了被你毀壞的紙張纖維。一根細鐵絲,把它彎曲對折再展開中間會有很難復原的凸起,這個和紙張纖維原理差不多,衣物褶皺也是這個原理。

只要是被折過的東西,留下的折痕會時刻提醒人們這件東西已經被“破壞”過,主觀心理上一定會不舒服:你喜歡在一張有折痕的紙上書寫還是平整的紙上書寫呢?



17世紀人們?yōu)榱四孓D這種“不舒適”,為衣物發(fā)明了“熨斗”,而21世紀的今天,折疊屏廠商為了削減這種“不舒服”,不停地在鉸鏈和屏幕技術上探索。

因此折痕是否重要這個問題已經無需再去爭論,現階段,人們對于折疊屏的新鮮感、小眾獨特性的關注已經蓋過了折痕本身,但未來折痕一定會朝著越來越低感知的方向發(fā)展。



一般直板手機的質感表現體現在CMF上,而折疊屏手機上,除了CMF設計外,折疊的質感表現也極為重要。

光巖把折疊屏的質感變現分為【折疊手感】和【做工品控】兩塊



首先是折疊手感,但這東西又比較抽象,需要你實際去上手體驗后才能明白。光巖想辦法形容下 X Fold 的折疊質感表現,讓沒摸過的人也可以感受下:

折疊屏中 Mate X2、Magic V 像是來去如風的少年,行事耿直,中途不愿停留;
而 Find N就像是一個行事干凈利落的職場女性,開始有勁,結束有力,中途又靈活應對;
最后說說 X Fold,更像是一位中庸大叔,開始和結束都不像樓上那樣干脆利郎,但中途留有更大余地,全程行事平穩(wěn)。



說實話,折疊屏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折疊質感是綠廠家的Find N,無論是開合手感還是聲音,都是一流的,其次是三星和 X Fold。當然這手感這東西因人而異,比如我也看到過很多人更喜歡華為系一步到位的折疊手感,具體還是建議去店里上手體驗,以你的感受為準。


●說完手感,再來聊聊【品控做工】

品控做工可以說是折疊屏上的重災區(qū)。復雜的機械結構天然就容易完成更大的品控風險。

初期特別是首發(fā) X Fold 用戶有很多表示合上屏幕之后會出現上下位移,開合過程中會出現異響。包括此前的 Magic V 也有這個問題,也有眾多的用戶反饋。Find N則是出現了溫度變化后內屏互相擠壓產生痕跡的問題。盡管廠商售后向用戶解釋這不會影響使用壽命、是正常現象。

但是我的知識儲備告訴我 —— 類似鉸鏈這種精密機械結構在一定范圍內一定是曠量公差越小越好,特別是作為手機上高頻開合的組件,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本身也一定會有機械磨損,如果剛購買時就出想松動異響,實在是很難讓用戶放心。




退一萬步講,即便這些問題真的不影響使用和壽命,但用戶心理上還是過不去——生活中的機械結構只要產生異響和松動,用戶天然就會認為這個機械機構的可靠性不行,在折疊屏手機上就會顯得開合質感非常廉價,更會讓用戶對折疊屏的成熟度存疑。

當然了,X Fold 上的那些問題都是我朋友遇到的??赡芤驗槲也皇鞘装l(fā),我手上這臺 X Fold 倒是沒有晃動和異響,但不排除長期使用后會否出現。因此還是不太建議搶首發(fā),中獎概率會比較高。





提起自由懸停,你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使用場景是啥 ?


反正光巖是一片空白,你說看視頻當折疊支架?
但我體驗下來的感受是用戶體驗很差,首先是折疊讓我在在看視頻前又多了思考“步驟”和“動作”,事實上并不符合直覺。

況且我既然費勁打開內屏,目的就是為了體驗更大的視野,結果你又讓我折回去,我認為這顯得很愚蠢。而且這么做意味著要不我的手機屏幕直接接觸桌面,要不就是攝像頭接觸桌面導致蹺蹺板~~~我認為如果我要費勁去思考這些問題、完成這些動作,我早就找好臨時支架了。

至于其他一些拍照、游戲等功能就更是為了懸停而懸停,事實上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場景是非懸停不可,因此從功能性上來講我認為自由懸停的必要性存疑。



那么懸停真的一無是處嗎?
也不是,我認為懸停更多是【折疊質感的副產品】,懸停的阻尼感會讓鉸鏈折疊開合的質感更加可控,更加優(yōu)雅,或者說得再玄學一點:更有高級感。就和很多極客崇拜的“非線性動畫”一樣,優(yōu)秀開合手感也需要適當的非線性阻尼感去營造,沒有阻尼感的代表是誰我就不說是某米了,其質感的代差感顯而易見。
因此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將折疊拍照、視頻、游戲等工作歸為折疊質感提升后的附加產物,就會顯得更加合理。畢竟“為了做而做”和“有了順帶做”的用戶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折疊屏手機”除了折疊帶來的形態(tài)轉變,最終傳達到用戶感受上的載體還得是【屏】。
那么作為 vivo X Fold 著重宣傳的屏幕表現究竟如何呢?有喜有憂:

1.外屏表現【媲美直板旗艦】
2.內屏表現【優(yōu)秀但仍有遺憾】
3.內外屏協(xié)作【無功無過】



【120Hz高刷 6.53英寸21:9 三星鉆排1080p E5屏】

這一句話如果出現在售價9K元的常規(guī)旗艦手機上,你會覺的沒啥大不了,甚至還會為了沒上2K罵娘。但這句話出現在2022年的折疊屏手機的外屏上時,你卻會大呼良心,感動于藍廠的不妥協(xié)。

的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友商們的襯托下 X Fold 的外屏是折疊屏品類中難得的高素質屏幕,上一家做到的還是三星。

這塊屏幕的表現在我一周的使用中表現尚可,色彩表現優(yōu)秀,不會讓我有“降級”的感覺,但看慣了一加7Pro 的2K屏,多少會有些不習慣,感覺字體圖標邊緣不夠銳利。不過也情有可原,畢竟這4500毫安的電池要駕馭2K屏幕多少還是有些難為了,然后再看看競品,心里就好受多了......

這塊外屏的比例也非常接近常規(guī)手機,可以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友商那句“從嘗鮮到常用”的Slogen。

我很高興 X Fold 拉高了折疊屏外屏的素質,也給后續(xù)發(fā)布的折疊屏一道必答題。





【一塊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屏幕】

“ 觸控采樣率最高只有140Hz,60Hz模式下有一點果凍屏效應 ”這是 X Fold 內屏的兩個遺憾。

除此之外,這塊內屏完全可以滿足我對于折疊屏內屏該有樣子的想像,我沒有專業(yè)測試屏幕的器材,但這塊三星E5 120Hz高素質屏幕帶給我的主觀體驗非常不錯,特別是120Hz高刷的體驗(鎖幀?別著急軟件部分會講),在這塊8.03英寸的大屏上被進一步放大了,細膩度表現和亮度表現也都還不錯,而且接近四邊等寬的邊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讓人更加專注于內容本身。

至于那個攝像頭開孔,我不排斥內屏開孔,日常實際使用不太會關注到。但要是開孔放置位置可以挪到邊角個人認為會是一個更加和諧的選擇。







“內屏折疊看視頻,外屏兄弟當底座”...
啊呸,開個玩笑(不是

發(fā)布會上藍廠著重強調了內外屏的協(xié)同控制,就我個人體驗來講,內外屏無論是細膩程度、刷新率還是可視角角度、亮度等表現來看都比較接近。

唯二的差異可能是內屏飽和度相比外屏還是要更高些,而且外屏支持60/120Hz兩檔刷新率調節(jié)。但比較遺憾的是現階段藍廠的部分軟件適配還存在一定BUG,偶發(fā)會出現界面顯示錯亂的情況。

關于屏幕指紋識別和側邊指紋識別,我倒是就覺得半斤八兩,兩者沒有高地上下之分,只不過是不同的選擇。優(yōu)秀的側邊指紋識別不一定體驗會比屏幕指紋差。但換個角度講:至少在折疊屏上藍廠給到了我們一種全新的我選擇。從用戶角度講有選擇總是好的。



至于內外屏接力,個人感覺可以借鑒FIND N上滑繼續(xù)使用的做法會更好。

不過我個人還YY了一個方案:合上內屏后開啟外屏攝像頭檢測數秒,如果發(fā)現我期間我在注視著屏幕,則點亮外屏繼續(xù)使用,如果我的視線離開了屏幕,則息屏。大家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6攝!這大概是市面上攝像頭最多的手機之一吧?】

三星GN5傳感器5000萬像素主鏡頭
索尼IMX598傳感器4800萬像素114°超廣角鏡頭
索尼IMX633傳感器1200萬像素人像鏡頭
OV08A10傳感器800萬像素5倍光學變焦?jié)撏R頭
兩枚16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再加上蔡司T*鍍膜,和蔡司調色



這一套下來是不是感覺碉堡了?。?!
沒錯,光巖在看發(fā)布會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這絕對是折疊屏中最棒的影像系統(tǒng)之一吧。特別是還配備了今年連直板旗艦機上都銷聲匿跡的潛望式長焦!

綜合體驗下來,我個人的評價是:
【達到預期,但沒超越預期】

可能是多少對藍廠的期望值拉的有些高了吧
不放無聊的放大樣張對比,直接說我的主觀使用感受:
? 2X人像討喜;
? 主攝不及預期;
? 廣角體驗尚可;
? 潛望長焦可用。



●先來看看2倍人像的表現:
這個美顏與虛化算法效果是我體驗過手機中最好的之一,很多濾鏡和虛化效果都非常不錯。
小姐姐自己看到成片都驚艷了,大呼藍廠牛批!



●忘說了:;小姐姐已婚(手動狗頭)





●再然后是不及我預期的主攝表現,這枚766平級的GN5還有非常大的優(yōu)化提升空間,其實色彩還可以,但放大后的解析力不行。
希望藍廠不要忘記自己吹過的牛啊! 折疊屏也請好好優(yōu)化。







● 5倍/2倍長焦的表現









至于中長焦,只能說是有和沒有的差別了,這枚5倍潛望長焦的表現比較一般,算是潛望長焦中比較差的那一檔。但至少它有,總比沒有好。






【感動于你的拼盡全力,遺憾于你的生不逢時】

核心硬件方面,X Fold可以說已經全部拉滿,能給的全部都給到了:
● 全系高通 驍龍8 Gen1
● 全系LPDDR5 四通道 12G RAM
● 全系UFS 3.1
● SPU安全處理單元
● 一些周邊配置紅外、雙揚等也一應俱全



而藍廠敢喊出折疊屏2.0的信心也多半來源于此————相比于常規(guī)旗艦手機,他幾乎沒有妥協(xié)。

對于這點,雖然在折疊屏歷史發(fā)展進程進程中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但我還是要感謝藍廠邁出的這一步,同時還將價格控制在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區(qū)間。
這種核心硬件不妥協(xié)的做法,客觀上增加了折疊屏手機的受眾,以及購買折疊屏手機心中的顧慮。

因為只有排除外部硬件差異的干擾,消費者才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折疊”這個形態(tài)本身的價值。
我為藍廠點贊!

但是.......(又雙叒叕是神奇的轉折)

原本這一套“All in”核心硬件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甚至可以成為一代經典。但很遺憾的是作為手機的大腦——SOC,卻巧遇了高通火龍?zhí)幚砥?,實在是令人唏噓——————【就差一點點就完美】



事實上這也是目前所有安卓機的窘境,也因此光巖此前的觀點一直都是:這兩年不適合更換手機。
但為什么我又換了呢?

我想這也是折疊屏的價值所在,相比于常規(guī)旗艦,折疊屏這種形態(tài)上的轉變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賽道。而我之所以選擇在此時此刻入手也是經過利弊權衡后的選擇:我認為我的游戲需求不高,而日常使用驍龍8足以應對,實際上這個芯片帶來最大的問題對我而言不是性能釋放,而是拖累整機續(xù)航。

可能未來我會后悔,也可能不就得將來我會賣了它,但這不妨礙此時此刻我真的心動,至少現在,他核心硬件上的一些亮點在我看來是蓋過不足的。


跑分環(huán)節(jié)
安兔兔V9.3.8和 Geekbench 4的跑分見下圖。
(使用內屏跑分)



前面也說了我不是我不是重度游戲黨,很多媒體對于驍龍8原神測試事實上對我也毫無意義,因為我不玩。

這個性能應付我平時玩玩的王者榮耀還是搓搓有余的,不過有一個點不清楚是有意為之還是BUG:內屏幀率可以跑到120hz,而外屏玩時卻跑不到,莫非是藍廠希望我們用內屏玩游戲???但內屏的游戲視野實在是不利于我上分??!



而且用內屏有一點我很糾結:

1.我要避開機身發(fā)熱面就需要外屏朝下握持,但這樣雙手會擋住雙揚聲器,內屏攝像頭開孔還會擋住小地圖,還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

2.我如果外屏朝上握持,雙揚聲器和小地圖倒是不遮擋了,但雙手卻可以明顯感受到機身發(fā)熱了...





【真正的科技是讓人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

這是一句很多人聽過并深以為然的話,而折疊屏要做到這一點,除了硬件的持續(xù)優(yōu)化演進,更重要的是軟件適配!只要我們還需要去刻意提醒自己去使用大屏,就側面說明軟件適配就還差的很遠。



軟件適配只有到達一個臨界點,才可以讓大屏“大有可為”;

軟件適配只有到達一個舒適點,才可以讓大屏帶來的體驗提升去蓋過折疊屏的先天不足;

軟件適配只有到達一個甜蜜點,才可以讓人真正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讓一切理所應當。

這部分光巖分為2點展開:
1. OriginOS 主觀體驗;
2. 大屏軟件適配。



光巖是第一次在手機上使用這套系統(tǒng)——OriginOS 。在此前主力使用過MIUI、Flyme、ColorOS和氫OS,我就以我個人的體驗來簡單聊聊我對這個系統(tǒng)的看法。

1.【先說外觀】

OriginOS 花了大量的精力在系統(tǒng)UI外觀上,系統(tǒng)本身的顏值其實挺不錯的,玩法挺多,自定義程度高,色彩鮮明,說實話真的挺對我胃口,光桌面我就興致勃勃地整了大半天,而且在大屏上,這種類似WP的大圖標風格說實話還挺美觀的,也挺方便。



但.......它出現的地方不對!

—— 在X Fold商務氣息如此濃厚(特別是帶殼之后)的手機上,卻內置了一套如此年輕化的系統(tǒng)UI和交互,多少讓我有種【上身穿著西裝革履,下身卻套著“小豬佩奇花短褲”】的既視感,有點摸不著X Fold的目標用戶 ......

2.【交互體驗】

再來說說一個系統(tǒng)的核心體驗——交互體驗。
篇幅關系,簡要提幾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點。

OriginOS 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在不斷【前置】應用交互級別:

●鎖屏采用“零層級交互”的思路。
大量的鎖屏快捷啟動讓用戶在拿起手機亮屏的瞬間就可以“一步直達”。
在這個移動支付、防疫常態(tài)化的時代,鎖屏快速調出支付碼或健康碼都非常方便。事實上我個人非常欣賞和佩服vivo的這個思路,我原以為綠廠系和小米的“指紋解鎖后按住不放調出快捷菜單“已經很方便了,沒想法到 OriginOS 再一次進化了安卓鎖屏體驗。



●桌面的【原子組件】前置了App內的快捷操作。
不同于以往的安卓小部件,OriginOS 的大量原子組件是“可交互”的。像是天氣、倒計時、錄音、備忘錄、相冊、健康提醒等等大量組件,都是支持直接操作的。這意味大量的應用內高頻次低難度的操作可以在桌面完成。這點在小屏上倒是沒什么,但在一塊8英寸的內屏上,可以說對操作效率有著巨大的提升。



●手勢呼出的“超級卡包”更是將優(yōu)先級提至最高級。
在OriginOS 上,你可以通過右下部分邊框左滑快捷呼出卡包,無論是在息屏、鎖屏、桌面甚至是豎屏下的全屏界面。同理的還有“原子隨身聽”,只不過這兩者只能二選一令人費解。



OriginOS 除了“前置應用交互級別”令我印象深刻以外,還有一個必須提及的就是【自定義】:

OriginOS 上面的自定義異??鋸垼?br /> 通過“變形器”可以定制桌面圖標、顏色、動效等等;通過“交互池”可以定制全面屏手勢;在設置里甚至可以定制系統(tǒng)每個細節(jié)的動態(tài)效果。這是我使用過的系統(tǒng)中“自定義”程度最高的。



因為到手才一周,總體還在新鮮期,來簡單集中說說OriginOS交互體驗上的一些不足:

● 現階段依舊不夠穩(wěn)定流暢,依然會有概率出現掉幀和偶發(fā)卡死BUG,但處于可接受范圍內;

●系統(tǒng)的學習成本【極高】。
不虧是中國版的one ui。不僅僅是學習成本高,而且邏輯非?;靵y,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三指上滑,在除游戲外的其他地方是分屏,但在游戲內卻是打開小窗。

●太多的自由選擇未必是好事。
在設計師圈子里,客戶經常甩給設計師的一句話就是:什么都要問我,我要你設計師干嘛?
同理,系統(tǒng)也可以套用這句話,過度的自由,讓用戶上手的難度很高,甚至有種摸不到頭腦的感覺。甚至連一個息屏動畫都要給設置選項,說實話我不能理解。

●驚艷但不耐看。
的確,初期上手 OriginOS 會有一種很年輕,很現代,很耳目一新的感覺。但用久了就會覺得視覺很疲勞,整個系統(tǒng)自帶界面和應用的色彩飽和度和界面元素都很夸張,大元素+字體加粗+線條+大色塊,看久了會感覺很膩。





折疊屏之所以為折疊屏最核心也是最終的目的就是————大屏體驗

如果大屏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那么折疊將毫無意義,只是一塊比常規(guī)手機重了一倍的“電子板磚”罷了。

這部分從中挑3點來講;
1.多任務處理;
2.大屏適配和應用多窗;
3.生態(tài)互聯(lián)。

1.【多任務處理——我用過最差的適配】

多任務處理包括小窗和分屏體驗。
先說好的,OriginOS 上應用窗口化我很喜歡,左下角直接拖動到自己想要的窗口大小即可,來消息了也可以通過下滑來呼出小窗回復(雖然動畫做的不怎么樣)。包括應用分屏體驗也還不錯,有三指上滑的快捷手勢,雖然不如Find n兩指下滑那么方便和直覺,但也算不錯。OriginOS也支持在窗口之間拖拽圖片等。



然后就是最大的槽點:系統(tǒng)支持分屏和小窗的應用,太少太少太少太少太少了
很多其他系統(tǒng)上可以分屏的應用(比如知乎、酷安、百度網盤等等),OriginOS就不可以。其實安卓底層已經支持應用強制小窗和分屏操作了,別家也都是這么做的,我實在是不清楚OriginOS 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結果導向:OriginOS 的多任務處理——就是我用過最差的,沒有之一。





2.【大屏適配——應用多窗不是救世主】

目前無論是平板還是折疊屏手機,面對大屏應用的適配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為此包括 vivo 在內廠商們采用了“應用多窗”或者說“平行視界”的曲線救國方式。一方面緩解了大屏應用生態(tài)的尷尬,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開發(fā)者的開發(fā)成本。



聽上去很美好是不是?但我始終認為類“應用多窗”的實現方式,始終是妥協(xié):

● 大屏的本質目的是什么,并不是放大內容或者重復內容,而是去容納更多內容,增加信息密度。

●一心二用并不能提高效率,應用多窗需要人眼頻繁在左右內容間跳轉,會增加視覺疲勞度。
除了少數比如聊天類應用,多數應用的應用多窗并不能對體驗有質的改善,只能說聊勝于無。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飲鴆止渴,如果將硬件廠商推動的應用多窗類解決方案視為“大屏應用適配的完全體”,那么開發(fā)者就會偷懶,不會去真正針對大屏做優(yōu)化,畢竟一次開發(fā)就可以達到的目的,何必進行二次開發(fā)呢?



總之,安卓的大屏應用生態(tài)短期內依然是個無解的答案,甚至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銷量導致開發(fā)者重視程度不夠,開發(fā)者重視程度不夠又導致使用體驗差,使用體驗差又導致了銷量差......

但無論如何,現如今硬件廠商已經邁出了打破這個“死循環(huán)”的第一步,盡管效果差強人意,但至少為后續(xù)的安卓大屏應用生態(tài)改善贏得了可能性。

3.【生態(tài)互聯(lián)——可圈可點】

一直以來,多設備之間的數據快速分享、同步與傳輸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事情,體驗差的同時效率也低。
直到出現『多設備協(xié)同』方案,這個解決方案雖然不是 vivo 提出,但很慶幸 vivo 在內的眾多國產廠商一道跟進了這個能極大改善“生態(tài)內”的用戶體驗的的功能。



Xfold可以實現手機與平板或電腦的互聯(lián),可以將手機畫面投射在平板和電腦上,并支持文件拖拽。
手機與平板之間還可以通過手機觸碰平板右上角實現『一碰互傳』,就能將?機界?、正在進?的任務或選中,圖??件傳屏?平板。



特別提一嘴 vivo 著重宣傳的『量子套件』,可以實現手機/平板/PC的協(xié)同,PC「量?套件」內集成原?筆記、?歷和原?閱讀功能,在平板、?機和電腦任何?處編輯,均能?動同步,還能在電腦上便捷查看和取?平板相冊中的照?。



總體來講,vivo 這套『多設備協(xié)同』這套邏輯還是比較成熟的,現階段除了整體延遲偏高,需要繼續(xù)優(yōu)化,其整體體驗可謂優(yōu)秀,在原子套件上不乏還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





【游離于及格的零界線】

我無法像專業(yè)媒體給到一個“標準續(xù)航使用模型”給各位做參考,我就以我的實際感受和大家聊聊。
必須要指出的是,折疊屏如果以直板手機為參照對象,續(xù)航一定一定是“硬傷”,特別是展開狀態(tài)下,相當于體驗著一塊小平板,用著手機的小電池。

拋開剛到手時高強度把玩下的尿崩續(xù)航,以我喧囂過后日常的使用的習慣:60%外屏,40%內屏,幾乎不玩游戲,以回微信消息、刷微博酷安和B站為主,預估亮屏時間在4-4.5小時左右。



怎么理解這個續(xù)航水準?
我個人認為是可以勉強達到“及格線”的,但并沒有超出及格線標準太多,目前的這個續(xù)航水準在折疊屏品類中并不算差,隨著電池的衰減,很可能達不到我個人的及格線。電池續(xù)航確實是所有折疊屏無法回避的硬傷,特別是搭載在驍龍8+雙120Hz 的X Fold來講,更是一個考驗。
讓我略感欣慰的是 X Fold 的補能速度還不錯,支持66W快充,大約40分鐘上下就可以充滿。也支持50W無線閃充。這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續(xù)航焦慮,屬于曲線救國吧。







看了光巖上面的測評,你覺得vivo X Fold 怎么樣?
結尾我想和大家聊聊為什么我會想購買這樣一款產品:

? 數碼產品作為我生活的“調味劑”,不僅限于“夠用”,我主觀意愿上會更加樂意去接受一些相對新潮的產品。況且對于這兩年手機市場的發(fā)展,我很失望,常規(guī)旗艦完全無法激起我的購機欲望,而折疊屏激能起我的購買欲望;

1. 我購前充分了解了現階段折疊屏產品的優(yōu)缺點,在結合了我自身需求后以及適當提高購機預算,利弊權衡后我還是決定嘗試;

2.從應用角度出發(fā),此外作為設計師,折疊屏相比于平板在外出時與客戶溝通上更方便;與朋友聚會時也是一個話題切入點;在家時拿一個折疊屏也比拿平板來的愜意。



綜上所述,我選擇購買 X Fold 作為我的第一臺折疊屏手機。

如果要我為 X Fold 做個一句話總結的話:【是一臺優(yōu)秀的折疊屏,但還不是一臺合格的大屏設備?!?/strong>

X Fold 上的那些閃光點消除了我對折疊屏硬件上的后顧之憂,從中也能感受到藍廠的用心,如果在折疊屏手機中要我推薦,一定會有 X Fold的身影,而且會很推薦。

但有些打安卓大屏生態(tài)娘胎里積累下來的問題,并不是 X Fold 能夠解決的;
有些折疊屏形態(tài)本身帶來的矛盾與硬傷,也不是 X Fold 能解決的;
還有些上游供應商所造成的影響,更不是 X Fold 能克服的。

它只是現階段最“優(yōu)秀”的折疊屏手機之一。
它只是折疊屏1.0硬件補足階段的收官之作,為后續(xù)的生態(tài)補足奠定基礎。
但他不是折疊屏該有的終極形態(tài)。


【我的購買建議是】:你一定要清除自己要犧牲什么?會得到什么?

可能你能在30%的時間里享受大屏帶給你的愜意,但卻需要在100%的時間里忍受它的重量厚度、續(xù)航和可靠性等不足。

你需要明確知道自身的需求:
折疊屏這種產品你無法單獨談論其優(yōu)缺點,而是要權衡兩者的關系,你|能|不|能|為|大|屏|而|妥|協(xié)|折|疊|屏|的|不|足?

如果你確實有便攜大屏的需求,比如喜歡瀏覽圖片、視頻,或者和我一樣職業(yè)上有一些幫助,又或是單純地對新鮮事物有探索欲望,再或者哪怕僅僅是一份朋友前炫耀的虛榮感,只要其中任何一點你認為可以蓋過上面提到的這些不足,那么你就是“尊貴的折疊屏手機用戶”。







其實折疊屏的爭議由來已久
喜愛者稱為宜室宜家 ,不愛者棄之逐水飄零
大到行業(yè)發(fā)展方向,小到用戶體驗,感數碼之興趣者,皆可說道說道。



折疊屏是否是未來或許沒有答案,到其價值卻早已被行業(yè)所普遍認同:

————在停滯的基礎物理沒有取得突破前,摩爾定律失效、民用安全電池能量密度接近極限。而曾經被期以重望的那些5G落地應用場景又遙遙無期。更沒有新鮮的現象級應用去推動和吸收過剩的硬件,業(yè)界侃談的安迪·比爾定律也被人遺忘…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表明,產品常規(guī)迭代所帶來的體驗提升邊際效應已然逐年遞減,新旗艦與舊旗艦之間體驗使用差距越發(fā)不明顯,用戶越來越找不到換機的動力,消費者平均換機周期也逐年延長。



因此,作為廠商必須開辟一條新路線,
而【折疊屏】是當下整合現有技術和控制研發(fā)成本的最優(yōu)解,在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充足“新鮮感”的同時,其成本也可以接受(隨著產業(yè)鏈成熟,出貨量增加,未來折疊屏售價還會進一步下探),而不會讓其成為很美但離你很遠的“云中樓閣”,永遠走不出實驗室。

所以或許當下折疊屏或許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從2018年初代消費級折疊屏發(fā)布至今,已經過去4年,4對于手機行業(yè)來講已經非常漫長,但折疊屏不但沒有像“機械升降”、“滑蓋、雙面屏”那般曇花一現,反而有越戰(zhàn)越勇之勢。足以證明這或許已經成為廠商們開辟新賽道蓄力未來所剩下為數不多的選擇。



前面總結了折疊屏存在的合理性,但都是從“市場角度”出發(fā),那么以我們“用戶角度”出發(fā),折疊屏的最終形態(tài)應該是怎樣呢?


●光巖來說說我心中的【折疊屏2.0】

1.【我認為折疊屏1.0應該是硬件補足、完善階段】

也就是可以讓折疊屏作為一臺可以使用的旗艦手機打入消費市場,使用戶不用為折疊屏與常規(guī)旗艦的“硬件差異”而且糾結。
這一點上,
無論是三星對底層硬件的專研;
還是華為Xs2對于形態(tài)、輕薄的探索;
又或是oppo Find N對于手感、尺寸的嘗試;
再或者是我手上的vivo XFold對于“旗艦堆料”的執(zhí)念…



他們都是我心目中折疊屏1.0時代的【開荒者】,他們讓折疊屏的硬件越來越接近“可用”狀態(tài),甚至離“好用”也不再是遙不可及。

總有人要邁出第一步,這一次光巖思想上堅定地站在廠商們這邊。如果說折疊1.0是硬件的普及,那么2.0時代必然是軟件的優(yōu)化。

就好像那年一加7Pro上的高刷剛出現時,很多軟件還有適配問題,也沒幾個游戲支持。但隨著入局的大廠越來越多,成百家爭鳴之態(tài),軟件也逐步得到完善,現如今主流游戲都已經適配高刷,甚至還衍生類似“LTPO”這類深挖技術。

因此光巖主觀上也愿意去相信,隨著入局的廠商越來越多,硬件完善度越來越好,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終有一天硬件會反哺軟件生態(tài),讓大屏適配的不足成為過去。



2.【我心中的折疊屏2.0是“軟”硬結合的完美形態(tài)】

在我的評價體系內,現階段所有的折疊屏都依舊在1.0的硬件補足和完善階段,距離我心目中【軟硬結合】的2.0最終形態(tài)仍有不少距離。就像我在前面 vivo XFold 中所提到的那樣,包括 vivo XFold在內的折疊屏現階段的軟件層面適配并不能讓“大”有所為,最大的問題事實上并不是硬件,而是安卓世界的軟件優(yōu)化、應用適配和大屏生態(tài)建設的痼疾。



如果想讓“折疊屏”不再成為一個特殊的標簽,而是像“全面屏”那樣,成為一種“本應如此”。
那么必須搞清楚折疊屏“折疊”的本質目的————大屏

當折疊屏相較于直板手機,其所帶來的大屏體驗提升遠遠蓋過折疊屏一些無法彌補的一些硬傷時(比如重量、可靠性等);

當人們在選購折疊屏時思考的是利弊權衡的“要不要”,而不是小眾任性的“玩不玩”時;

當旗艦級硬件不再是廠商發(fā)折疊屏布會上宣傳的重點時;
就是我心目中【折疊屏2.0】的到來之時。

光巖原創(chuàng)圖文
2022.5.6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vivoXFold#
#華為MateXs2#
#OPPOFindN#

-----------------------------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1-19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